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最牛的10所高中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簡稱人大附中, 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 該校成立於1950年, 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

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佈的中國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先後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等稱號, 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以及開展國際課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截至2012年, 學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區兩個校區, 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國際部三個教學序列, 在校學生4500余人。

2016年高考成績:理科裸分650分以上223人, 文科裸分650分以上27人:共計250人;文理科裸分600分以上共計411人。

北京市第四中學

北京市第四中學, 簡稱北京四中(BHSF), 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 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 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 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併。

截至2013年9月, 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中部共有近30個班級, 學生數1153人;截至2012年, 北京市第四中學初中部共有20餘個班級, 學生數1200余人。

2014年高考, 北京市第四中學學生理科平均成績654.6分, 為北京市第一, 600以上人數占96.3%, 最高分為711分, 一本上線率為99.3%;文科平均成績為643.2分, 600分以上人數占94%, 最高分為688分, 一本上線率為100%。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 前身為師大女附中。 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 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止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 初中23個教學班, 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6年高考成績:文理科一本率均為100%;理科總分平均分656,

文科總分平均分660;理科650分以上147人, 文科650分以上8人。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也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基礎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1951年開辦的“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1960年,“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占地70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學生共2500多人;在崗教師188人。

2014年高考,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一本上線率99%,其中一同學以717分的成績位居海澱區理科第二名(含10分加分),另一同學以684分的成績位居海澱區文科第四名;文科650分以上15人,理科680分以上28人;此外,還有60余位學生被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康奈爾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

2012年,在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王思真獲決賽金牌(全國第三名),喬襲明決賽金牌(全國第八名);此外,獲北京賽區省級一等獎人數為6人,二等獎獲獎人數為14人,三等獎獲獎人數為3人。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The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位於美麗的清華園中,西臨著名的圓明園,是教育部直屬大學附中、北京市重點中學、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15年,前身是成志學校;1952年,成志學校的中學部與燕京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合併, 更名為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58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併入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60年,清華大學附設中學擴建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2004年8月,學校通過ISO9001品質認證。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校園占地面積788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0餘平方米;有全校教職工共近300人,其中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60多人,高級教師占50%以上 ;有高中教學班30個,學生1200余人,初中教學班36個,學生近1500人。

1983-2014年,學校每年絕大部分畢業生升入全國重點大學,統招生升學率達到100%,其中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畢業生2000余人。2013年高考,朱宸卓同學以總分725分,奪得北京市理科高考狀元,是清華大學領軍計畫認定學生;2014年高考,文科狀元為清華附中孫一先同學,海澱理科狀元為清華附中王悅同學,她們都已入選了清華大學自主選拔的“新百年領軍計畫”。

截至2014年12月,該校學生獲得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各學科競賽獎牌23枚,其中金牌17枚,位居全國之首;有129名學生先後獲得北京市金帆獎和銀帆獎;該校學生多次在北京市和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其中朱若辰同學在2006年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中獲一等獎,國際天文聯合會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編號為217311的小行星。

北京市十一學校

北京市十一學校,是一所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公立完全中學,學校是北京市綜合改革實驗學校,國家深化基礎教育學校辦學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

學校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新北京十一小學,1962年更名為北京市十一學校, 1993年,實行國有民辦制模式。2009年學校回歸公辦。

截至2015年6月,校園占地面積234畝,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教學班1430個,教師436名,學生4000余名。

2016年高考,北京市十一學校統招生一本率達99.3%。650分以上考生共164人,其中,理科142人、文科22人,占北京市比例6.23%,占海澱區14%。670分以上考生共52人,其中,理科44人、文科8人。文科最高分689分,共2人;理科最高分699分,共2人,均進入北京市前十。在單科成績方面,理科數學單科最高分150分,文、理科英語單科最高分149分,均為北京市單科最高分。

2014年4月,第31屆北京學生科技節-北京市中小學生天文競賽中,學校有6位學生獲獎,其中2名同學獲得一等獎,2名同學獲得二等獎,2名同學獲得三等獎。

2014年11月,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學校有11位學生獲獎,其中5人獲得全國決賽金牌、3人獲得銀牌,1人獲得女生最佳獎。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民族高級中學,位於北京市海澱區。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前身為蒙藏學校,創建於1913年。1918年更名為蒙藏專門學校。1929年更名蒙藏委員會北平蒙藏學校。1937年至1949年建國前易名國立北平蒙藏學校。1950年改名蒙藏學校。1951年該校被命名為中央民族學院附屬中學。文革期間校名易名北京市第一六零中學。1978年恢復原名。1993年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學校。

截至2014年5月,該校除北京市海澱區主校區外還擁有海南陵水分校、豐台實驗學校;並擁有有專職教師110名,其中特級教師3名,高級教師52名;博士4名,碩士37名,學生574人。

2014屆高考該校共有574人參考(含擇校、共建生116人),共有572人上了本科線,其中上一本線535人,統招生一本上線率為100%。650分以上:文科39人(海澱共156人)海澱排名第一;理科99人(海澱共1077人)海澱排名第五,合計138人,海澱排名第三;600分以上的文科125人(海澱共779人)海澱排名第一,理科278人(海澱共3091人)海澱排名第二,合計403人海澱排名第二(海澱共3870人)。錄取清華和北大47人,人大、復旦和上海交大33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有張嘉偉、郝赫、謝楠、侯琬瑩等同學已拿到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名校的通知書

2014年學生在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有582人次獲獎,其中市獎388人次,國獎62人次,獲北京電視臺《狀元榜》冠軍。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始建於1953年,簡稱北師大二附中、師大二附,創辦於1953年9月1日,是北京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在職全體教師152人,學生1500余人。分為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

2014年北師大二附中高考成績:文科一本率100%,650分以上考生比例為35%;理科一本率98.8%,650分以上考生為34%。41名同學升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其中24人考入北大,其他17人進入清華。

學科競賽

北京市第五中學

北京市第五中學(Beijing No.5 High School)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始建於1928年5月,為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截至2015年5月,北京五中總占地面積達到337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32937平方米。

截至2015年,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有9位特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11人,區級骨幹教師30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教師總數的48%。

2014年高考成績:理科,文科一本上線率超過99%。理科年級平均分為611,其中實驗班平均分為635。文科年級平均分為631,其中數學平均分超過140。

截至2015年5月,該校學生在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學科聯賽,英語競賽等比賽中獲得多項獎項。其中,1996年第一屆理科實驗班畢業到2003屆第八屆理科實驗班在學科競賽中多人獲獎。

北京市第二中學

北京市第二中學簡稱北京二中,是教育部“開展高中特色發展試驗”專案學校、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北京市高中課改自主排課自主會考實驗校、北京市培養創新人才翱翔計畫基地校、北京市高中新課程“選修模組”網路資源開發與實施專案實驗校。

學校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學,創建於1724年,先後更名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學堂、左翼八旗中學堂、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北平市立第二中學、北京市立第二中學。1951年,定名為北京市第二中學。

截至2011年1月,學校校舍占地面積20821平方米,建築面積22624平方米;教職工總數215名,專任教師134名。

截至2013年9月,學校有40余個教學班,學生一千五百餘名。

截至2015年5月,建有60多個專業實驗室和專業活動場所。

2016年高考,文、理科100%達到一本錄取線。理科獲6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達92%、文科獲62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達100%。航班總分平均分為665分,4個理科實驗班高考總分平均分為650分,文科實驗班高考總分平均分為655分。東城區前10名中,理科占5名,文科占5名。1名學生獲東城區文科總分第一名。22位同學獲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的自主招生加分(最高達60分)。

2015年,1名同學在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銀牌,3名同學在北京市第35屆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一等獎。 10月,學校學生在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朗誦大賽中獲特等獎。

小編邀您閱讀:

1.安徽最牛的10所高中

2.江蘇最牛的10所高中

3.看看毛坦廠中學的複習報名就知道它有多厲害

4.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毛坦廠中學

5.低調奢華有內涵,這幾所學校是考研人的不二選擇

6.毛坦廠中學的孩子並不都是只會死讀書

7.你不得不佩服毛坦廠中學的管理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也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基礎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1951年開辦的“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1960年,“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占地70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學生共2500多人;在崗教師188人。

2014年高考,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一本上線率99%,其中一同學以717分的成績位居海澱區理科第二名(含10分加分),另一同學以684分的成績位居海澱區文科第四名;文科650分以上15人,理科680分以上28人;此外,還有60余位學生被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康奈爾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

2012年,在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王思真獲決賽金牌(全國第三名),喬襲明決賽金牌(全國第八名);此外,獲北京賽區省級一等獎人數為6人,二等獎獲獎人數為14人,三等獎獲獎人數為3人。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The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位於美麗的清華園中,西臨著名的圓明園,是教育部直屬大學附中、北京市重點中學、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培訓基地”、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15年,前身是成志學校;1952年,成志學校的中學部與燕京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合併, 更名為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58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併入清華大學附設中學;1960年,清華大學附設中學擴建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2004年8月,學校通過ISO9001品質認證。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校園占地面積788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0餘平方米;有全校教職工共近300人,其中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60多人,高級教師占50%以上 ;有高中教學班30個,學生1200余人,初中教學班36個,學生近1500人。

1983-2014年,學校每年絕大部分畢業生升入全國重點大學,統招生升學率達到100%,其中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畢業生2000余人。2013年高考,朱宸卓同學以總分725分,奪得北京市理科高考狀元,是清華大學領軍計畫認定學生;2014年高考,文科狀元為清華附中孫一先同學,海澱理科狀元為清華附中王悅同學,她們都已入選了清華大學自主選拔的“新百年領軍計畫”。

截至2014年12月,該校學生獲得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各學科競賽獎牌23枚,其中金牌17枚,位居全國之首;有129名學生先後獲得北京市金帆獎和銀帆獎;該校學生多次在北京市和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其中朱若辰同學在2006年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中獲一等獎,國際天文聯合會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編號為217311的小行星。

北京市十一學校

北京市十一學校,是一所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公立完全中學,學校是北京市綜合改革實驗學校,國家深化基礎教育學校辦學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

學校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新北京十一小學,1962年更名為北京市十一學校, 1993年,實行國有民辦制模式。2009年學校回歸公辦。

截至2015年6月,校園占地面積234畝,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教學班1430個,教師436名,學生4000余名。

2016年高考,北京市十一學校統招生一本率達99.3%。650分以上考生共164人,其中,理科142人、文科22人,占北京市比例6.23%,占海澱區14%。670分以上考生共52人,其中,理科44人、文科8人。文科最高分689分,共2人;理科最高分699分,共2人,均進入北京市前十。在單科成績方面,理科數學單科最高分150分,文、理科英語單科最高分149分,均為北京市單科最高分。

2014年4月,第31屆北京學生科技節-北京市中小學生天文競賽中,學校有6位學生獲獎,其中2名同學獲得一等獎,2名同學獲得二等獎,2名同學獲得三等獎。

2014年11月,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學校有11位學生獲獎,其中5人獲得全國決賽金牌、3人獲得銀牌,1人獲得女生最佳獎。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民族高級中學,位於北京市海澱區。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前身為蒙藏學校,創建於1913年。1918年更名為蒙藏專門學校。1929年更名蒙藏委員會北平蒙藏學校。1937年至1949年建國前易名國立北平蒙藏學校。1950年改名蒙藏學校。1951年該校被命名為中央民族學院附屬中學。文革期間校名易名北京市第一六零中學。1978年恢復原名。1993年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學校。

截至2014年5月,該校除北京市海澱區主校區外還擁有海南陵水分校、豐台實驗學校;並擁有有專職教師110名,其中特級教師3名,高級教師52名;博士4名,碩士37名,學生574人。

2014屆高考該校共有574人參考(含擇校、共建生116人),共有572人上了本科線,其中上一本線535人,統招生一本上線率為100%。650分以上:文科39人(海澱共156人)海澱排名第一;理科99人(海澱共1077人)海澱排名第五,合計138人,海澱排名第三;600分以上的文科125人(海澱共779人)海澱排名第一,理科278人(海澱共3091人)海澱排名第二,合計403人海澱排名第二(海澱共3870人)。錄取清華和北大47人,人大、復旦和上海交大33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有張嘉偉、郝赫、謝楠、侯琬瑩等同學已拿到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名校的通知書

2014年學生在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有582人次獲獎,其中市獎388人次,國獎62人次,獲北京電視臺《狀元榜》冠軍。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始建於1953年,簡稱北師大二附中、師大二附,創辦於1953年9月1日,是北京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在職全體教師152人,學生1500余人。分為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

2014年北師大二附中高考成績:文科一本率100%,650分以上考生比例為35%;理科一本率98.8%,650分以上考生為34%。41名同學升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其中24人考入北大,其他17人進入清華。

學科競賽

北京市第五中學

北京市第五中學(Beijing No.5 High School)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始建於1928年5月,為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截至2015年5月,北京五中總占地面積達到337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32937平方米。

截至2015年,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有9位特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11人,區級骨幹教師30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教師總數的48%。

2014年高考成績:理科,文科一本上線率超過99%。理科年級平均分為611,其中實驗班平均分為635。文科年級平均分為631,其中數學平均分超過140。

截至2015年5月,該校學生在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學科聯賽,英語競賽等比賽中獲得多項獎項。其中,1996年第一屆理科實驗班畢業到2003屆第八屆理科實驗班在學科競賽中多人獲獎。

北京市第二中學

北京市第二中學簡稱北京二中,是教育部“開展高中特色發展試驗”專案學校、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北京市高中課改自主排課自主會考實驗校、北京市培養創新人才翱翔計畫基地校、北京市高中新課程“選修模組”網路資源開發與實施專案實驗校。

學校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學,創建於1724年,先後更名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學堂、左翼八旗中學堂、京師公立第二中學校、北平市立第二中學、北京市立第二中學。1951年,定名為北京市第二中學。

截至2011年1月,學校校舍占地面積20821平方米,建築面積22624平方米;教職工總數215名,專任教師134名。

截至2013年9月,學校有40余個教學班,學生一千五百餘名。

截至2015年5月,建有60多個專業實驗室和專業活動場所。

2016年高考,文、理科100%達到一本錄取線。理科獲6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達92%、文科獲62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達100%。航班總分平均分為665分,4個理科實驗班高考總分平均分為650分,文科實驗班高考總分平均分為655分。東城區前10名中,理科占5名,文科占5名。1名學生獲東城區文科總分第一名。22位同學獲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的自主招生加分(最高達60分)。

2015年,1名同學在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銀牌,3名同學在北京市第35屆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一等獎。 10月,學校學生在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朗誦大賽中獲特等獎。

小編邀您閱讀:

1.安徽最牛的10所高中

2.江蘇最牛的10所高中

3.看看毛坦廠中學的複習報名就知道它有多厲害

4.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毛坦廠中學

5.低調奢華有內涵,這幾所學校是考研人的不二選擇

6.毛坦廠中學的孩子並不都是只會死讀書

7.你不得不佩服毛坦廠中學的管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