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秀當為天子,史上最神奇的預言

中國古代的歷史, 有一種獨有的預言叫做讖(chèn)語, 讖語其實在中國每個時代都有, 比如秦朝的“亡秦者, 胡也!”, 隋朝的“李氏當為天子”, 唐朝的“唐三代後, 有女主武王”, 諸如此類, 數不勝數, 那為什麼我要說“劉秀當為天子”這句是最神奇的呢?

劉秀

很多讖語, 其實都是出於需要杜撰的, 比如我們學習過的“大楚興陳勝王”之類, 不傻的人都能發現是假的, 可是, 在所有比較有爭議的讖語裡面, 幾乎是沒有指名道姓的, 當然, 像陳勝這樣的例外, 畢竟第二天就要造反了, 說的太隱晦, 大家要是沒明白, 或者誤解了豈不是要歇菜。

可是這道讖語裡面, 就指名道姓的說, 這個天子, 就叫劉秀, 那麼問題來了, 這是劉秀自己搞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因為劉秀還在老家種田的時候, 這道讖語幾乎已經是天下皆知了, 有史料為證。

劉歆

新朝末年, 有個叫劉歆(xīn)的人, 正兒八經的皇室宗親, 當然這沒什麼好自豪的, 劉秀也是皇室宗親, 而且那個時候皇室宗親日子都不太好過, 基本天天都是提心吊膽的, 畢竟老王篡了老劉家的皇位, 雖然勉強可以說是和平政變, 但是該堤防的還是得堤防。

這劉歆在文學上的地位可不簡單, 既是文學家,

還是天文學家, 號稱是五百年一出的大學者, 但是他一家就出了倆, 他爹死後, 他就是天下公認的第一大學者, 他爹是誰?大儒劉向是也, 我們以前學過的《戰國策》, 就是他組織編撰的。

要說這人, 有才能的真不一定人品好, 讀聖賢書的學者也不例外, 劉歆好歹也是姓劉, 王莽篡位後, 其他姓劉的, 就算不想著復興, 最起碼辭官歸隱很正常吧, 就算不抵抗, 好歹也有點底線吧, 可是這位大學者不是這樣, 可以說王莽篡位後, 穩定朝局出力最大的人就是他, 因為他當世第一大學者的身份, 又加上是搞天文研究的, 硬是要睜眼說瞎話, 說王莽是天命, 高祖劉邦給他傳的位。

不過這位老兄腦子有點不好使, 既然已經當了叛徒, 又不老實,

還很高調, 在很久之前, 就已經有一道天下皆知的讖語:“劉秀當為天子”。 於是, 他改名叫劉秀, 還真覺得自己能當皇帝, 人家王莽又不傻, 又不聾, 你這意圖也太赤裸裸了吧, 在人家眼皮底下就敢這樣, 後來就被王莽殺了(他是真的策劃謀反了, 不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誅殺的)。

這段歷史裡面, 劉歆改名的時間是有爭議的, 有人說是為了避皇帝的名晦, 也有人說是很早以前改的名, 這些都不是我們今天談論的重點, 這是用這段史實說明一件事, 的的確確存在“劉秀當為天子”這道讖語, 而且這道讖語肯定不是劉秀為了造反自己編的。

那麼劉秀是不是剛好就碰巧對上了呢?如果沒有後面的一系列神奇的事情發生, 我也認為只是碰巧,

但是當無數個巧合在一起發生, 我不得不相信, 有些人就是天命所歸!

言歸正傳, 我們來說神奇的劉秀和這道神奇的讖語。 毛太祖稱劉秀是最會用人“最有學問, 最會打仗, 最會用人”!劉秀其實最初不善言辭, 給親戚朋友的感覺就是個書呆子, 甚至是農民(劉秀是太學生, 在家的時候專心種田, 並且拉倒外面去賣, 賺了挺多錢!)。 可是昆陽一戰, 名動天下, 這和我們知道的任何一場以多勝少的戰役都不一樣, 因為這場勝利沒有絲毫的科學邏輯, 完全無法用理性來分析。

昆陽之戰

昆陽城內,八千守軍,已經被新朝大軍圍困多時,早已經彈盡糧絕了,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放棄治療了,不是想著投降,就是想著自殺,劉秀不這麼想,做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我們贏了呢,於是大家商量對策,得出來唯一結論就是——搬救兵。問題這也不實際啊,外面四十多萬人,圍個水泄不通怎麼出去搬救兵,就是搬救兵,能搬多少,人家可是四十二萬啊,而且地方統帥是什麼人,王邑啊,王莽的親弟弟,曾率軍鎮壓瞿義、劉崇等西漢舊勢力的反叛,為王莽建立新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時毫無爭議的一代軍神。

劉秀說:“試試吧,如果我真的是主角,應該不會死,有誰要和我一起去送死的,額...搬救兵的!”

還真別說,真有人不怕死,不過人也不多,十二個人,加上劉秀就是十三個人,這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昆陽十三騎。

於是,一幕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十三人騎著馬沖出去了,居然沒死一個人,不愧是被廣大網友稱之為位面之子的男人。如果你覺得這件事很神奇,先別急,還有更神奇的事情要發生。

劉秀出去借兵,可是這時候哪有誰願意借兵,人家可是四十二萬呐,去了還不是送死,沒辦法,劉秀十三人只好分散開來,在好幾個城市自己招人,辛辛苦苦招了三千人,這三千人沒有經過配合訓練,可以說完全是臨時拼湊的。

可是,劉秀就是帶著這樣的三千人,在昆陽城外遊蕩,殺了不知道多少個七進七出,愣是沒死多少人,卻把新朝四十二萬大軍打的心膽俱寒,並且劉秀最終看準時機,一戰定乾坤,三千雜牌軍正面作戰,碾壓了新朝四十二萬正規軍,並且,是新朝軍神帶領下的四十二萬大軍。

昆陽之戰

昆陽一站,天下震動,各地豪強紛紛誅殺當地的新朝官吏,並且宣佈用漢朝的年號,不承認新朝統治。

故事到這裡,後面的似乎應該是一路高歌猛進,收拾舊山河,然後當皇帝的,不不不,這只是開始!

劉秀要當皇帝,最大的阻礙是誰?王莽?劉玄?綠林赤眉?昆陽之戰前可能是,昆陽之戰後就不是了,而是他的大哥劉縯(yǎn字伯升,縯字不好打,下面我們稱他為劉伯升)。

劉伯升何許人也,劉氏宗族和南陽豪傑的總瓢把子,起義軍的發起人,為人豪爽大氣,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在準備造反了,他準備造反不像別人一樣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的收容逃犯,公然招兵買馬十幾年,也從來不避諱在公開場合,當然他肯定不說自己是造反,說是複國,雖然劉氏家族的長輩們不太喜歡他這樣說,但是也沒辦法,作為南陽的黑社會老大,劉氏家族還得靠他罩著,劉伯升在年輕一代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更始帝劉玄,小時候只是他的出氣筒,經常被揍得很慘,所以更始帝一看到劉老大就怕,本來劉伯升是皇帝的不二人員,可是被綠林軍擺了一道,趁他外出作戰的時候,隨便找了一個好欺負,容易控制的劉氏族人當了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劉玄,劉伯升和他的小弟們當然不服氣,但是天下未定,內訌也不好,劉伯升就想著,反正只是個傀儡,等以後滅了王莽,在收拾你們。

劉縯

昆陽一站,劉秀完美大勝,人們自然而然的想起來那道讖語——“劉秀當為天子!”,劉伯升也在宛城打了大勝仗(當然和劉秀一比,就黯然失色了),於是綠林軍大領導朱鮪就很緊張。

“這樣下去不行啊,這哥倆這麼厲害,以後還怎麼混”。軍中最崇拜戰神,如果這樣下去,他在軍中完全就沒地位了,於是就竄通李軼要殺了劉伯升,劉伯升其實是知道朱鮪要對付自己,可是他也信了“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還活著,劉秀就不可能當皇帝,所以與其說是朱鮪李軼謀殺了劉伯升,不如說是劉伯升自己選擇了死這條路。

劉伯升死後,劉秀當皇帝最大的障礙已經沒有了,後面劉秀的變現完全可以稱得上演帝,回去後,絲毫不為大哥傷心,也不為大哥辦葬禮,使得劉玄放鬆了警惕,其實劉玄自己也很內疚,他清楚自己幾斤幾兩,這個皇帝本來就是撿來的,所以後面他也在朱鮪面前袒護了劉秀,沒有殺劉秀,不過沒有再給劉秀一兵一馬。

更始帝劉玄

但是天命之人,是沒有什麼可以再阻礙他了,劉秀聽從他人的勸告,經過一番謀劃,討了一個去河北招兵的任務,當然,只是他一個人,沒有給他任何兵馬,他就這樣隻身離開,走的時候,有幾個崇拜劉秀的粉絲,跟著他一起走了。

當猛虎一旦回歸山林,他就是王,哪怕就他一個人,更何況他還是劉秀,天下無人不知昆陽之戰,無人不知“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雖然之後也是驚心動魄,但是誰讓他是天命之人呢?該是他的,始終就是他的!

昆陽之戰

昆陽城內,八千守軍,已經被新朝大軍圍困多時,早已經彈盡糧絕了,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放棄治療了,不是想著投降,就是想著自殺,劉秀不這麼想,做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我們贏了呢,於是大家商量對策,得出來唯一結論就是——搬救兵。問題這也不實際啊,外面四十多萬人,圍個水泄不通怎麼出去搬救兵,就是搬救兵,能搬多少,人家可是四十二萬啊,而且地方統帥是什麼人,王邑啊,王莽的親弟弟,曾率軍鎮壓瞿義、劉崇等西漢舊勢力的反叛,為王莽建立新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時毫無爭議的一代軍神。

劉秀說:“試試吧,如果我真的是主角,應該不會死,有誰要和我一起去送死的,額...搬救兵的!”

還真別說,真有人不怕死,不過人也不多,十二個人,加上劉秀就是十三個人,這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昆陽十三騎。

於是,一幕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十三人騎著馬沖出去了,居然沒死一個人,不愧是被廣大網友稱之為位面之子的男人。如果你覺得這件事很神奇,先別急,還有更神奇的事情要發生。

劉秀出去借兵,可是這時候哪有誰願意借兵,人家可是四十二萬呐,去了還不是送死,沒辦法,劉秀十三人只好分散開來,在好幾個城市自己招人,辛辛苦苦招了三千人,這三千人沒有經過配合訓練,可以說完全是臨時拼湊的。

可是,劉秀就是帶著這樣的三千人,在昆陽城外遊蕩,殺了不知道多少個七進七出,愣是沒死多少人,卻把新朝四十二萬大軍打的心膽俱寒,並且劉秀最終看準時機,一戰定乾坤,三千雜牌軍正面作戰,碾壓了新朝四十二萬正規軍,並且,是新朝軍神帶領下的四十二萬大軍。

昆陽之戰

昆陽一站,天下震動,各地豪強紛紛誅殺當地的新朝官吏,並且宣佈用漢朝的年號,不承認新朝統治。

故事到這裡,後面的似乎應該是一路高歌猛進,收拾舊山河,然後當皇帝的,不不不,這只是開始!

劉秀要當皇帝,最大的阻礙是誰?王莽?劉玄?綠林赤眉?昆陽之戰前可能是,昆陽之戰後就不是了,而是他的大哥劉縯(yǎn字伯升,縯字不好打,下面我們稱他為劉伯升)。

劉伯升何許人也,劉氏宗族和南陽豪傑的總瓢把子,起義軍的發起人,為人豪爽大氣,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在準備造反了,他準備造反不像別人一樣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的收容逃犯,公然招兵買馬十幾年,也從來不避諱在公開場合,當然他肯定不說自己是造反,說是複國,雖然劉氏家族的長輩們不太喜歡他這樣說,但是也沒辦法,作為南陽的黑社會老大,劉氏家族還得靠他罩著,劉伯升在年輕一代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更始帝劉玄,小時候只是他的出氣筒,經常被揍得很慘,所以更始帝一看到劉老大就怕,本來劉伯升是皇帝的不二人員,可是被綠林軍擺了一道,趁他外出作戰的時候,隨便找了一個好欺負,容易控制的劉氏族人當了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劉玄,劉伯升和他的小弟們當然不服氣,但是天下未定,內訌也不好,劉伯升就想著,反正只是個傀儡,等以後滅了王莽,在收拾你們。

劉縯

昆陽一站,劉秀完美大勝,人們自然而然的想起來那道讖語——“劉秀當為天子!”,劉伯升也在宛城打了大勝仗(當然和劉秀一比,就黯然失色了),於是綠林軍大領導朱鮪就很緊張。

“這樣下去不行啊,這哥倆這麼厲害,以後還怎麼混”。軍中最崇拜戰神,如果這樣下去,他在軍中完全就沒地位了,於是就竄通李軼要殺了劉伯升,劉伯升其實是知道朱鮪要對付自己,可是他也信了“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還活著,劉秀就不可能當皇帝,所以與其說是朱鮪李軼謀殺了劉伯升,不如說是劉伯升自己選擇了死這條路。

劉伯升死後,劉秀當皇帝最大的障礙已經沒有了,後面劉秀的變現完全可以稱得上演帝,回去後,絲毫不為大哥傷心,也不為大哥辦葬禮,使得劉玄放鬆了警惕,其實劉玄自己也很內疚,他清楚自己幾斤幾兩,這個皇帝本來就是撿來的,所以後面他也在朱鮪面前袒護了劉秀,沒有殺劉秀,不過沒有再給劉秀一兵一馬。

更始帝劉玄

但是天命之人,是沒有什麼可以再阻礙他了,劉秀聽從他人的勸告,經過一番謀劃,討了一個去河北招兵的任務,當然,只是他一個人,沒有給他任何兵馬,他就這樣隻身離開,走的時候,有幾個崇拜劉秀的粉絲,跟著他一起走了。

當猛虎一旦回歸山林,他就是王,哪怕就他一個人,更何況他還是劉秀,天下無人不知昆陽之戰,無人不知“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雖然之後也是驚心動魄,但是誰讓他是天命之人呢?該是他的,始終就是他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