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僅有的四座以抗戰英雄命名的城市

我國有很多以人名命名的城市, 但僅有四座以抗日英雄命名的城市。

1:左權縣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 遼縣隸屬山西省第三行政公置管轄。 1939年7月, 侵華日軍佔據縣城, 遼縣抗日民主政府移駐西黃漳村, 隸屬太行第三專區。 1941年9月,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 以平遼公路為界, 劃縣境西北部置遼西縣, 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蒿溝村, 隸屬太行第三專區。

左權將軍

1942年5月, 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反“掃蕩”戰鬥中於十字嶺壯烈犧牲。 為紀念左權將軍, 是年9月經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批准, 遼縣易名左權縣。

1943年, 遼西縣改屬太行第二專區。 1945年4月, 縣城光復, 遼西縣政府遷回縣城。 同年11月, 左權、遼西兩縣合併為左權縣、撤銷遼西縣置, 左權縣隸屬太行第二專區。 1949年1月, 太行第二專區易名左權專區, 左權縣隸屬左權專區。 同年9月1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 撤銷左權專區, 左權縣隸屬山西省榆次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左權縣仍屬山西省榆次專區。 1958年10月, 左權、和順兩縣合併為和順縣, 撤銷左權縣置。 1959年6月, 恢復左權縣置, 直至1990年, 屬山西省晉中地區。

2:黃驊市

1945年, 為紀念抗日戰爭犧牲於縣內的黃驊(原115師教導六旅副旅長兼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烈士而易名黃驊縣。

1949年初, 津南縣部分併入黃驊縣。 8月, 黃驊縣屬河北省滄縣專區;l958年6月, 屬河北省天津專區(駐滄州);12月, 劃歸河北省天津市。 1961年6月1日, 黃驊隸屬河北省滄州地區。 1989年11月, 黃驊縣改為黃驊市。 1993年6月19日, 黃驊市改為省直轄市, 由滄州市代管。 2008年10月9日, 納入滄州渤海新區。

黃驊將軍

3:靖宇縣

靖宇縣原名濛江縣。 1946年為紀念東北民主抗日聯軍總司令、民族英雄楊靖宇殉難而改名為靖宇縣。

1945年10月, 中國共產黨派員接收濛江縣偽政權, 濛江縣解放, 濛江縣民主政府正式成立, 歸遼東省管轄。 1946年2月, 濛江縣易名靖宇縣後歸遼寧省管轄。 1948年, 靖宇縣劃歸安東省管轄。 1949年5月9日, 靖宇縣劃歸遼東省管轄。

楊靖宇將軍

1954年8月, 靖宇縣劃歸吉林省通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85年2月4日, 通化地區行政公署撤銷, 原通化市、渾江市升格為地級市, 實行市管縣制, 靖宇縣隸屬吉林省渾江市。

1994年4月, 渾江市更名為白山市, 靖宇縣隸屬白山市。

4:尚志市

1946年11月, 為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和他所領導的抗日將士在珠河縣的豐功偉績,

珠河縣第一次農工代表會議通過決議, 將珠河縣改為尚志市。 1948年3月, 葦河縣併入尚志市, 仍歸松江省管轄。

1933年10月, 趙尚志所領導的珠河反日遊擊隊在三股流誕生, 經過三年艱苦卓絕的鬥爭, 這支部隊發展成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並成立了珠河縣人民革命政府。 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陝北延安建立紅色政權之後創建的又一紅色政權, 而且是全國唯一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中心區建立起的人民抗日政權。 党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和珠河人民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中與敵人展開如火如荼的鬥爭。 趙尚志、馮仲雲、韓光、李兆麟、趙一曼、常有鈞、吳景才等大批抗日民族英雄在鬥爭中建立了豐功偉績, 最終迎來了大珠河地的解放。

趙尚志將軍

最終迎來了大珠河地的解放。

趙尚志將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