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白身世之謎:真是隱太子李建成的曾孫?

關於詩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 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 特別是對其祖父、曾祖父, 史料無一記載。 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 偶有所及, 也往往只提遠祖, 諱言近親, 閃爍其辭, 故布疑陣。 古人對自己的族裔淵源是非常看重的, 李白為何如此?

儘管如此, 但歷史的塵幕中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 最早提到此事應該是宣州當塗縣令李陽冰, 李白最後投靠於他, 在他那裡病逝而委託他編輯文集, 他為李白文集寫了《草堂集序》, 在這個序言裡提到了李白的身世。

後來李白墳由龍山改葬青山, 宣歙池等州觀察使範傳正(唐德宗貞元十年(794)甲戌科進士)為李白撰寫的碑文《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也提及其身世。

在李白過世後,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裡是這樣寫李白的身世:【李白字太白, 隴西成紀人。 涼武昭王暠九世孫。 蟬聯珪組, 世為顯著。 中葉非罪, 謫居條支, 易姓與名。 然自窮蟬至舜, 五世為庶, 累世不大曜, 亦可歎焉。 神龍之始, 逃歸於蜀, 複指李樹, 而生伯陽。 驚姜之夕, 長庚入夢, 故生而名白, 乙太白字之。 世稱太白之精, 得之矣。 】——涼州武昭王李暠後裔, 李淵也稱是涼州武昭王李暠後裔。 但為何“中葉非罪, 謫居條支, 易姓與名”?

與李白有通家之好的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范傳正在唐元和十二年(817)寫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是這樣說的:【公名白,

字太白, 其先隴西成紀人。 絕嗣之家, 難求譜諜。 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 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 紙壞字缺, 不能詳備。 約而計之, 涼武昭王九代孫也。 隋末多難, 一房被竄於碎葉, 流離散落, 隱易姓名。 故自國朝已來, 漏於屬籍。 神龍初, 潛還廣漢。 因僑為郡人。 】——也說李白是涼武昭王九代孫, 證據是李白孫女箱底找出“紙壞字缺”的父親記載推斷的。 但為什麼成了沒有譜諜的絕嗣之家?為什麼前幾代人隱姓埋名?也都是沒有說清楚。

另外, 唐梓州刺史于邵, 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也曾涉及, 碑文內容也是類似描述:“白本宗室子, 其先避地客蜀, 居蜀之彰明, 太白生焉”。

而當代學者研究一般都認為李白應為涼武昭王十二世孫、太祖李虎七世孫、高祖李淵五世孫、太子建成曾孫。

朱秋德在他的《論李白的宗室情結及對其人生諸要素的影響》文章中說:“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 是誰也無法解救的。 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 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 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 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段激情論述, 倒也符合李白一生的言行。

但是, 李白要真是隱太子李建成玄孫, 那這一支脈是如何逃脫隱居的呢?當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 親手射死李建成, 時年三十八歲,

據記載, 李建成五子一併遇害的。 當代研究的學者, 是發現新的證據了呢還是根據前文提到的唐代那幾個材料推測的?

隱太子李建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