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沫若的文章曾遭毛主席當頭棒喝,你怎麼看

郭沫若在1943年中至1945年專門研究先秦諸子的思想學說之後, 發表了一系列論文, 後來集為《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 內容包括《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莊子的批判》、《荀子的批判》、《名辯思潮的批判》、《前期法家的批判》、《韓非子的批判》、《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等等。

《十批判書》中“稱讚孔子是順應著當時的社會變革的潮流的”等等觀點, 在歷史、哲學等學術界引起了熱烈反響和爭鳴。

郭沫若的這些觀點, 毛主席並不贊同, 還專門寫了一首《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的詩對郭老的觀點進行了批評。 詩的原文如下:

勸君少罵秦始皇, 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龍魂死業猶在, 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 莫從子厚返文王。

詩的意思是: 郭沫若同志, 請你少罵罵秦始皇吧。 焚書坑儒這事兒是對是錯,

要認真地研究和探索, 不要急著下結論。 秦始皇雖已作古, 但他的功業一直影響著後世。 孔儒之說, 雖然名氣很大, 流傳甚廣, 但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猶如谷秕穀糠, 沒什麼價值。 歷代都有學習借鑒秦朝的政策法令, 你寫的《十批判書》, 實在不是什麼好文章。 你要好好把唐朝柳宗元的《封建論》讀熟讀透, 不要再從柳宗元《封建論》稱頌的秦朝郡縣制和法治的觀點上, 又倒退到周文王的分封制和禮治的糟粕上去。

全詩雖然僅僅八句, 但包羅萬象, 立意極其高遠, 時空背景廣闊, 內涵極其豐富,是詠史的上乘之作。 毛主席借此詩批評離沫若, 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 在當時觸動了一些高層, 引起了高層的震動。

“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
在封建社會前期有建樹的, 都是法家。 這些人主張法制, 犯了法就殺頭, 主張厚今薄古。 儒家滿口仁義道德, 一肚子男盜女娼, 主張厚古薄今, 開倒車的。 ” —毛澤東

毛澤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 是關於砸碎一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的政治家, 是強調厚今薄古、思想更傾向于法家的領導人。 但是他又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雖然經常說些批判儒家的話, 但對積極的儒家觀點, 也是贊許。 畢竟他是一個政治家。 寫此詩時, 毛澤東80歲。

史上最悲壯的斷頭詩大全, 一位元共和國元帥的作品也在其中

他才是玩對聯的祖宗, 唐伯虎跟他比, 差得不止一點點

把美得心碎的詩詞譯得這樣好, 也是沒誰了, 逆天進行時(二)

把美得心碎的詩詞譯得這樣好, 也是沒誰了, 逆天進行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