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釣魚:那些純真年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是千百年前古人對釣魚事件的經典描述, 我佩服古人的智慧, 能用區區28字描繪出小孩釣魚的生動形象、如詩如畫。 細讀古詩, 便能體會其中真真切切的感受, 將我帶入若干年前那些場景中......

在我開始記事的時候, 也不知怎地就喜歡上了釣魚。 鄰村有一個水塘, 我們管它叫堰塘, 方方圓圓的, 約麼一個半足球場大小, 水淺, 最深處卻不足2米, 是鄰村在乾旱時節灌溉之用。 而對於小孩子們, 它裡面有無限的樂趣!

某個夏天, 向母親求得一套魚線,

共花3毛, 在當時可以買半斤鹽。 兒時家裡很窮, 不知何故, 母親居然成就了一個不懂事小孩的請求, 現在記起, 內心不禁心酸。 幾歲小孩哪裡會釣魚, 和弟弟搗鼓一番弄亂了魚線, 最後只湊得1米來長的線, 還是成就第一次釣魚。 母親在旁邊洗衣, 根本無其它人釣魚, 無知的我繼續和弟弟在水裡搗鼓, 印象中最後得了一條小麥穗魚。 回村便四處宣揚戰果和戰鬥中的精彩場面, 不幾天, 會釣魚的成年人、年長的孩子們也都去了。 他們居然收穫頗豐, 我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因我掀起了一股釣魚熱潮。

跟隨年長的孩子們一起去了幾次, 便掌握了釣魚技能, 那時候你能看得見成群結隊的小魚兒游向你的釣點, 感受到它們在水中吃得打架的樣子,

由水下傳遞到水上, 浮子會隨著魚兒吃食有節奏的跳動, 此刻內心激動不已, 提竿准能見效。 釣魚的樂趣在哪?或者是希望、等待而後有收穫, 你永遠不知道水下是什麼魚, 而下一條上岸又是什麼魚, 多大。 就像一場永不落幕的電影, 總有很多未知數。

那時, 釣魚是很輕鬆的事, 裝備簡易, 提一根漁竿, 自帶一把酒米, 刨一盒蚯蚓, 往水邊一站即成。 即便是農忙時節抽空幾小時, 也有吃不完的魚, 魚多魚傻是那個年代的特徵。

那是一個很簡單純樸的年代, 漁具沒有現成的, 須自己動手製作。 魚線和鉤可購買, 漂則大多是雞鴨鵝毛杆做成, 其中以鵝毛最佳, 雪白, 粗細恰好, 便於觀漂, 墜則是保險絲折彎。 魚線上依次穿上漂、墜、鉤,

就是一套成品魚線。 而最為講究的則是魚竿, 我見過老釣者製作魚竿的, 過程很講究。 事後還親自多次嘗試, 選材是關鍵, 選細而直的成年老觀音竹, 學名該是叫箭竹, 除去枝丫, 用細火薰直, 火大了會爆破, 校直則用濕毛巾有耐心的扳, 力道恰到好處;最後再吊上一段時間, 自然風乾, 稱心如意的魚竿即成。 其性堅韌, 富有彈性, 拋竿時會發出呼呼聲, 很是好聽。

在當時, 釣魚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有諺語:“打漁撈蝦, 誤了莊稼“。 出釣扛一根幾米長竿, 我都會想方設法不那麼惹人眼, 生怕被村裡人發現, 跟偷魚似的。 而成年人若經常釣魚, 那勢必同家人鬧彆扭。 而水中的魚兒對釣魚人是有致命的誘惑力, 一旦陷入便不能自拔,

以至於婚後也欲罷不能, 老婆有時會問那釣魚就那麼重要嗎?是我重要還是釣魚重要嘛!開始我會跟她爭論, 後來我只是沉默, 但終究還是出行少了。

我時常懷念那個年代的釣魚-----簡單、純樸、輕鬆、魚傻。 伴隨時代的變遷, 那種感覺離我越來越遙遠, 想要找回來是不可能的事。 至於原來是什麼感覺我也說不清楚, 但我清楚現在是什麼“感覺”。 在大城市釣魚是“奢侈”的活動, 沒整幾套像樣的漁具會被業界笑話, 往往大包小包的出行, 也換不了幾個魚兒;而垂釣的大多是飼養的湖庫, 有論斤算、有論天算、也有給錢過癮不要魚的, 完全的商業活動, 真擔心若干年後它與高爾夫媲美。 若想尋原生態的野生魚, 得驅車幾十公里外的野河,

舟車勞頓, 運氣好可得幾條小魚。 概括起來則是:奢侈與折騰。

大多釣魚人並不為魚而漁, 反而更懂得憐得惜玉, 比起用電捕魚和用藥毒獲魚, 並沒他們那麼絕情。 而最毒的藥則是經濟高速發展下環境犧牲的產物------污染, 我常生感慨, 如此下去, 魚兒會一去不復返。 我也常羡慕, 國外花重金整治----亞洲魚正破壞著他們的生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