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最牛的10所高中

帶著音樂閱讀本文, 你會無比酸爽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Chongqing Bashu Secondary School)坐落在黃花園立交畔, 是重慶市重點中學、全國德育先進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教育部資訊化試點學校、全國少年兒童科學體驗活動優秀示範學校。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創辦於1933年;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 學校交重慶市教育局直管;1955年8月, 巴蜀學校一分為三, 中學部改為重慶市第四十一中學校;1978年, 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1991年恢復更名為重慶市巴蜀中學校。

截至2015年3月, 學校占地195畝, 綠化面積近5萬平方米;擁有重慶市名師4人, 特級教師12人, 研究員(正教授級)15人, 高級教師260余人;擁有121個教學班, 學生7000余名。

2014年高考, 學校共37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 其中魯能校區考上清華、北大共4名, 七中文科共10人考入清華、北大, 14名學生保送進入清華、北大, 文理科600分以上共431人,

文理科上線重本共1404人;共10人考入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香港地區高校, 99.5%的學生考入大學。

2013年, 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等五大學科奧林匹克全國競賽中, 共有13人進入到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夏令營、冬令營, 共46名學生獲五大聯賽一等獎。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南開中學(Chongqing Nankai Middle School)是南開系列學校之一、南開校友總會成員 、重慶市首批市級重點示範中學, 是重慶市視窗學校。

重慶南開中學由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創辦于1936年, 初名“重慶私立南渝中學”;1937年10月, 學校接管“自貢私立蜀光中學”;1938年12月, 學校更名為“重慶私立南開中學”;1952年12月, 學校由私立改為公立;1953年, 更名為“重慶第三中學”;1984年5月, 學校複名“重慶南開中學”。

截至2012年11月, 重慶南開中學共有兩個校區(校本部、融僑校區), 占地面積291197平方米, 共有151個教學班, 在校學生8787人, 共有教職工586人。

2014年高考, 重慶南開中學文科264人參考, 重點線以上175人, 重點上線率66.3%;理科927人參考, 重點線以上744人, 重點上線率80.3%;該校學生囊括重慶市文科前5名, 重慶市前10名, 該校占6人;重慶市前30名,

該校占8人;重慶市前50名, 該校占12人;理科重慶市前40名, 該校占10人;重慶市前60名, 該校占13人。 重慶市前80名, 該校占18人。 重慶市前100名, 該校占21人;該校共44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其中文科10人, 理科34人, 文理科升入清華、北大的人數均居重慶市第一;此外, 該校汪銳同學考取英國劍橋大學, 彭書涵同學考取美國深泉學院。

重慶市第八中學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Chongqing No.8 Secondary School), 簡稱“重慶八中”, 是重慶市教委直屬的首批市級重點示範中學。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創建於1938年, 原名重慶市私立樹人學校, 1952年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接管, 改為公辦學校, 更名為“重慶市第八中學校”。 1958年9月, 學校更名為“重慶師範專科學校附屬中學”。 1971年6月, 學校複名“重慶市第八中學校”。

截至2014年12月, 重慶市第八中學校共有學生9000余人、教職工600余人。 學校本部占地面積60餘畝, 承擔高一、高二學生教學;大學城校區占地90餘畝, 承擔高三學生教學。

2015年高考, 學校有24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 重點大學升學率達到69.04%, 理科平均分601.7分, 文科平均分559.6分。

學校機器人代表隊在世界盃大賽上,獲2010年世界冠軍,2009年世界亞軍;在全國機器人競賽活動中,2007年獲全國團體成績第一名,2009年獲全國團體成績第二名;連續5年獲重慶市科技創新賽團體成績第一名;連續5年獲重慶市機器人競賽團體成績第一名;連續4年獲重慶市科技創新市長獎團體成績第一名;連續3年獲重慶市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團體成績第一名。

重慶市第一中學

重慶市第一中學簡稱重慶一中,是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重慶市第一中學於1931年建校,初名為重慶市立初級中學。先後易名為重慶市立中學、重慶市立第二中學、重慶市立第一中學。1950年正式定名為重慶市第一中學。

學校有校本部以及參與舉辦或幫扶合作的重慶一中寄宿學校(初中渝北校區、高中大學城校區)、重慶皇冠實驗中學、重慶史迪威外語學校、重慶第一雙語學校等民辦學校。共有23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2759人,在冊在編教職工647人。校本部為公辦學校,占地面積440000m2,校舍建築總面積302707m2,圖書館藏書近22萬冊,教學用電腦1000餘台。有6幢教學樓,184間教室,1個教職工食堂和2個可供1500人同時就餐的學生食堂。校內有設施一流的室內外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有標準田徑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和可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

2014年高考成績:文科上重本線人數達170人(不含保送、藝術體育特長生及各種加降分),人數居沙坪壩區同類學校之冠;理科上重本線人數達804人(不含保送、藝術體育特長生及各種加降分),人數居沙坪壩區同類學校之冠。其中,全市理科高考裸分前60名(663分以上)一中占13人,人數居全市第一;文科高考裸分前35名(657分以上)一中占5人,人數居全市第二。

重慶市育才中學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Chongqing Yucai High School)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是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重慶市中小學電腦教育示範學校、重慶市教學品質先進集體、重慶市中小學德育示範學校。

學校始建於1939年7月,1978年被四川省教育局確定為在重慶的第一所省屬重點中學,1997年,學校更名為“重慶市育才中學”,2006年11月,學校被第29屆奧組委、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據學校官網2015年9月顯示,學校占地近10萬平方米;開辦有145個教學班,學生8000多人,教職工560人。

2015年高考,該校重本上線人數1198人,其中理科861人,文科337人。9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

2014年,在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學實驗嘉年華”全國展示交流活動中,該校馮峻峰同學獲得中國少年科學院頒發的物理科學實驗金質獎章,劉茁同學獲得物理科學實驗銀質獎章。

楊柳同學的小發明“捲筒紙取芯器”獲全國第六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金獎(重慶唯一),並獲得第六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2014年9月,在第31屆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高三學生唐楚哲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進入物理奧賽冬令營,代表重慶參加全國決賽。

2015年10月,在第十四屆全國創新英語大賽中,該校李松林同學獲全國一等獎,黃紫陌、馬姣姣、陳香淩、李誼同學獲西南賽區一等獎,高小嵐、余靜、李陽傑、李沛洋獲西南賽區二等獎,李柯燃、劉惜菡、張聚霄、王絲絹逸獲西南賽區三等獎。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簡稱“西南大學附中”或“西大附中”,是西南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是教育部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區域)合作體成員;1978年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 2001年被列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原名“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更名為“北碚二中”;1952年,更名為“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85年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1年,更名為“西南大學附屬中學”。2015年7月,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劃重慶市北碚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資訊顯示,學校本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設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共有95個教學班,在職教師208名,在校生5300余名。

2016年高考,學校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6人;理科600分以上316人,占理科參考人數45%。2016年參考統招生500人,統招學生理科裸分重本率97.64%;文科裸分重本率91.67%;按學校全部參考人數計,理科裸分重本率超過89%(不含保送、國外學校錄取),文科重本率超過86%(不含保送、國外學校錄取)。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位於重慶市江北區,是原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首批重點中學,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強中學,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學校,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資格學校。

學校創建於1949年3月,其前身是由柯黃、肖依默等人組成董事會,在江北香國寺(現鯉魚池)選址,開辦的私立新聲中學。1952年11月,新聲中學更名為重慶市第十八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改名為“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資訊顯示,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共有觀音橋校區和鐵山坪校區兩個校區,觀音橋校區毗鄰觀音橋商圈,占地54畝;鐵山坪校區位於鐵山坪森林公園入口處(女職中公車站旁),占地300畝;共有班級112個(含國際班),學生6000余人,有教職工415人。學校對兩個校區實行“六統一”的一體化管理。

截至2016年,學校共培養了3名省級高考狀元(1982年學校一學生獲四川省高考文科狀元,1994年學校一學生獲四川省高考理科狀元,2006年學校一學生獲重慶市高考理科狀元),1名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1名重慶市中考狀元。

2015年,7名同學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二等獎,12名同學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二等獎,葉奕杉、張楸等4位同學參加第十七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分獲國家級特等獎、省級特等獎和一等獎。

重慶外國語學校

重慶外國語學校(Chongq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又名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重外”,1981年,被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7年,被列為重慶市教委首批辦好的直屬重點中學之一;2001年被國家教育部指定為20%高三學生享有保送資格的全國十三所學校之一。

學校于1963年創辦時定名“重慶外國語學校”。1965年,學校增掛“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校名。

2015年7月,學校下劃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重慶外國語學校占地面積78畝,共有學生9600余人,設普高班和國際班。學校擁有教職工72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2人,特級教師10人。

2016年高考,學校共有學生586人,309名學生被國內外名牌大學提前錄取;參加高考人數277人(文科134人,理科143人)。其中,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1人,600分以上69人,重本率81.8%;文科600分以上57人,重本率76.9%;文理科實驗班重本率100%。

重慶實驗中學

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原重慶市巴縣中學),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是原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首批重點中學,全國科技教育特色學校。2016年1月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創建於1907年,其名巴縣預備中學堂,2011年11月22日,經市教委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重慶市實驗中學校。

據2012年4月學校官網發佈的資料顯示,學校占地100000多平方米,在校師生6000餘人,其中高中部(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初中部(重慶市巴南區全善學校),教職工400余人。

2016年高考:該校重本裸分上線人數504人,首次突破500人,上線率40.5﹪;二本裸分上線人數1001人,首次突破1000人,上線率80.7﹪。3同學分別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自主招生加分。1同學以698分(裸分)獲巴南區理科總分第一,數學(150分)獲重慶市單科第一;2同學以617分(裸分)並列巴南區文科總分第一。全區文科前10名,該校9人;理科前20名,該校18人。600分以上111人,其中文科6人,理科105人。該屆兩個“雛鷹班”上重點本科線113人,班級平均分618分。

2013年,在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該校高2013級學生駱鵬、熊銘傑獲國家二等獎,趙曉勝、楊韻西、陳巧雲、陳映宇、何樂為、李宜、劉爽、吳宇、於友穇、周傑、伍河霖、盧于翰、馬暉、楊天思獲國家三等獎。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資訊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簡稱NOC活動)決賽中,該校高中趙潘林同學的“智慧穿戴式塔吊控制系統”和來自初中梅傲寒同學的“智慧感應式停車取卡系統”分別獲得高初中組“技術發明創新”專案一等獎。

江津中學

重慶市江津中學校(Jiangjin Middle School of Chongqing City)位於長江之濱,鼎山之麓,是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學校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953年下期,四川省政府、省教廳確定學校為省重點中學;1997年重慶直轄,學校更名為重慶市江津中學校;1999年學校被確定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1998開始重慶市示範性高中建設,2003年通過重慶市示範性高中驗收。

截至2012年,該校占地面積14.6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78萬平方米;有教職工440人;開辦有10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70個班),學生7200余人。

2015年高考,該校本科上線人數達1492人,本科上線率連續三年達到90%。其中重點本科上線916人,加藝體等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共計972人,重點本科上線率高達57%;空軍飛行員8人通過定選,4人重本上線。

2014年8月3日-4日,全國“科技 人文 生活”創新作文大賽總決賽在北京大學舉行,該校學生杜鋆峰獲得一等獎,王潔鈺獲得二等獎。

2013年8月,高2015級23班學生鄒馨毅獲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總決賽二等獎,獲高考加分和北大、中國人大等33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加分。

小編邀您閱讀:

1.北京最牛的10所高中

2.安徽最牛的10所高中

3.江蘇最牛的10所高中

4.學生寫的階段總結讓我好尷尬

5.毛坦廠中學的孩子並不都是只會死讀書

6.你不得不佩服毛坦廠中學的管理

7.考研的同學注意了,千萬別選這5所院校專業!

學校機器人代表隊在世界盃大賽上,獲2010年世界冠軍,2009年世界亞軍;在全國機器人競賽活動中,2007年獲全國團體成績第一名,2009年獲全國團體成績第二名;連續5年獲重慶市科技創新賽團體成績第一名;連續5年獲重慶市機器人競賽團體成績第一名;連續4年獲重慶市科技創新市長獎團體成績第一名;連續3年獲重慶市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團體成績第一名。

重慶市第一中學

重慶市第一中學簡稱重慶一中,是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重慶市第一中學於1931年建校,初名為重慶市立初級中學。先後易名為重慶市立中學、重慶市立第二中學、重慶市立第一中學。1950年正式定名為重慶市第一中學。

學校有校本部以及參與舉辦或幫扶合作的重慶一中寄宿學校(初中渝北校區、高中大學城校區)、重慶皇冠實驗中學、重慶史迪威外語學校、重慶第一雙語學校等民辦學校。共有23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2759人,在冊在編教職工647人。校本部為公辦學校,占地面積440000m2,校舍建築總面積302707m2,圖書館藏書近22萬冊,教學用電腦1000餘台。有6幢教學樓,184間教室,1個教職工食堂和2個可供1500人同時就餐的學生食堂。校內有設施一流的室內外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有標準田徑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和可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

2014年高考成績:文科上重本線人數達170人(不含保送、藝術體育特長生及各種加降分),人數居沙坪壩區同類學校之冠;理科上重本線人數達804人(不含保送、藝術體育特長生及各種加降分),人數居沙坪壩區同類學校之冠。其中,全市理科高考裸分前60名(663分以上)一中占13人,人數居全市第一;文科高考裸分前35名(657分以上)一中占5人,人數居全市第二。

重慶市育才中學

重慶市育才中學校(Chongqing Yucai High School)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是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重慶市中小學電腦教育示範學校、重慶市教學品質先進集體、重慶市中小學德育示範學校。

學校始建於1939年7月,1978年被四川省教育局確定為在重慶的第一所省屬重點中學,1997年,學校更名為“重慶市育才中學”,2006年11月,學校被第29屆奧組委、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據學校官網2015年9月顯示,學校占地近10萬平方米;開辦有145個教學班,學生8000多人,教職工560人。

2015年高考,該校重本上線人數1198人,其中理科861人,文科337人。9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

2014年,在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學實驗嘉年華”全國展示交流活動中,該校馮峻峰同學獲得中國少年科學院頒發的物理科學實驗金質獎章,劉茁同學獲得物理科學實驗銀質獎章。

楊柳同學的小發明“捲筒紙取芯器”獲全國第六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金獎(重慶唯一),並獲得第六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2014年9月,在第31屆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高三學生唐楚哲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進入物理奧賽冬令營,代表重慶參加全國決賽。

2015年10月,在第十四屆全國創新英語大賽中,該校李松林同學獲全國一等獎,黃紫陌、馬姣姣、陳香淩、李誼同學獲西南賽區一等獎,高小嵐、余靜、李陽傑、李沛洋獲西南賽區二等獎,李柯燃、劉惜菡、張聚霄、王絲絹逸獲西南賽區三等獎。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簡稱“西南大學附中”或“西大附中”,是西南大學的教育實驗基地,是教育部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區域)合作體成員;1978年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 2001年被列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原名“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更名為“北碚二中”;1952年,更名為“西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85年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1年,更名為“西南大學附屬中學”。2015年7月,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下劃重慶市北碚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資訊顯示,學校本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設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共有95個教學班,在職教師208名,在校生5300余名。

2016年高考,學校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6人;理科600分以上316人,占理科參考人數45%。2016年參考統招生500人,統招學生理科裸分重本率97.64%;文科裸分重本率91.67%;按學校全部參考人數計,理科裸分重本率超過89%(不含保送、國外學校錄取),文科重本率超過86%(不含保送、國外學校錄取)。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位於重慶市江北區,是原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首批重點中學,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強中學,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學校,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資格學校。

學校創建於1949年3月,其前身是由柯黃、肖依默等人組成董事會,在江北香國寺(現鯉魚池)選址,開辦的私立新聲中學。1952年11月,新聲中學更名為重慶市第十八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改名為“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資訊顯示,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共有觀音橋校區和鐵山坪校區兩個校區,觀音橋校區毗鄰觀音橋商圈,占地54畝;鐵山坪校區位於鐵山坪森林公園入口處(女職中公車站旁),占地300畝;共有班級112個(含國際班),學生6000余人,有教職工415人。學校對兩個校區實行“六統一”的一體化管理。

截至2016年,學校共培養了3名省級高考狀元(1982年學校一學生獲四川省高考文科狀元,1994年學校一學生獲四川省高考理科狀元,2006年學校一學生獲重慶市高考理科狀元),1名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得主,1名重慶市中考狀元。

2015年,7名同學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二等獎,12名同學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二等獎,葉奕杉、張楸等4位同學參加第十七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分獲國家級特等獎、省級特等獎和一等獎。

重慶外國語學校

重慶外國語學校(Chongq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又名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重外”,1981年,被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7年,被列為重慶市教委首批辦好的直屬重點中學之一;2001年被國家教育部指定為20%高三學生享有保送資格的全國十三所學校之一。

學校于1963年創辦時定名“重慶外國語學校”。1965年,學校增掛“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校名。

2015年7月,學校下劃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委員會管理。

重慶外國語學校占地面積78畝,共有學生9600余人,設普高班和國際班。學校擁有教職工72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2人,特級教師10人。

2016年高考,學校共有學生586人,309名學生被國內外名牌大學提前錄取;參加高考人數277人(文科134人,理科143人)。其中,理科700分以上(含加分)1人,600分以上69人,重本率81.8%;文科600分以上57人,重本率76.9%;文理科實驗班重本率100%。

重慶實驗中學

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原重慶市巴縣中學),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是原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重慶直轄後首批重點中學,全國科技教育特色學校。2016年1月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創建於1907年,其名巴縣預備中學堂,2011年11月22日,經市教委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重慶市實驗中學校。

據2012年4月學校官網發佈的資料顯示,學校占地100000多平方米,在校師生6000餘人,其中高中部(重慶市實驗中學校)、初中部(重慶市巴南區全善學校),教職工400余人。

2016年高考:該校重本裸分上線人數504人,首次突破500人,上線率40.5﹪;二本裸分上線人數1001人,首次突破1000人,上線率80.7﹪。3同學分別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自主招生加分。1同學以698分(裸分)獲巴南區理科總分第一,數學(150分)獲重慶市單科第一;2同學以617分(裸分)並列巴南區文科總分第一。全區文科前10名,該校9人;理科前20名,該校18人。600分以上111人,其中文科6人,理科105人。該屆兩個“雛鷹班”上重點本科線113人,班級平均分618分。

2013年,在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該校高2013級學生駱鵬、熊銘傑獲國家二等獎,趙曉勝、楊韻西、陳巧雲、陳映宇、何樂為、李宜、劉爽、吳宇、於友穇、周傑、伍河霖、盧于翰、馬暉、楊天思獲國家三等獎。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資訊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簡稱NOC活動)決賽中,該校高中趙潘林同學的“智慧穿戴式塔吊控制系統”和來自初中梅傲寒同學的“智慧感應式停車取卡系統”分別獲得高初中組“技術發明創新”專案一等獎。

江津中學

重慶市江津中學校(Jiangjin Middle School of Chongqing City)位於長江之濱,鼎山之麓,是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

學校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953年下期,四川省政府、省教廳確定學校為省重點中學;1997年重慶直轄,學校更名為重慶市江津中學校;1999年學校被確定為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1998開始重慶市示範性高中建設,2003年通過重慶市示範性高中驗收。

截至2012年,該校占地面積14.6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78萬平方米;有教職工440人;開辦有10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70個班),學生7200余人。

2015年高考,該校本科上線人數達1492人,本科上線率連續三年達到90%。其中重點本科上線916人,加藝體等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共計972人,重點本科上線率高達57%;空軍飛行員8人通過定選,4人重本上線。

2014年8月3日-4日,全國“科技 人文 生活”創新作文大賽總決賽在北京大學舉行,該校學生杜鋆峰獲得一等獎,王潔鈺獲得二等獎。

2013年8月,高2015級23班學生鄒馨毅獲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總決賽二等獎,獲高考加分和北大、中國人大等33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加分。

小編邀您閱讀:

1.北京最牛的10所高中

2.安徽最牛的10所高中

3.江蘇最牛的10所高中

4.學生寫的階段總結讓我好尷尬

5.毛坦廠中學的孩子並不都是只會死讀書

6.你不得不佩服毛坦廠中學的管理

7.考研的同學注意了,千萬別選這5所院校專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