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資治通鑒劉備托孤——攻心為上

劉備臨終托孤時與諸葛亮的一番對話, 彼認為是明君忠臣肝膽相照的典範感動得不少後人熱淚盈眶。 但劉玄德此時有沒有攻心為上, 欲擒故縱的心態呢?

諸葛亮真要取代弱智的阿斗, 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一件小事, 何須有勞主公劉備臨終拱手相送呢?劉備自知大限將至, 將來一切都是未定之數, 其時百感交集, 可謂“烏之將死, 其鳴也哀;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 善於知人的劉備當然看得到諸葛亮可堪重托, 但同時也不會看不到寶貝兒子是個草包, 不堪托人。 此際托孤, 不過是心存僥倖, 寄希望于萬一罷了。

諸葛亮受中于危難之時, 從此, 忠貞不二,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從封建倫理上講, 無可指責, 堪稱忠臣賢相。 但從天下統一的大業和蜀地百姓的未來考慮, 為這個弱智主子奔走終生難道是明智之舉嗎?賢明卓絕如諸葛亮, 到死也沒能衝破封建愚忠的束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