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光宋家三姐妹就無人不知,民國最牛老爸,是如何培養子女的?

一個人的品格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的家庭教育, 在民國成立以前, 就有一位善於教導孩子的超級父親, 他的名字叫宋嘉澍, 雖然可能很少人聽過他的名號, 但他的六個子女卻各個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而且每一個都是20世紀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

▼宋嘉澍出生於1863年的海南島, 曾赴美到杜克大學的前身留學, 他一共養育了六個子女, 女兒分別是嫁給了掌管國民政府財政大權孔祥熙的宋靄齡、嫁給了國父孫中山的宋慶齡、嫁給了蔣介石的宋美齡, 兒子則是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的長子宋子文,

以及同樣在財務跟經濟擔當要職的宋子良和宋子安。

宋嘉澍是虔誠的基督教徒, 也曾當過胡適的老師, 他赴美返國後便在上海經營事業, 成為大實業家, 財力十分雄厚;但宋嘉澍選擇把大部分資金都用於支援孫中山革命,

是國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財力支柱。

▼宋嘉澍的六個子女都是20世紀影響中國政經的重要人物, 有人認為, 他的子女之所以能擁有那樣的地位, 是因為他投資孫中山的裙帶關係。 不過一方面提供巨大財力支援孫中山的不僅有宋家, 另一方面, 在擔任要職後, 宋的子女也表現出色, 所以讓人不免好奇, 宋嘉澍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

▼事實上, 宋嘉澍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就只有三樣東西。 第一, 他教導孩子寬容的胸懷即是天地。 由於自小家庭比較嚴格刻板, 宋嘉澍對於孩子們都保持一貫寬容的教育模式, 要什麼給什麼, 雖然不免驕縱, 但也讓孩子深信, 生活中沒什麼辦不到的事情, 天地之大就在腳下。

▼宋嘉澍非常地愛孩子, 不過他深知道這種愛不該成為溺愛, 為了讓孩子長大後能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他從小就教導他們要有獨立、自立的精神。

從孩子還在爬行的階段, 宋嘉樹就會鼓勵孩子:一步兩步三步, 好!跌倒了別哭, 自己爬起來再走, 好!一二一, 一二…因為他不會立刻對孩子的眼淚心軟, 久而久之, 孩子們果然不哭, 自己跌倒了就爬起來再走。

朋友們偶爾會取笑他這樣做是開孩子們的玩笑, 但宋嘉澍卻會嚴肅回答說:老兄你錯了, 這不是玩笑, 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 將來在社會上闖世界, 全靠這第一步啊!

宋嘉澍認為, 為了要有堅強的意志力, 一定要擺脫對他人的依賴的習慣, 並相信用自己的力量可以解決事情, 所以父母從小就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受點苦和累;這樣他們才會知道人生的艱辛, 不會養成軟弱的個性, 明白自己就是自身的主宰。

宋嘉澍也認為當孩子產生自卑、自閉、畏縮、懦弱之類的情緒時, 父母都應該即使給予開導,並以各種形式向孩子表示鼓勵,增強孩子的意志力。

▼宋嘉澍第三個教育方針,就是認為挫折等於成長,而且家長應該要試著運用生活中碰到的各種自然困難,一一教導孩子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理念,這樣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成長。

某次,宋嘉澍刻意選了雷雨交加的日子,帶宋慶齡去龍華古刹。到了當地後,他不讓孩子參觀,卻讓宋慶齡丟掉手中的雨傘,站在古塔上,淋著滂沱大雨。

當孩子站在雨中時,宋嘉澍指著高高聳立的龍華塔說:你看這座塔,千餘年來不怕風雨,為什麼?因為它基礎牢固,骨架緊密。你將要要在社會上立足,就要從小打基礎,練骨架。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始比賽,圍繞寶塔跑六圈,六六大順!說完他就帶頭淋雨跑了起來,宋慶齡也跟在身後,即使在泥地中跌跤了,也迅速地爬起來,不肯落後。

▼宋嘉樹的另外一個鍛煉方法就是禁食,他會和孩子一起禁食一天,在這天裡,讓饑腸轆轆的孩子看著飯菜吊胃口,克制食欲,寧可忍耐饑餓,也不去碰一下食物。他不想讓孩子認為有飯菜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體驗到饑餓的痛苦,才能發揮出同理心。

宋嘉樹明白身教重於言教,所以他在孩子小時候就會以身作則,讓他們看到正確的做人態度。他的教育寬容卻又不失嚴厲,這樣既不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也不會讓他們變成一個死板的人。他也讓我們看到了父親對於孩子的教養有多重要呢!

——————————————————————

“聞”世間之趣聞,“獵”天下之奇異。

父母都應該即使給予開導,並以各種形式向孩子表示鼓勵,增強孩子的意志力。

▼宋嘉澍第三個教育方針,就是認為挫折等於成長,而且家長應該要試著運用生活中碰到的各種自然困難,一一教導孩子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理念,這樣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成長。

某次,宋嘉澍刻意選了雷雨交加的日子,帶宋慶齡去龍華古刹。到了當地後,他不讓孩子參觀,卻讓宋慶齡丟掉手中的雨傘,站在古塔上,淋著滂沱大雨。

當孩子站在雨中時,宋嘉澍指著高高聳立的龍華塔說:你看這座塔,千餘年來不怕風雨,為什麼?因為它基礎牢固,骨架緊密。你將要要在社會上立足,就要從小打基礎,練骨架。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始比賽,圍繞寶塔跑六圈,六六大順!說完他就帶頭淋雨跑了起來,宋慶齡也跟在身後,即使在泥地中跌跤了,也迅速地爬起來,不肯落後。

▼宋嘉樹的另外一個鍛煉方法就是禁食,他會和孩子一起禁食一天,在這天裡,讓饑腸轆轆的孩子看著飯菜吊胃口,克制食欲,寧可忍耐饑餓,也不去碰一下食物。他不想讓孩子認為有飯菜吃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體驗到饑餓的痛苦,才能發揮出同理心。

宋嘉樹明白身教重於言教,所以他在孩子小時候就會以身作則,讓他們看到正確的做人態度。他的教育寬容卻又不失嚴厲,這樣既不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也不會讓他們變成一個死板的人。他也讓我們看到了父親對於孩子的教養有多重要呢!

——————————————————————

“聞”世間之趣聞,“獵”天下之奇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