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MIT學霸、普林斯頓教授Prof.X的AutoX要“KO”所有主流自動駕駛公司

新智元推薦

2017 新智元開源·生態 AI 技術峰會【啟航期 85 折票價倒計時 2 天】“3·15”晚會讓人臉識別技術一夜走紅。 如今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到什麼階段,

有什麼商業應用?3月27日新智元 AI 技術峰會, 彙聚商湯徐立、雲從周曦、阿裡華先勝、海康威視蒲世亮等國內人臉識別技術大牛, 技術領袖論壇更有360首席科學家顏水成出席, 直擊人臉識別真相, 點擊“閱讀原文”搶票。

【新智元導讀】本文作者李世鵬博士現任科通芯城集團(HK.0400)及硬蛋科技的首席技術官,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秘書長。 作者從Intel 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公司Mobileye說起, 介紹 AutoX 的自動駕駛理念和端到端的視覺整體解決方案。

昨天正當Intel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之時,

硬蛋科技美國體驗廳迎來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矽谷院友會邀請到的MIT學霸、前Princeton教授、自動駕駛創業公司AutoX的創始人——肖健雄教授(aka Prof. X), 肖教授低調地介紹了AutoX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成果。

不同於主流的自動駕駛公司, Prof. X的解決方案旨在 Democratizing Autonomous Driving (使自動駕駛技術平民化)。

他採用幾個15美元的Logitech攝像頭, 加上1個Android手機, 就實現了自動駕駛。

這不僅讓我們想起了去年被媒體火爆報導的著名駭客George Hotz的自動駕駛方案以及他的公司comma.ai。

去年我在硬蛋科技深圳也有幸見識到這位駭客小兄弟的真容, 並陪他在深圳度過了很有意思的一天。

Prof. X的自動駕駛理念其實很簡單,但也是Disruptive的。人開車靠的只是自己的雙眼,理論上應該只靠幾個攝像頭,機器也能學會自動駕駛。這個和現在主流的自動駕駛系統完全不一樣。倒是和駭客George Hotz的想法很一致。Prof. X的不同之處在于他是嚴謹地從研究到實踐出發,系統地攻克這一難題。而George Hotz則是從一些樸素但很基本的原理出發,靠自己聰明的才智做出一些Hacking的演示系統。Hotz的系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繼續改進,並且也依賴于車上原來的一些雷達。而Prof. X的系統則更全面,且只依賴於幾個攝像頭。不管怎樣,他們兩個人的做法都代表了一個端到端的視覺整體解決方案,而不像主流廠家把自動駕駛問題分解出很多子問題,比如說要識別路上的物體、要用Lidar等對周邊環境做更精細的分析,要對遇到的各種場景先理解再處理。這樣做的後果是,自動駕駛系統的複雜化,造價昂貴,甚至遠遠超過一輛車自身的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Hotz自己已經指出他的系統的不足,聲明他的系統只是ADAS系統(Level 3),而不是自動駕駛(Level 4),用戶也不應該依賴他的系統完全自動駕駛,並且他在系統裡已經預設了提醒駕駛員的措施,去年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還是建議他延遲出售或應用他的系統到汽車裡。Hotz大神一氣之下任性地公開宣佈不做了!但私下裡和他聊,他還是沒有放棄。只不過暫避風頭而已。

我們現在只能猜想NHTSA的建議可能只是基於對一個貌似過於簡單的駭客技術是否能完整解決自動駕駛問題缺乏信心。和Hotz聊,他自己說幾乎讀過所有的computer vision的paper,所以他的系統也不是完全拍腦袋做出來的。Hotz的系統確實能在高速公路環境下能自動駕駛,但Prof. X的系統已經能在很複雜的路況下自動駕駛了。Prof. X的系統也每天都在改進更新。昨天的演示有些是前天晚上天黑後的剛出來的測試結果。

完全依靠攝像頭的系統,可能和人駕駛有著同樣的問題。光學上人眼看不清的東西,機器也看不清。加上其他的感測器比如Lidar和雷達肯定能改進很多。Prof. X的系統也許正是鋪設了一條從簡單低價到複雜高價系統的一條連續可選其中任何一點的道路,來滿足從基本的ADAS到自動駕駛整個鏈條中的不同用戶需求,這本身也是汽車市場大家都習慣的現狀。

另外,也是上個週五的消息。加州政府已經放鬆了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的條件。以前的規則是自動駕駛車上路測試,方向盤後面必須有人在危急關頭接過控制。可是這條規則對一些從一開始就沒設計給人開的自動車帶來測試問題,因為這些車上也許根本沒有方向盤或其他控制。所以新規則不再要求測試車裡有人監控。(OMG,是不是很可怕?面向一個向你撞來的無人駕駛車,你按喇叭也沒有用了!)。另一條規則,即要求無人車上路運營或者銷售前,需要經過一年的實際道路測試,也不再要求了。在通過一些特定場景的官方測試後,這些車就可以合法上路了。這說明加州政府對鼓勵創新確實很給力!

如果大家有興趣瞭解,截至到3/8/2017,加州給以下27家公司頒發了上路測試許可:

1. Volkswagen Group of America

2. Mercedes Benz

3. Google

4. Delphi Automotive

5. Tesla Motors

6. Bosch

7. Nissan

8. GM Cruise LLC

9. BMW

10. Honda

11. Ford

12. Zoox, Inc.

13. Drive.ai, Inc.

14. Faraday & Future Inc.

15. Baidu USA LLC

16. Wheego Electric Cars Inc.

17.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18. NextEV USA, Inc.

19. Telenav, Inc.

20. NVIDIA Corporation

21. AutoX Technologies Inc

22. Subaru

23. Udacity, Inc

24. Navya Inc.

25. Renovo Motors Inc

26. UATC LLC (Uber)

27. PlusAi Inc

從以上的名單裡可以看出,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和競爭已經如火如荼。各個廠家都在各顯神通。合作、並購時有發生。Intel收購Mobileye就是個最新的例子。各家都有各家的路數,有一步到位的,也有從ADAS慢慢做起,也有只做基礎技術的,也有做整合的。個人覺得追求高端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但是否能大規模實用還有待觀察(主要是價格)。Prof. X的解決方案會在實用化上大大推進大眾化的ADAS和自動駕駛的發展。

背景材料

微軟亞洲研究院又被業界稱為"IT界的黃埔軍校",於1998年11月5日由李開複博士在北京成立,是微軟海外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企業研究院。近20年的發展中,微軟亞洲研究院不但在學術、基礎研究、技術轉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還為IT產業及高校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頂尖人才,包括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複博士、百度總裁張亞勤博士、微軟公司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金山軟體及金山雲前CEO張宏江博士、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小米總裁林斌先生、海爾CTO趙峰博士、聯想CTO芮勇博士、今日頭條副總裁及AI實驗室主任馬維英博士、百度副總裁王海峰博士、硬蛋科技CTO及硬蛋實驗室主任李世鵬博士、以及一大批創業公司創始人、上市公司董事長,和繼續在各個高校擔任領導職位的學術帶頭人。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由沈向洋博士于2015年提出、李世鵬博士具體落實的,旨在加強院友聯繫交流、資源分享的院友平臺。院友會昵稱西瑪會(SIGMA: Share, Inspire, Gather, Match & Appreciate, 也是紀念研究院的發源地Sigma大廈)。

院友會于2016年11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微軟亞洲研究院四屆院長李開複博士、張亞勤博士、沈向洋博士和洪小文博士同台祝賀護航!院友會由李開複博士、張亞勤博士任名譽會長,沈向洋博士任會長、李世鵬博士任秘書長、馬歆女士任副秘書長。目前已經在美國西雅圖、矽谷、北京、上海、珠三角成立院友會分會。美國矽谷院友會分會由理事馬曉旭博士以及邸燕鳳女士負責。

院友會不定期的舉行線下活動,邀請頂級專家、學者、企業家、大咖們到場和大家分享。

本次活動的嘉賓Prof X - 肖健雄博士也和MSRA有很多不解之緣,很多師兄弟都是研究院的研究員,他本人也多次訪問研究院,是研究院的好朋友。

此次聚會時矽谷院友分會的第二次聚會。到會者50多位院友,包括很多創業公司的founder和CEO、CTO以及Google、Baidu、Facebook、LinkedIn、Snapchat、AirBnB、Samsung等著名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和高管。也有來自Stanford等學校的在讀學生。這次院友會聽到最多的除了Prof. X的自動駕駛,就是"We're Hiring"。說明矽谷的經濟確實已經booming!

硬蛋科技是一個推動智慧硬體大眾化(Democratizing Intelligent Hardware Making) 的基於互聯網連接器。它連接從技術、到供應鏈、到資本、到行銷的整個智慧硬體創新創業的全鏈條服務。它是中國最大的智慧硬體創新創業平臺,目前聚集了20000多個智慧硬體專案,14000多家智慧硬體服務供應商,1千6百萬智慧硬體粉絲的社區,滿足從硬體、軟體、和雲服務等各個層次的技術需求。硬蛋科技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全球公司,在義大利、以色列、日本和美國矽谷都有分公司,對接全球的需求和資源。同時硬蛋在各地設立獨特的智慧硬體體驗廳,遍佈在深圳、北京、重慶、順德、香港、上海及最新開放的矽谷體驗廳。

2016年10月,克強總理蒞臨硬蛋科技展位聽取彙報,稱讚硬蛋是中國製造業的“阿裡巴巴”。

硬蛋實驗室是一個企業研究院和創業孵化器的連續體。它是硬蛋的企業實驗室之外,還開放給各大公司作為它們的擴展實驗室,同時對創業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實驗室鼓勵研究員和工程師們研發具有前瞻性的項目,在項目成熟後,鼓勵他們spinoff。目前硬蛋實驗室的成員都是具有12年以上智慧硬體研發經驗的資深工程師和研究員。

位於矽谷的硬蛋美國,是硬蛋在美國的分公司。它背靠硬蛋實驗室的強大技術支撐,硬蛋的巨大智慧硬體供應鏈,一個資金雄厚的創投社區,它承擔著對接美國業務,投資、孵化智慧硬體創業公司的使命。矽谷硬蛋體驗廳位於Suite 250, 4500 Great America Parkway, Santa Clara, CA,每個工作日10am-6pm對公眾開放,同時也歡迎各種科技沙龍、技術研討、發佈會、創業分享等活動。它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矽谷分會的永久活動場地,也是中國科大矽谷校友會創業交流的活動地。歡迎諮詢!

作者簡介:

李世鵬博士現任科通芯城集團(HK.0400)及硬蛋科技的首席技術官。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秘書長。2016年,李博士創立了融合企業研究院和創業孵化器一體的硬蛋實驗室。1999年至2015年,他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副院長、微軟公司合夥人。他是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譽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共同創始人。1996年至1999年,李博士任美國薩爾諾夫(Sarnoff)公司研究員。

作為《IEEE電路與系統會刊-視頻技術專刊》副總編輯和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IEEE Fellow),李博士是位元在多媒體和互聯網領域具有影響力的領軍專家。他擁有186項美國專利及330多篇國際論文。多年來,他培養出四位MIT TR35創新獎的獲得者(世界上35歲以下的最有潛力的35位創新者)。

李博士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1988)和碩士(1991)學位,及美國裡海(Lehigh)大學博士(1996)學位。

Prof. X的自動駕駛理念其實很簡單,但也是Disruptive的。人開車靠的只是自己的雙眼,理論上應該只靠幾個攝像頭,機器也能學會自動駕駛。這個和現在主流的自動駕駛系統完全不一樣。倒是和駭客George Hotz的想法很一致。Prof. X的不同之處在于他是嚴謹地從研究到實踐出發,系統地攻克這一難題。而George Hotz則是從一些樸素但很基本的原理出發,靠自己聰明的才智做出一些Hacking的演示系統。Hotz的系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繼續改進,並且也依賴于車上原來的一些雷達。而Prof. X的系統則更全面,且只依賴於幾個攝像頭。不管怎樣,他們兩個人的做法都代表了一個端到端的視覺整體解決方案,而不像主流廠家把自動駕駛問題分解出很多子問題,比如說要識別路上的物體、要用Lidar等對周邊環境做更精細的分析,要對遇到的各種場景先理解再處理。這樣做的後果是,自動駕駛系統的複雜化,造價昂貴,甚至遠遠超過一輛車自身的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Hotz自己已經指出他的系統的不足,聲明他的系統只是ADAS系統(Level 3),而不是自動駕駛(Level 4),用戶也不應該依賴他的系統完全自動駕駛,並且他在系統裡已經預設了提醒駕駛員的措施,去年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還是建議他延遲出售或應用他的系統到汽車裡。Hotz大神一氣之下任性地公開宣佈不做了!但私下裡和他聊,他還是沒有放棄。只不過暫避風頭而已。

我們現在只能猜想NHTSA的建議可能只是基於對一個貌似過於簡單的駭客技術是否能完整解決自動駕駛問題缺乏信心。和Hotz聊,他自己說幾乎讀過所有的computer vision的paper,所以他的系統也不是完全拍腦袋做出來的。Hotz的系統確實能在高速公路環境下能自動駕駛,但Prof. X的系統已經能在很複雜的路況下自動駕駛了。Prof. X的系統也每天都在改進更新。昨天的演示有些是前天晚上天黑後的剛出來的測試結果。

完全依靠攝像頭的系統,可能和人駕駛有著同樣的問題。光學上人眼看不清的東西,機器也看不清。加上其他的感測器比如Lidar和雷達肯定能改進很多。Prof. X的系統也許正是鋪設了一條從簡單低價到複雜高價系統的一條連續可選其中任何一點的道路,來滿足從基本的ADAS到自動駕駛整個鏈條中的不同用戶需求,這本身也是汽車市場大家都習慣的現狀。

另外,也是上個週五的消息。加州政府已經放鬆了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的條件。以前的規則是自動駕駛車上路測試,方向盤後面必須有人在危急關頭接過控制。可是這條規則對一些從一開始就沒設計給人開的自動車帶來測試問題,因為這些車上也許根本沒有方向盤或其他控制。所以新規則不再要求測試車裡有人監控。(OMG,是不是很可怕?面向一個向你撞來的無人駕駛車,你按喇叭也沒有用了!)。另一條規則,即要求無人車上路運營或者銷售前,需要經過一年的實際道路測試,也不再要求了。在通過一些特定場景的官方測試後,這些車就可以合法上路了。這說明加州政府對鼓勵創新確實很給力!

如果大家有興趣瞭解,截至到3/8/2017,加州給以下27家公司頒發了上路測試許可:

1. Volkswagen Group of America

2. Mercedes Benz

3. Google

4. Delphi Automotive

5. Tesla Motors

6. Bosch

7. Nissan

8. GM Cruise LLC

9. BMW

10. Honda

11. Ford

12. Zoox, Inc.

13. Drive.ai, Inc.

14. Faraday & Future Inc.

15. Baidu USA LLC

16. Wheego Electric Cars Inc.

17.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18. NextEV USA, Inc.

19. Telenav, Inc.

20. NVIDIA Corporation

21. AutoX Technologies Inc

22. Subaru

23. Udacity, Inc

24. Navya Inc.

25. Renovo Motors Inc

26. UATC LLC (Uber)

27. PlusAi Inc

從以上的名單裡可以看出,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和競爭已經如火如荼。各個廠家都在各顯神通。合作、並購時有發生。Intel收購Mobileye就是個最新的例子。各家都有各家的路數,有一步到位的,也有從ADAS慢慢做起,也有只做基礎技術的,也有做整合的。個人覺得追求高端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但是否能大規模實用還有待觀察(主要是價格)。Prof. X的解決方案會在實用化上大大推進大眾化的ADAS和自動駕駛的發展。

背景材料

微軟亞洲研究院又被業界稱為"IT界的黃埔軍校",於1998年11月5日由李開複博士在北京成立,是微軟海外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企業研究院。近20年的發展中,微軟亞洲研究院不但在學術、基礎研究、技術轉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還為IT產業及高校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頂尖人才,包括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複博士、百度總裁張亞勤博士、微軟公司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金山軟體及金山雲前CEO張宏江博士、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小米總裁林斌先生、海爾CTO趙峰博士、聯想CTO芮勇博士、今日頭條副總裁及AI實驗室主任馬維英博士、百度副總裁王海峰博士、硬蛋科技CTO及硬蛋實驗室主任李世鵬博士、以及一大批創業公司創始人、上市公司董事長,和繼續在各個高校擔任領導職位的學術帶頭人。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由沈向洋博士于2015年提出、李世鵬博士具體落實的,旨在加強院友聯繫交流、資源分享的院友平臺。院友會昵稱西瑪會(SIGMA: Share, Inspire, Gather, Match & Appreciate, 也是紀念研究院的發源地Sigma大廈)。

院友會于2016年11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微軟亞洲研究院四屆院長李開複博士、張亞勤博士、沈向洋博士和洪小文博士同台祝賀護航!院友會由李開複博士、張亞勤博士任名譽會長,沈向洋博士任會長、李世鵬博士任秘書長、馬歆女士任副秘書長。目前已經在美國西雅圖、矽谷、北京、上海、珠三角成立院友會分會。美國矽谷院友會分會由理事馬曉旭博士以及邸燕鳳女士負責。

院友會不定期的舉行線下活動,邀請頂級專家、學者、企業家、大咖們到場和大家分享。

本次活動的嘉賓Prof X - 肖健雄博士也和MSRA有很多不解之緣,很多師兄弟都是研究院的研究員,他本人也多次訪問研究院,是研究院的好朋友。

此次聚會時矽谷院友分會的第二次聚會。到會者50多位院友,包括很多創業公司的founder和CEO、CTO以及Google、Baidu、Facebook、LinkedIn、Snapchat、AirBnB、Samsung等著名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和高管。也有來自Stanford等學校的在讀學生。這次院友會聽到最多的除了Prof. X的自動駕駛,就是"We're Hiring"。說明矽谷的經濟確實已經booming!

硬蛋科技是一個推動智慧硬體大眾化(Democratizing Intelligent Hardware Making) 的基於互聯網連接器。它連接從技術、到供應鏈、到資本、到行銷的整個智慧硬體創新創業的全鏈條服務。它是中國最大的智慧硬體創新創業平臺,目前聚集了20000多個智慧硬體專案,14000多家智慧硬體服務供應商,1千6百萬智慧硬體粉絲的社區,滿足從硬體、軟體、和雲服務等各個層次的技術需求。硬蛋科技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全球公司,在義大利、以色列、日本和美國矽谷都有分公司,對接全球的需求和資源。同時硬蛋在各地設立獨特的智慧硬體體驗廳,遍佈在深圳、北京、重慶、順德、香港、上海及最新開放的矽谷體驗廳。

2016年10月,克強總理蒞臨硬蛋科技展位聽取彙報,稱讚硬蛋是中國製造業的“阿裡巴巴”。

硬蛋實驗室是一個企業研究院和創業孵化器的連續體。它是硬蛋的企業實驗室之外,還開放給各大公司作為它們的擴展實驗室,同時對創業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實驗室鼓勵研究員和工程師們研發具有前瞻性的項目,在項目成熟後,鼓勵他們spinoff。目前硬蛋實驗室的成員都是具有12年以上智慧硬體研發經驗的資深工程師和研究員。

位於矽谷的硬蛋美國,是硬蛋在美國的分公司。它背靠硬蛋實驗室的強大技術支撐,硬蛋的巨大智慧硬體供應鏈,一個資金雄厚的創投社區,它承擔著對接美國業務,投資、孵化智慧硬體創業公司的使命。矽谷硬蛋體驗廳位於Suite 250, 4500 Great America Parkway, Santa Clara, CA,每個工作日10am-6pm對公眾開放,同時也歡迎各種科技沙龍、技術研討、發佈會、創業分享等活動。它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矽谷分會的永久活動場地,也是中國科大矽谷校友會創業交流的活動地。歡迎諮詢!

作者簡介:

李世鵬博士現任科通芯城集團(HK.0400)及硬蛋科技的首席技術官。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秘書長。2016年,李博士創立了融合企業研究院和創業孵化器一體的硬蛋實驗室。1999年至2015年,他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副院長、微軟公司合夥人。他是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譽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共同創始人。1996年至1999年,李博士任美國薩爾諾夫(Sarnoff)公司研究員。

作為《IEEE電路與系統會刊-視頻技術專刊》副總編輯和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IEEE Fellow),李博士是位元在多媒體和互聯網領域具有影響力的領軍專家。他擁有186項美國專利及330多篇國際論文。多年來,他培養出四位MIT TR35創新獎的獲得者(世界上35歲以下的最有潛力的35位創新者)。

李博士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1988)和碩士(1991)學位,及美國裡海(Lehigh)大學博士(1996)學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