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擊敗入侵的元朝後,為什麼將俘虜的蒙古人全部殺死而留下漢人

13世紀是蒙古人最風光的時代, 強大的蒙古鐵騎縱橫在歐亞大陸上幾乎戰無不勝, 但是驕傲的蒙古人在進攻日本的時候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西元1274年和1281年, 元世祖忽必烈先後發動了兩次侵日戰爭, 但都遭到了慘敗, 很多軍隊因為船隻被颱風損壞無法返回而被日本俘虜。 而日本人處理戰俘的方式卻令人意想不到, 他們將俘虜中的蒙古人和北方原金國統治下的漢人全部挑出斬首, 而留下了新加入蒙古軍的南宋漢人俘虜。

日本武士登上蒙古船隻

很多人據此認為日本人很尊重宋朝漢人,

不然怎麼不殺他們呢?其實這與日本尊重南宋與否根本沒有關係, 日本人留下漢人俘虜性命應該是南方漢人更有利用價值。 先說蒙古人, 這些強壯的遊牧民族出了會騎馬射箭之外, 剩餘的特長應該就是放羊了, 但是日本根本沒有需要蒙古人的牧場, 更不會讓他們去打仗。 而留著他們的性命只會浪費糧食, 還極有可能影響社會安定, 所以日本人只能採取殺降的措施了。

大風吹沒蒙古艦隊

而南方漢人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則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首先, 南宋的農作物主要以水稻為主, 這一點和日本相同, 被俘虜的南方漢人可以直接成為日本的勞動力。 另外, 當時南宋的生產力很先進, 在這些被俘的南宋漢人中有很多工匠,

這可是技術型人才, 當時科技水準落後於南宋的日本人當然捨不得殺死他們。

日本武士在區分漢人和蒙古人

日本人雖然擊敗了蒙古軍隊兩次, 但他們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神風”的幫助的話, 他們極有可能已經被蒙古人滅亡了。 所以日本在擊退蒙古軍隊後在蒙古軍隊可能再次登陸的地點修築防禦工事, 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所以漢人俘虜又被這幫小日本盯上了。 此外, 日本人看來這些南宋漢人俘虜不久前還是蒙古人的敵人, 轉眼間他們就能為蒙古人出力, 這就是說他們逆來順受, 沒有什麼反抗精神, 留下他們完全不需要擔心日後生亂。 由此可見, 日本人並不是出於尊重才留下南方漢人俘虜的性命的,

僅僅是因為漢人俘虜可以為他們所用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