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度好大米城市:南北對話探討公共區域品牌打造

3月3日上午, 首屆“廣東好大米”授牌儀式在羅定市太平鎮河堤休閒廣場舉行,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黃常開揭曉首屆“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名單, 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為獲獎企業授牌。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暉在儀式上表示, 發現廣東好大米, 就是發現廣東之美;講好廣東好大米品牌故事, 就是唱響廣東農耕文化好聲音。 發現廣東好大米, 永遠在路上。

據介紹, 3月2日, 廣東好大米交流會同時在羅定召開, 廣東省羅定市與黑龍江省五常市被授予2016年度好大米城市。 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姜長雲等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

在隨後舉行的南北大米產業圓桌論壇上, 廣東省羅定市及黑龍江省政企代表分別探討了《從“羅定稻米”看中國稻米產業發展及公共區域品牌打造》等內容。

企業:用好“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榮譽

據介紹, 本次獲得首屆“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稱號的產品均通過南方農村報精銳記者實地走訪、由21名美食達人組成的專業品飯團隊進行試吃評分、經協力廠商檢測機構盲測關鍵營養指標和重金屬檢測等程式後, 再由資深專家綜合評測, 全省參與評選的一共有13個產區42家企業49種大米品牌, 獲此榮譽可謂非常難得。

好山好水出好米, 羅定稻米香四方。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暉在授牌儀式上指出,

羅定有優越的生態環境, 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領, 加上羅定大米企業不斷創新機制, 創新行銷, 這一系列因素造就了“羅定稻米、粒粒如玉、綠色健康”的聲譽。 如今, 羅定稻米品牌薈萃, 成為了省內稻米行業的標杆。 選擇在羅定舉行首屆“廣東好大米”授牌儀式, 就是要進一步擦亮廣東稻米品牌, 提升南派大米影響力。 薑暉還表示, 本屆“尋找廣東好大米”活動, 給大米產業提供了一次全方位的交流與溝通機會。 今後, 尋找“廣東好大米”活動將持續進行, 它必將成為一個跨地域、跨業界、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

據介紹, 本次獲得“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稱號的產品都是通過南方農村報精銳記者實地走訪、由21名美食達人組成的專業品飯師進行試吃評分、經協力廠商檢測機構盲測關鍵營養指標和重金屬檢測幾道程式後,

再由資深專家綜合評測, 全省參與評選的一共有13個產區42家企業49種品牌大米, 獲此榮譽可謂非常難得。

對於獲獎, 廣東豐智昌順科技有限公司(亞燦米)負責人李潤東表示, 非常感謝活動主辦方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提供一個讓廣東大米企業同台展示的機會, 羅定的大米企業一直注重品牌建設, 目前社會上已經開始流傳“北有五常, 南有羅定”的說法, 這是對羅定稻米產業的肯定。

李潤東還稱, 此次發佈的廣東好大米共識最重要標準是要口感好, 因此要保證好大米的感官食味品質,

就必須提高水稻品質。 據介紹, 其公司在羅定市租種了1200畝水稻, 他們自費請日本和歐盟的檢測機構, 按照國外標準對產品品質進行檢測。 “光這個檢測費, 每年就要多出近20萬元”。

據介紹, 本次評選活動中, 羅定市除了豐智公司的亞燦米, 另外兩家企業羅定市稻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參評的聚龍米和羅定市旺家農業有限公司參評的青洲米同樣獲得十大品牌稱號。 羅定市稻香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將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榮譽, 用好“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榮譽, 繼續做大做強企業品牌。

同樣獲授“首屆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的廣東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旭祥則表示, “廣東好大米”共識容易操作,

容易推廣, 也是這次活動中各位品飯師與試吃人員能夠客觀、公平、公正品評的準則。 源泰公司將一如既往專注優質稻米的生產與供應, 堅持綠色、健康、生態、安全、共用理念, 發揮公司全產業一體化綜合優勢, 為大家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幸福服務!

羅定:“好大米品牌”提升南派大米影響力

好山好水出好米, 羅定稻米香四方。 姜暉表示, 羅定地處兩廣交匯地帶, 擁有廣東最大的紅土盆地, 田園美麗如畫, 稻耕文化深厚。 羅定有優越的生態環境, 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領, 加上羅定大米企業不斷創新機制, 創新行銷, 這一系列因素造就了“羅定稻米、粒粒如玉、綠色健康”的聲譽。

在3月2日舉行的首屆“廣東好大米交流會上”, 廣東省羅定市及黑龍江省政企代表舉行圓桌論壇,分別探討了《從“羅定稻米”看中國稻米產業發展及公共區域品牌打造》等內容。

羅定市長黃天生在論壇上表示,羅定這幾年來把“羅定稻米”作為我們的特色產業來抓,因為雲浮市委提出要把優良的生態作為好的發展資源,所以羅定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主要就是把稻米產業做好。羅定市委市政府就著力在產業帶動、土地流轉、金融支撐、協同共治及生態文明幾個方面來發展稻米產業。

黃天生認為,首屆“廣東好大米”進一步擦亮了廣東稻米品牌,挖掘廣東優質稻米文化,提升南派大米影響力,以品牌引領農業結構調整,推動廣東大米提質增效,加快綠色發展。

雲浮市農業局長陳雄榮則稱,羅定大米作為南派稻米的代表,可以從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山水青色、政府重視,科技發展,工匠精神,品牌塑造六個方面來看:一、歷史上看“羅定稻米”。羅定是最早出有機大米的,羅定的野生稻是舊時代出土的,還有建國時出土的文物,種子稻穀,這些都放在省博物館。歷史說明羅定的祖先是最早耕作到稻米的地方。

二、從羅定的環境看“羅定稻米”。羅定的環境是非常好的一個地方,空氣保持非常好。從水源來看,整個灌溉的水是非常好的。從環境來看,羅定2345萬平方米,三分之一是山區,三分之一是土地,三分之一是森林,這樣優質的環境去種植稻米。還有從陽光環境來看,羅定的陽光保持在22度,都是非常好的。

三、從稻耕文化或者是農耕文化看“羅定稻米”。羅定的兩個舞蹈已經列入文化舞蹈了,從羅定的傳說來說,羅定有山,本身這個牛是牽牛,它帶著稻的種子來,而且幫羅定人民耕作,所以通過牛來耕作也是通過羅定的傳說來得知的。

四、從羅定市各級政府的支持看“羅定稻米”。在打造稻米品牌整個過程當中政府都是非常重視的。

五、從科技的投入以及人才的引進看“羅定稻米”。省農科院的掛職研究團隊來羅定,現在在羅定設華南工作站,中國有機稻米風險評估十年史這個工作站也在羅定。再有就是工匠精神,企業做的稻米是用心來做的。

六、“羅定稻米”要玩什麼?要打造從南方的優質稻米的得天獨厚地,打造南方稻米的名優稻米,打造中國最好的“廣東好大米”。

五常大米:品牌塑造面臨重新洗牌

黑龍江五常大米可以說是北派大米的代表,他們的生產方式他運作模式肯定會與南派大米有很大的不同。那麼,五常大米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又有什麼特點呢?

在南北大米產業交流圓桌論壇上,黑龍江綠色食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馬加林表示,一個知名品牌的打造,必須背後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五常大米一直比較重視這一塊。馬加林認為,“南有羅定,北有五常”這個定位很好。

馬加林說,廣東和黑龍江在稻米產業具有跨地域、跨時空的合作空間和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廣東糧食自給率是30%左右。而黑龍江糧食總產超過300億以上超過12年,實現12年連增,黑龍江人本身能自給,能消化的糧食只是占300億的20%,所以商品率是80%,因此南北在數量上起碼就要一個互補,這是咱們能有一個更加深度合作最大的空間,一個可能性。還有一個是廣東的精細的飲食文化和黑龍江優質的農產品,這個肯定要有一個很好的對接。所以它也能解決一個一直困擾著黑龍江農產品不優質、不優價的問題。尤其是中高端市場供給和綠色食品供給這個不足的問題,這恰恰也給咱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合作空間。

馬加林表示,黑龍江出臺了2016年到2020年綠色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的綠色食品產業在全國來講從品質上和規模上來說非常不錯的,應該說是走在前列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直探索怎麼樣給黑龍江的農產品找到一個最好的出口,這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因此,建議黑龍江大米的價格不要集中面對所有的中國消費者,而是打算走深加工,把它作成大米的深加工,比如說我們加工成米線,我們把最優質的大米直接面向全國市場,把品質相對差一點的進行深入加工。

五常市福興米業總經理李洪波介紹說,五常大米現在是中國大米的第一品牌,它現在的市場商標價值現在是649.55億元,所以通過它的價值,每年都在增長。說起五常,就是好土好水好陽光,地處北緯35度線,陽光充足,然後有幾大水庫提供的優質水源,更重要的是五常是一個農業大縣,它沒有工業,所以整個沒有污染,整個五常的綠色食品的面積是最大的五常整個經濟發展在黑龍江省是前列的。

五常的所有老百姓,特別是現在的合作社都在網上銷售我們的五常大米。但是五常大米存在一個問題,對於加工企業有很大的提升。現在的水稻去年是2.2元,今年是2.6元/斤,但是我們在市場的大米,我們出廠4.5元,跟我們的羅定大米比不了,所以我們現在面臨五常大米品牌重新洗牌,就是品牌,品牌靠口感,靠品質。

李洪波表示,現在五常市政府非常支持五常大米產業,每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搞推薦活動,在各大媒體做宣傳,現在也是酒香也怕巷子遠。我們哈爾濱市長把我們的大米拿到日本的北海道,我們的各項指標比日本北海道大米300斤的指標高。但是我們的價格沒有賣上去,他說賣到30元也可以。我覺得通過我們品牌的塑造和幾年的努力,我們的大米肯定要賣到10元錢一斤。

廣東省羅定市及黑龍江省政企代表舉行圓桌論壇,分別探討了《從“羅定稻米”看中國稻米產業發展及公共區域品牌打造》等內容。

羅定市長黃天生在論壇上表示,羅定這幾年來把“羅定稻米”作為我們的特色產業來抓,因為雲浮市委提出要把優良的生態作為好的發展資源,所以羅定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主要就是把稻米產業做好。羅定市委市政府就著力在產業帶動、土地流轉、金融支撐、協同共治及生態文明幾個方面來發展稻米產業。

黃天生認為,首屆“廣東好大米”進一步擦亮了廣東稻米品牌,挖掘廣東優質稻米文化,提升南派大米影響力,以品牌引領農業結構調整,推動廣東大米提質增效,加快綠色發展。

雲浮市農業局長陳雄榮則稱,羅定大米作為南派稻米的代表,可以從歷史悠久、環境優美、山水青色、政府重視,科技發展,工匠精神,品牌塑造六個方面來看:一、歷史上看“羅定稻米”。羅定是最早出有機大米的,羅定的野生稻是舊時代出土的,還有建國時出土的文物,種子稻穀,這些都放在省博物館。歷史說明羅定的祖先是最早耕作到稻米的地方。

二、從羅定的環境看“羅定稻米”。羅定的環境是非常好的一個地方,空氣保持非常好。從水源來看,整個灌溉的水是非常好的。從環境來看,羅定2345萬平方米,三分之一是山區,三分之一是土地,三分之一是森林,這樣優質的環境去種植稻米。還有從陽光環境來看,羅定的陽光保持在22度,都是非常好的。

三、從稻耕文化或者是農耕文化看“羅定稻米”。羅定的兩個舞蹈已經列入文化舞蹈了,從羅定的傳說來說,羅定有山,本身這個牛是牽牛,它帶著稻的種子來,而且幫羅定人民耕作,所以通過牛來耕作也是通過羅定的傳說來得知的。

四、從羅定市各級政府的支持看“羅定稻米”。在打造稻米品牌整個過程當中政府都是非常重視的。

五、從科技的投入以及人才的引進看“羅定稻米”。省農科院的掛職研究團隊來羅定,現在在羅定設華南工作站,中國有機稻米風險評估十年史這個工作站也在羅定。再有就是工匠精神,企業做的稻米是用心來做的。

六、“羅定稻米”要玩什麼?要打造從南方的優質稻米的得天獨厚地,打造南方稻米的名優稻米,打造中國最好的“廣東好大米”。

五常大米:品牌塑造面臨重新洗牌

黑龍江五常大米可以說是北派大米的代表,他們的生產方式他運作模式肯定會與南派大米有很大的不同。那麼,五常大米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又有什麼特點呢?

在南北大米產業交流圓桌論壇上,黑龍江綠色食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馬加林表示,一個知名品牌的打造,必須背後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五常大米一直比較重視這一塊。馬加林認為,“南有羅定,北有五常”這個定位很好。

馬加林說,廣東和黑龍江在稻米產業具有跨地域、跨時空的合作空間和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廣東糧食自給率是30%左右。而黑龍江糧食總產超過300億以上超過12年,實現12年連增,黑龍江人本身能自給,能消化的糧食只是占300億的20%,所以商品率是80%,因此南北在數量上起碼就要一個互補,這是咱們能有一個更加深度合作最大的空間,一個可能性。還有一個是廣東的精細的飲食文化和黑龍江優質的農產品,這個肯定要有一個很好的對接。所以它也能解決一個一直困擾著黑龍江農產品不優質、不優價的問題。尤其是中高端市場供給和綠色食品供給這個不足的問題,這恰恰也給咱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合作空間。

馬加林表示,黑龍江出臺了2016年到2020年綠色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的綠色食品產業在全國來講從品質上和規模上來說非常不錯的,應該說是走在前列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直探索怎麼樣給黑龍江的農產品找到一個最好的出口,這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因此,建議黑龍江大米的價格不要集中面對所有的中國消費者,而是打算走深加工,把它作成大米的深加工,比如說我們加工成米線,我們把最優質的大米直接面向全國市場,把品質相對差一點的進行深入加工。

五常市福興米業總經理李洪波介紹說,五常大米現在是中國大米的第一品牌,它現在的市場商標價值現在是649.55億元,所以通過它的價值,每年都在增長。說起五常,就是好土好水好陽光,地處北緯35度線,陽光充足,然後有幾大水庫提供的優質水源,更重要的是五常是一個農業大縣,它沒有工業,所以整個沒有污染,整個五常的綠色食品的面積是最大的五常整個經濟發展在黑龍江省是前列的。

五常的所有老百姓,特別是現在的合作社都在網上銷售我們的五常大米。但是五常大米存在一個問題,對於加工企業有很大的提升。現在的水稻去年是2.2元,今年是2.6元/斤,但是我們在市場的大米,我們出廠4.5元,跟我們的羅定大米比不了,所以我們現在面臨五常大米品牌重新洗牌,就是品牌,品牌靠口感,靠品質。

李洪波表示,現在五常市政府非常支持五常大米產業,每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搞推薦活動,在各大媒體做宣傳,現在也是酒香也怕巷子遠。我們哈爾濱市長把我們的大米拿到日本的北海道,我們的各項指標比日本北海道大米300斤的指標高。但是我們的價格沒有賣上去,他說賣到30元也可以。我覺得通過我們品牌的塑造和幾年的努力,我們的大米肯定要賣到10元錢一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