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孫權聯盟“借東風”抗曹有沒有發生過

小說《三國演義》中, 有一段膾炙人口的“借東風”的故事。 在曹操進攻荊州的時候, 劉備、孫權兩家結成了抗曹聯盟。 孫權的大將周瑜十分嫉妒劉備的軍師諸葛亮的才能, 想把他置於死地。 於是周瑜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 並立下軍令狀, 若誤期造不出便以軍法從事。 諸葛亮巧妙地利用長江的大霧, 在夜裡用數十隻綁滿稻草人的船隻, 在曹營前擊鼓呐喊。 曹軍用箭射擊, 結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 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萬支。

諸葛亮又與周瑜共同制訂了火攻曹營的計畫。 但連日來江上一直刮西北風,

用火攻不但燒不著北岸的曹兵, 反而會燒到自己。 周瑜為東風之事悶悶不樂, 病倒在床上。 諸葛亮知道後, 給周瑜開了個“藥方”, 周瑜打開一看, 只見上面寫著:“欲破曹兵, 宜用火攻。 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

周瑜承認自己的心事被諸葛亮猜中, 便問諸葛亮有何辦法。 諸葛亮說他能借來東風, 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 然後自己在壇上作法。 幾天之後, 果然刮起了東南風。 周瑜更覺得諸葛亮不可留, 便派人趕到七星壇去殺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會有這一手, 事先離開了七星壇, 回自己的根據地夏口了。 諸葛亮臨走還給周瑜留下這樣一句話:“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風大破曹兵, 諸葛亮暫回夏口,

異日再容相見。 ”周瑜只得作罷。

但正史卻是這樣的:諸葛亮並沒有參與赤壁之戰, 也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 指揮赤壁之戰的人是周瑜。 東風是長江上的一種自然現象, 長期在當地操練水軍的周瑜和黃蓋對什麼時候起東風非常清楚。 他們聰明地抓住了這一戰機打敗了曹軍, 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寬廣, 與《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完全不同。

但是, 也有人說, 諸葛亮借東風, 雖然正史中沒有記載, 但很可能確有其事。 誰都知道, 每一場大戰前夕, 都得進行戰前動員, 目的是為了鼓舞士氣。 所以, 孫劉兩家在準備赤壁之戰時, 不能等到刮東南風後再進行戰前動員。 因此, 為了能充分利用刮東南風的時間, 必須在刮東南風之前, 提前作好一切戰鬥準備。

而在這隆冬季節, 老天爺通常刮的都是西北風, 刮東南風卻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情, 這也難怪在周瑜明白了當時的氣候狀況後, 急得直吐血。 所以, 知道什麼時候刮東南風對於打敗曹軍來說十分重要。 而東吳方面好像也沒有在這方面能掐會算的人才, 否則的話, 吳國的史書早就讓他留名青史了。 所以只有“孔明借東風”這個情節的存在, 一切才會顯得順理成章。 因此, “孔明借東風”應該是確有其事的。

既然借東風之事是存在的, 那麼, 在這隆冬季節有沒有可能存在刮來南風的條件呢?在赤壁, 嚴冬時節, 最有可能刮東南風的時間段是冬至過後的兩三天時間內。 民諺有雲:冬至一陽生。 意思是說, 冬季到了冬至那天,

氣候就會從極冷轉暖, 這樣的氣候變化導致刮東南風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 當赤壁之戰這天夜裡東南風大起, 程昱叫曹操小心提防的時候, 曹操哈哈大笑說:“冬至一陽生, 來複之時, 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意思就是說:冬至一陽生, 刮點東南風很正常,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可見曹操的生活常識是很豐富的。

但是冬至的到來, 並不是老天爺刮東南風的充分條件, 也有可能不會刮東南風。 因此諸葛亮早在登壇祭風之前, 就給自己安排好了萬一不刮東南風的退路, 在其臨行之前, 吩咐魯肅說:“子敬現在就回去幫助周公瑾調兵遣將, 萬一我沒有借到東南風, 你們到時候也不要怪我誤了你們的大事。 ”所以, 即使諸葛亮沒有借到東南風,

他也用不著為此承擔任何責任。 也就是說, 不管結果如何, 諸葛亮借東風是一樁只賺不賠的買賣。

由此可以看出, 諸葛亮上演借東風這出好戲, 既不需要諸葛亮事先準確算出哪天能刮東南風, 也不要求他具有呼風喚雨的特異功能, 而只需他具有較豐富的生活常識, 然後自己稍加運用就可以獲得演出的圓滿成功。 在諸葛亮登壇不久後, 還真的刮起了東南風, 這實在是諸葛亮的好運氣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