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華國鋒先辭總理 再辭軍委主席

位於山西省中部呂梁山東麓、汾河西岸的交城縣, 是華國鋒的故鄉。 2009年9月, 我專程前去探訪華國鋒故居。

走訪華國鋒出生地

華國鋒的出生地, 就在交城老縣城的永甯南路46號。 那是一座典型的晉中農家小院。 1921年2月16日, 華國鋒就出生在這裡。

華國鋒其實姓蘇, 原名蘇鑄, 華國鋒的祖籍是河南范縣蘇家堡。 華國鋒的父親蘇慶惠15歲進交城縣隆盛裕皮坊當學徒。 東家王酋見蘇慶惠老實能幹, 將次女王二女嫁給蘇慶惠。 王二女婚後連生四子。 華國鋒在1948年親筆填寫的《幹部成分調查表》上所載:“我兄弟原四個, 我三哥生下時,

我大哥死。 我生下時, 我二哥死。 ”因此最後成人的只有華國鋒和他的三哥。

華國鋒的父親蘇慶惠成為東家女婿後, 升為隆盛裕皮坊的二掌櫃。 所以華國鋒在1948年填寫《幹部成分調查表》時, 家庭成分一欄寫了“商人”。 按照華國鋒自述, 他7歲時, 也就是1928年, 父親蘇慶惠去世, 終年54歲。

鄉音難改, 華國鋒後來一直講一口濃重的山西交城話。

紅色之路的起點

沿著老城的永甯南路, 相隔幾百米, 是華國鋒的另一處故居。 華國鋒家並無自己的房屋, 曾經遷途多次, 租過多處房子。

蘇慶惠去世後, 靠著娘家的接濟, 35歲的蘇媽媽帶著兩個兒子艱難度日, 堅持送兩個孩子上學。

1935年14歲的華國鋒畢業於裕城內完全小學校, 考入交城縣“商業職業學校”,

學習到1937年。 所以, 華國鋒後來在填寫履歷表時, “文化程度”一欄總是寫“中學文化程度”。

交城地處晉綏邊區, 很早就有中共黨組織活動。 在華國鋒上中學的時候, 離學校不遠處住著兩個中共地下工作者。 華國鋒在那裡看了一些進步書刊, 傾向革命。

1938 年6月, 華國鋒離家上了交城山, 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抗日遊擊隊。 他化名“華國鋒”, 取義於“中華民族抗日救國先鋒”。 後來他以“華國鋒”這一化名聞名於世, 以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蘇鑄。 如今, 華國鋒的子女仍用蘇姓, 並不姓華。

1938年10月, 由李伯林為介紹人, 17歲的華國鋒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從此, 華國鋒走上了紅色之路。

遊擊隊裡的“華政委”

地處呂梁山脈的交城,

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山地, 交城縣城北3公里的卦山, 便於周旋和隱藏, 是當年與日軍打遊擊的好地方, 也是華國鋒當年打遊擊的據點之一。 1939年, 18歲的華國鋒擔任抗日根據地晉綏邊區第八專區汾陽縣犧盟會特派員, 在汾陽一帶, 開展抗日遊擊工作。

1940年初, 19歲的華國鋒在山西交城縣擔任了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 1945年, 24歲的華國鋒擔任了中共交城縣委書記、縣武裝大隊政治委員。 從此, 人們稱華國鋒為“華政委”。 誠如那首交城民歌所唱:“交城的大山裡來了遊擊隊, 遊擊隊裡有咱的華政委。 ”

1949年1月, 28歲的華國鋒擔任中共晉中第一地區委員會宣傳部長。 這時, 華國鋒與韓芝俊結婚。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國南方,

中共中央決定從華北抽調5萬名幹部隨軍南下, 以便接收南方的城鄉。 武光回憶說, 當時華北的幹部差不多是“走一半, 留一半”。 武光和華國鋒都是屬於“走”——南下的。

1949年8月, 華國鋒擔任中共湖南省陰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 決定華國鋒命運的是1952年, 他調任湘潭縣委書記, 1954年, 任中共湘潭地委書記。 湘潭是毛澤東的家鄉, 華國鋒成為毛澤東家鄉的“父母官”。

起伏的命運

1955 年夏, 毛澤東第一次注意到了華國鋒的名字。 那年7月, 毛澤東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 華國鋒學習報告後, 寫出數篇呼應文章。 這些帶有濃郁湘潭鄉土氣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澤東的興趣。 1955年秋, 毛澤東來到湖南視察, 在長沙第一次接見了擔任湘潭地委書記的華國鋒。

面相忠厚的華國鋒給毛澤東留下了老實厚道、忠誠可信的印象。

1959年7月, 在廬山會議上, 彭德懷的問題牽連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 毛澤東親自提名華國鋒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由於毛澤東的看重, 1970年11月, 華國鋒當選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此後, 華國鋒地位一路上升。

在1980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召開的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 華國鋒辭去了國務院總理的職務。 這樣, 華國鋒失去了他在“政”方面的最高職務。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召開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 胡耀邦接替華國鋒, 出任中共中央主席;鄧小平接替華國鋒, 出任中央軍委主席。 這樣, 華國鋒失去了他在“黨”、“軍”方面的最高職務, 逐漸淡出功過政壇。

此後,華國鋒仍是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2002年2月中共十六大召開時,已經81歲的華國鋒由於年事過高,沒有成為十六大中央委員候選人,但仍是十六大特邀代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開時,86歲的華國鋒依然是特邀代表。

葉落歸根思故鄉

華國鋒生前曾吩咐後事:“讓我回卦山吧,那裡樹多,清淨。小時候在那兒,打遊擊也在那兒……”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他的骨灰暫時安放在北京八寶山。

2008年9月22日,華國鋒之子蘇彬、蘇華以及華國鋒的老秘書曹萬貴來到交城卦山,為華國鋒選擇墓址。親屬提出選擇墓地的“四不原則”,即“不佔用耕地、不與民爭地、不破壞環境、不損壞古跡”。他們選中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作為墓地。

2009年4月8日,華國鋒墓奠基儀式在交城縣卦山南麓舉行,山西省委原書記李立功主持了奠基儀式。預計一年之後,華國鋒墓落成,華國鋒可以魂歸故里了。

摘自《名人傳記》2009.12

此後,華國鋒仍是中共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2002年2月中共十六大召開時,已經81歲的華國鋒由於年事過高,沒有成為十六大中央委員候選人,但仍是十六大特邀代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開時,86歲的華國鋒依然是特邀代表。

葉落歸根思故鄉

華國鋒生前曾吩咐後事:“讓我回卦山吧,那裡樹多,清淨。小時候在那兒,打遊擊也在那兒……”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他的骨灰暫時安放在北京八寶山。

2008年9月22日,華國鋒之子蘇彬、蘇華以及華國鋒的老秘書曹萬貴來到交城卦山,為華國鋒選擇墓址。親屬提出選擇墓地的“四不原則”,即“不佔用耕地、不與民爭地、不破壞環境、不損壞古跡”。他們選中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作為墓地。

2009年4月8日,華國鋒墓奠基儀式在交城縣卦山南麓舉行,山西省委原書記李立功主持了奠基儀式。預計一年之後,華國鋒墓落成,華國鋒可以魂歸故里了。

摘自《名人傳記》2009.1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