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耳聞則誦的“稻香村”的歷史你又知道多少呢?

稻香村, 座落在觀前街東側, 創始於清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年), 取曹雪芹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的稻香村為名, 是目前蘇州生產經銷蘇式糕點歷史悠久, 最為著名的專業店(廠), 也是較全面繼承和發展蘇式糕店的最有代表性的商店(廠), 因其製作技藝高超, 並以兼營蘇式野味而聞名。

“稻香村”起源于南國蘇州。 始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3)。 其名取自唐詩人許渾的詩句“村經繞山松葉暗, 野門臨水稻苧香”。 清末一位叫郭玉生的南京人, 帶領一批精通南味食品製作技藝和經營之道的夥計, 在北京前門外觀音寺大街路北創辦第一家“稻香村南貨店”,

以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的經營方式和經營風味獨特的南味食品, 一舉打破了過去以“大缸爐”、“大八件”獨佔市場的局面, 先後又開了兩家分號。

稻香村是一個老牌子, 商標所有權最早歸保定稻香村所有, 但由於蘇州稻香村整合了保定稻香村所以現在商標歸蘇州稻香村持有, 一些地方如北京、蘇州、保定都有用這個牌子, 但北京稻香村已經改為三禾商標, 只是名號還叫稻香村, 而且稻香村品牌真正的發源地也是蘇州。

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于蘇州品食稻香村糕點後, 讚歎為“食中雋品, 美味不可多得”並當即禦題“稻香村”匾額而名揚天下。

稻香村在北京有兩家, 一家是光緒年間南菁北遷的北京稻香村,

一家是2005年蘇州稻香村在北京註冊的分公司北京蘇稻食品有限公司[1]北京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工廠在昌平區北七家鎮工業科技園區.。 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 南店北開是最早在蘇州稻香村的夥計來到北京位於前門外觀音寺開的前店後廠, 很有特色, (時稱“稻香村南貨店”), 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 由於戰亂在1926年被迫關閉, 直到1984 年年初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重新開張。 是北京家喻戶曉的糕點老字型大小, 外地人選購“京味”特產的首選。

現稻香村生產糖果、野味、炒貨、青鹽蜜餞和兼營的西式糖郭、餅乾、罐頭食品、乳品、飲料等, 還經營有自己傳統特色的茶食糕點共22個大類, 130多個品種,

其中常年品種70個, 時令品種60多個, 時令品種隨四時八節時令變化而變換, 獲獎各牌產品十個。

常年供應的著名茶食糕點有:豬油松子棗泥麻餅、杏仁酥, 蔥油桃酥、薄脆餅、洋錢餅、豬油松子酥、哈喱酥、豆沙餅、耳朵餅、襪底酥、玉帶酥、鮮肉餃、盤香酥、牛皮糖, 交切片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