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講好廣東大米品牌故事,推動稻米產業轉型升級

南方農村報記者 李能忠

“品牌”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 也是知名度, 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與擴散力, 就會成為發展的動力。 2月20日, 在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推介廣東稻米節之“尋找廣東好大米”品鑒推廣活動暨首批品飯師聘任儀式現場, 相關專家及多家大米企業負責人就如何發現廣東大米之美、講好廣東大米品牌故事紛紛策言獻策。

讓世界愛上廣東大米品牌

2017年是農業名牌推進年。 為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實施名牌戰略的決策部署, 在廣東省農業廳的指導下,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南方農村報社、農財網、廣東省南方三農服務諮詢中心,

聯合開展廣東稻米節之“尋找廣東好大米”活動, 組織入選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的廣東名米企業、以及42家名優大米企業在南方報業大院, 共同舉辦一場廣東名米的品鑒活動, 旨在通過政府指導, 企業參與, 媒體宣傳推介, 專家、消費者互動等環節, 宣傳推介一批廣東好大米系列產品及優質大米產地, 打造一批具有廣東特色、展現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受到廣大百姓信賴讚譽的大米產品, 並推動廣東大米企業強化品質意識、競爭意識和品牌意識, 提高市場競爭力, 加快實現現代農業強省的目標。

南方農村報社主編陳永在活動上指出, 前不久, 境外有媒體報導,

說有大陸人不惜花上接近1500元人民幣, 來買5公斤的日本大米, 平均每公斤就是300元呀。 可見, 有部分大陸人對自家生產的大米沒有信心, 不知道什麼樣的米是好大米, 不知道日本大米品種和種植都源於中國, 不知道我們也有和日本一樣好的大米, 甚至我們有更合適我們中國人身體需要的好大米, 因此這次開展“尋找廣東好大米”推介活動非常必要和及時。

陳永表示, 廣東有許許多多的好山好水, 可以生產許許多多的好大米。 廣東大米, 歷史上有很好的品種資源, 有很好的優質基因, 以優質、好吃、香噴噴而暢銷中國、暢銷東南亞、暢銷西方華人區。 此次活動不但對一包一包大米進行檢測, 還對生產大米的水源和土壤進行檢測,

就是要讓大家看看找來的這些大米, 是不是好大米。

此次活動評選委員會主任、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更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國內已經有不少的品牌大米, 廣東也並非大米主產區, 但這並不代表廣東沒有好大米。 主要還是宣傳推廣力度不夠, 傳統品牌產品缺乏創新。 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推介活動, 讓廣東好大米獲得應有的品牌價值, 也讓消費者知道廣東哪裡能找到安全又好吃的好大米。 王更輝認為, 發現廣東好大米, 就是發現廣東之美;講好廣東大米品牌故事, 展現廣東大米品牌形象, 讓更多好大米的品牌走出廣東, 最終推動廣東稻米產業轉型升級。

企業:品牌推廣需要專業平臺

對於如何打造名牌、塑造品牌,

河源市萬家香實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謝翰鋒認為, 自己公司一直很重視品牌戰略工作, 一是通過國家、省、市政府部門來申請名牌、名標, 通過一些品質認證、有機溯源等方式, 把山區的農產品, 特別是好大米推向更廣闊市場;二是在重視生態環境上下功夫, 種出好產品, 把好品質關, 只有把品質提升上去, 價格才能跟上去;三是要旅遊觀光、休閒農業及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 “越好的產品越要能代表一個地方的特色, 因此我們結合特色小鎮建設來推廣品牌, 打造進入城市的名片”。 謝翰鋒還認為, 品牌推廣還需要一些專業的平臺來進行, 與大的電商、物流結合起來, 也希望以後能讓自己的大米品牌進入高端社區,
得到更多的人關注。

興甯市黃和昌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益權則表示, 自己在外工作十多年, 還要回鄉種田創業, 目的就是想要做出品牌效應, 以此來示範帶動更多的人耕田致富。 黃益權認為, 梅州地區不缺好大米, 但這些品牌走不出珠三角, 主要還是規模小, 缺乏好的銷售途徑和宣傳推廣管道, 接下來打算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 聯合幾家大米企業統一品牌, 形成競爭優勢。 黃益權說:“尋找廣東好大米這樣的活動就非常好, 加強了大米企業之間的聯繫, 也集中展示了好大米的魅力”。

南方農村報記者注意到,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普及, 一些大米企業負責人對新媒體、新平臺的利用並不十分清楚, 他們對品牌的建設仍然停留在傳統廣告運作思維當中。對此,羅定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梁中堯認為,企業的品牌建設目前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只有上下發力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他表示,羅定的亞燦米從一開始就選定一個品種做精品,產品品質穩定,雖然種植面積不多,但通過代言人宣傳、爭取廣東各牌產品等稱號,再加上政府舉辦稻米節進行推廣,銷量也一直保持穩定。

警惕大米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

廣州本土著名美食達人、公號“宅幫菜”作者吳廣宇認為,廣東米以絲苗米為主,長久以來,這種顆粒細長的米種,隨著粵菜的文化的傳播,奠定了人們對大米的審美標準:粘度低、米質爽滑、顆粒細長、米香味濃郁。譬如享譽全球的中華美食代表“蛋炒飯”,就必須要用廣東絲苗米,才能做出“飯要粒粒分開,還要粘著雞蛋”的水準,正如上述流行曲《蛋炒飯》的歌詞所唱道,這種對米的審美得到進一步普遍認可。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國人遠赴日本、臺灣旅遊,引來了一股吃“肥仔米”的風潮,這種顆粒短粗、粘性較強的大米,廣東人原本並不感冒,因為這種米對於無論炒飯還是煲粥,都無法達到粵菜要求,過去屬於價格較低的米種,近年來各種品牌的“肥仔米”的宣傳攻勢越來越強勁,廣東大米的仍有一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僥倖感,這種情況是值得警惕的,在這次“尋找廣東好大米”的宣傳活動中,很高興看到廣東大米企業的覺醒,也感謝南方農村報主動扛起唱好廣東大米的責任。

興寧市瑞福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偉雄對此表示認同。他表示,企業首先要有好的產品,但是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包裝和好的產品形象。在品牌推廣,生態種植,市場維護,品質提升建立一套管理機制,實現生產標準化,市場品牌化,品質無害化的目標,才能賦予產品更多價值。他認為,現在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合作社的土地海拔800多米,而且是富硒的,但是你不說沒人知道”。因此,劉偉雄在得知南方農村報在尋找廣東好大米後,便立即報名參與,希望能借助媒體綜合服務的力量,説明合作社大米走上珠三角餐桌,唱響品牌。

而此次活動的品飯師之一、知名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則表示,食在廣東,廣東人有一句精闢而俏皮的話叫“粥粉面飯——中國四大發明”,這其中,有三樣靠的都是好米。換言之,只要尋找出最好的大米,就不愁沒有最好的美食。米飯不僅僅屬於主食,更屬於美食,這在古老的《詩經》中都有記載,“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載《詩經.鄭風》,“粲”,就是古人所記的最好大米,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我要到你的館舍去,送給你精美的飯食”)。究其實,以廣府文化為主要代表的嶺南文化,其源頭就是稻穗文化,嶺南地區在漫長的社會進步過程中所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就是大米,所以一直不缺乏優質的大米。現在通過這個活動把它們尋找、梳理出來,實際上也是在夯實“食在廣東”的最根本基礎,讓世界愛上廣東的大米,同時也是要讓世界愛上廣東的美食文化。

他們對品牌的建設仍然停留在傳統廣告運作思維當中。對此,羅定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梁中堯認為,企業的品牌建設目前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只有上下發力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他表示,羅定的亞燦米從一開始就選定一個品種做精品,產品品質穩定,雖然種植面積不多,但通過代言人宣傳、爭取廣東各牌產品等稱號,再加上政府舉辦稻米節進行推廣,銷量也一直保持穩定。

警惕大米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

廣州本土著名美食達人、公號“宅幫菜”作者吳廣宇認為,廣東米以絲苗米為主,長久以來,這種顆粒細長的米種,隨著粵菜的文化的傳播,奠定了人們對大米的審美標準:粘度低、米質爽滑、顆粒細長、米香味濃郁。譬如享譽全球的中華美食代表“蛋炒飯”,就必須要用廣東絲苗米,才能做出“飯要粒粒分開,還要粘著雞蛋”的水準,正如上述流行曲《蛋炒飯》的歌詞所唱道,這種對米的審美得到進一步普遍認可。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國人遠赴日本、臺灣旅遊,引來了一股吃“肥仔米”的風潮,這種顆粒短粗、粘性較強的大米,廣東人原本並不感冒,因為這種米對於無論炒飯還是煲粥,都無法達到粵菜要求,過去屬於價格較低的米種,近年來各種品牌的“肥仔米”的宣傳攻勢越來越強勁,廣東大米的仍有一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僥倖感,這種情況是值得警惕的,在這次“尋找廣東好大米”的宣傳活動中,很高興看到廣東大米企業的覺醒,也感謝南方農村報主動扛起唱好廣東大米的責任。

興寧市瑞福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偉雄對此表示認同。他表示,企業首先要有好的產品,但是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包裝和好的產品形象。在品牌推廣,生態種植,市場維護,品質提升建立一套管理機制,實現生產標準化,市場品牌化,品質無害化的目標,才能賦予產品更多價值。他認為,現在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合作社的土地海拔800多米,而且是富硒的,但是你不說沒人知道”。因此,劉偉雄在得知南方農村報在尋找廣東好大米後,便立即報名參與,希望能借助媒體綜合服務的力量,説明合作社大米走上珠三角餐桌,唱響品牌。

而此次活動的品飯師之一、知名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則表示,食在廣東,廣東人有一句精闢而俏皮的話叫“粥粉面飯——中國四大發明”,這其中,有三樣靠的都是好米。換言之,只要尋找出最好的大米,就不愁沒有最好的美食。米飯不僅僅屬於主食,更屬於美食,這在古老的《詩經》中都有記載,“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載《詩經.鄭風》,“粲”,就是古人所記的最好大米,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我要到你的館舍去,送給你精美的飯食”)。究其實,以廣府文化為主要代表的嶺南文化,其源頭就是稻穗文化,嶺南地區在漫長的社會進步過程中所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就是大米,所以一直不缺乏優質的大米。現在通過這個活動把它們尋找、梳理出來,實際上也是在夯實“食在廣東”的最根本基礎,讓世界愛上廣東的大米,同時也是要讓世界愛上廣東的美食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