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版“權利的遊戲” 西晉末年的大動亂

美劇《權利的遊戲》在播出後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其中列王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讓人膽寒, 很多人都為了“權利”二字喪命。 而在中國千年的封建歷史上,

這樣的場景並不鮮見, 比如發生在西晉末年的這場“八王之亂”, 眾多諸侯藩王輪番上陣, 最終卻都落得身死的下場, 沒有一個勝利者。

西晉的建立可謂是相當順利, 曹魏末年, 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 自己當了皇帝, 兵不血刃的就竊取了曹魏政權。 不過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正是因為司馬炎以權臣身份篡位自立, 後來西晉的藩王叛亂也就不可避免。

司馬炎

在司馬炎看來, 司馬氏能夠取代曹氏, 掌控國家,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王室自身的實力太弱。 當時, 曹魏朝廷為了防止諸侯叛亂, 對於諸侯的權利限制非常嚴格, 這也就導致了皇室在遇到危險時, 並沒有人來幫助他。 就好像司馬氏專權, 架空了魏王的權利, 但是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司馬氏。

有鑒於這樣的情況, 司馬炎在登上皇位之後, 就將權力下放, 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 希望這些諸侯能夠成為地方上維護皇室的力量。 其實, 通過瞭解歷史我們可以知道, 那些持續時間較長的大一統朝代,

都不會採取這種分封制。 所以說, 司馬炎的這個決定也就為後來的動亂埋下了伏筆。

雖然司馬炎曾經為了維護西晉的延續採取了很多措施, 不過諷刺的是, 西晉滅亡的開端依然是權臣亂政。 290年晉武帝去世, 晉惠帝繼位, 外戚楊駿輔政, 就是這個楊駿引發了“八王之亂”。 楊駿本身非常平庸, 但是野心卻很大, 他當上輔政大臣之後, 就開始大肆培養自己的黨羽。 不過, 其他擁有權力的諸侯可不是吃素的的, 自然不會眼看著一個外人把持朝政, 所以就開始了所謂的“清君側”。

八王勢力分佈

楊駿很快就被殺死, 權利再次易主, 不過確是落到楚王手中, 並沒有重歸晉惠帝。 好嘛, 這樣一來, 藩王當政, 其他的各路諸侯就不幹了, 大家地位一樣, 憑什麼你能當政呢?所以其他的諸侯也就開始了相互爭鬥。 在這場動亂中, 眾多諸侯輪番上陣, 權利幾經易主, 不過最終參戰的諸王相繼敗亡, 西晉王朝也在之後很快被內遷的諸民族起兵推翻。

“八王之亂”不僅將西晉推向了覆滅的深淵,

更讓中國進入了長達273年的大分裂時代, 可謂是影響深遠。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