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全職媽媽請儘早狀態調整到最佳,否則還沒爺爺奶奶帶的孩子招人疼

昨天剛和娃兒好朋友的媽媽坐在一起聊了很多, 我們一個是三年半全職經驗的媽媽, 一個四年全職經驗的媽媽, 可能相互間既瞭解又信任, 所以碰到一起劈裡啪啦說到了晚上十點多還意猶未盡, 話題自然全是圍繞孩子的。

內容有相互介紹方方面面的育兒經驗, 也有相互委婉的但出於好心的給對方的提醒, 也有不清楚給孩子籌畫的興趣班是對是錯而進行的思想交流, 但更多的是因為孩子性格的不足而對孩子未來之路的擔憂。

在我的眼裡, 她的孩子活潑開朗, 笑口常開, 瓷實, 像個小太陽很容易開心讓我很羡慕,

但她卻覺得孩子坐不住, 沒有規則感, 高興起來的時候不管不顧, 大喊大叫, 也讓幼稚園的老師稍感困擾。

在她的眼裡, 我的孩子安靜, 專注, 有規則感也讓她很羡慕, 但是我卻覺得我的孩子情感方面比較敏感, 有時候甚至覺得她情感方面像只小草莓, 容易受傷, 更傾向于不開心, 社交方面也比較害羞, 讓我很擔憂。

儘管我們就一件事情的想法經常是不同的, 但是有一件事情, 我們卻共同深深的覺得, 那就是孩子的性格和帶孩子的人的狀態, 態度息息相關。

各種狀態的全職媽媽

在我的身邊, 媽媽變成全職媽媽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 有的一出月子就沒人幫忙帶孩子, 也有的上班一段時間後, 家中變故沒人幫忙了,

還有的孩子已經幾歲了發現孩子狀態不對而被迫全職的, 也有從懷孕開始就心甘情願孩子一出生就自己帶的。

所以這三年多, 眼裡看到的全職媽媽們的狀態也是五花八門的, 孩子的情況自然也是參差不齊的, 家裡沒人伸手幫忙的媽媽愛抱怨, 仇視公婆, 夫妻關係容易不和, 媽媽自然少有笑臉, 娃兒也容易被媽媽的情緒傳染, 變的不愛笑, 愛生氣, 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半路出家的全職媽媽, 一來沒有實踐經驗, 二來也沒打小自己帶的媽媽理論知識充足, 猛的一接手, 經常是崩潰的, 直呼上班比帶娃輕鬆多了, 最怕的就是接手的是急需改造的”熊孩子“, 這種類型的全職媽媽經常腦子一片漿糊, 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才能改變孩子,

雖然知道要對孩子溫柔以待, 但卻因為缺乏理論指導和付出時間而習來的實踐經驗, 孩子通常問題層數不窮, 媽媽無力招架。

而心甘情願自己帶的媽媽, 孩子眼中和我們眼中的她, 總是面帶笑容, 對孩子講話也是柔聲細語, 和孩子在一起的她總是享受其中的模樣, 她的孩子也是整天樂呵呵的, 誰會不喜歡愛笑的孩子呢?

我自己帶孩子第一年的時候狀態非常差, 就像我上面說的第一種媽媽的樣子, 很慶倖自己是個愛讀書的人, 讀了很多育兒書, 心理學書, 現在也越來越覺得大人很適合看兒童的心理學書籍, 能從裡面找到小時候的自己和發現長大後的自己身上問題的根源, 避免在孩子身上重蹈覆轍。

你知道鏡面效應嗎?

鏡面效應, 簡言之,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印象很深刻的一個例子, 有段時間我在學烤馬卡龍, 毫不誇張的說我烤了不下幾十次總是失敗, 每天每天烤, 堅持一個多星期後終於烤成功了, 成功的時候我的成就感和喜悅, 孩子全部看在眼裡, 事後才知道當時對她的震撼有多強烈。 偶然有一次玩拼圖, 她拼了很久, 顛過來倒過去總是不成功, 我以為她肯定不幹了, 但是她沒有, 自己左試試右試試終於成功了, 我很好奇原因, 她跟我說:“媽媽, 你烤馬卡龍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也很大, 其實一直都知道, 孩子會模仿我們, 但是道理轉變為現實的時候, 我也實實在在的被驚到了。

其實這樣的例子生活中還有很多, 我喜歡看書, 她也是, 我喜歡公車上讓位子, 她也是, 我喜歡音樂, 她也是... ...

未來我想把樂觀, 寬容, 友善, 真誠, 助人為樂, 熱愛自然, 同理心, 多看別人的優點, 笑口常開等等全部感染給她, 我相信這並不困難, 只要我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不斷學習, 總能慢慢習得繼而影響孩子。

笑呵呵的爺爺奶奶帶出來的萌娃

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位農村來的奶奶, 非常謙虛, 和氣, 笑容可掬, 和她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的感覺, 總讓你感覺很自在, 舒服, 噓寒問暖, 客客氣氣, 雖然眼睛不是很好, 還是樂呵呵在自己一個人帶孫女, 在外人面前總誇自己的媳婦, 不說半句不是, 讓我由衷的敬佩。

她的孫女不用說, 性格也非常好,小小年紀,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情商也很高,讓人怎能不喜歡?

社區裡也有另一個例子,非常凶的爺爺奶奶,動不動就吼孩子,孩子一哭馬上讓她憋回去,而且孩子真的馬上憋回去,孩子不合群,冰塊臉,老是動手打人,不自信,喜歡大吼......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在眼裡的例子,對比非常明顯,所以孩子的各方面狀態跟每天看護他們的人息息相關,準備全職和已經全職的媽媽們是不是感覺壓力很大?如果我們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狀態,我們犧牲了大好時光帶出來的孩子可能還沒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好。

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的狀態不太好,也請多和孩子交流,多和父母溝通,讓爺爺奶奶們知道,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多需要笑容,安全感和疼愛。

性格也非常好,小小年紀,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情商也很高,讓人怎能不喜歡?

社區裡也有另一個例子,非常凶的爺爺奶奶,動不動就吼孩子,孩子一哭馬上讓她憋回去,而且孩子真的馬上憋回去,孩子不合群,冰塊臉,老是動手打人,不自信,喜歡大吼......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在眼裡的例子,對比非常明顯,所以孩子的各方面狀態跟每天看護他們的人息息相關,準備全職和已經全職的媽媽們是不是感覺壓力很大?如果我們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狀態,我們犧牲了大好時光帶出來的孩子可能還沒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好。

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的狀態不太好,也請多和孩子交流,多和父母溝通,讓爺爺奶奶們知道,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多需要笑容,安全感和疼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