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安石跟司馬遷,誰更有神跡?

司馬光, 王安石, 一個舊黨, 一個新黨, 爭來鬥去, 宋朝反正也亡了。 作為名人, 尤其是大名人, 年少年輕時總有些軼事。 今要說的是, 就是這兩個出生差兩年(司馬光西元1019年, 王安石, 1021年)、駕鶴卻同年(1086年)的北宋名臣的事。

兩人父親皆是官員。 司馬光父親司馬池, 天章閣待制;王安石父親王益, 都官員外郎。

司馬光愛讀書。 七歲時, 就像成人一樣聽人講《左氏春秋》, 很是喜愛。 回家之後, 便跟家人複述, 能講也大概內容。 這已經很不容易啦, 本來是大人們聽的課嘛。 估計是家裡人趁機表揚了幾句, 他從此讀書手不釋卷, 不知饑渴寒暑,

比起 “春天不是讀書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多蚊子冬多雪, 卷起鋪蓋等明年”的人, 不知勤奮多少。

可王安石也不差啊。 少時即好讀書, 一過目就是終身不忘。 雖然他讀書沒司馬光那麼多細節描繪。 但說起來, 兩人算是不相上下。

接下來, 就到司馬光最廣為人知的大事了,

司馬光砸缸見義勇為救出落水小朋友。 事情傳出來, 開封洛陽的人將此事畫成圖傳閱, 可見大家對其處變不驚聰慧過人的羡慕了。

王安石運氣不乍地, 沒碰上這種能讓人爆紅的大事。 但他文章寫得又快又好啊。 連歐陽修看了都讚不絕口呢!

兩人特立獨行的修改還很相似。

司馬光中了進士之後參加喜宴。 因平素不愛奢靡, 所以不打算把花戴到帽子上, 人家說, 這是皇帝賜的啊, 怎能不戴?沒辦法, 才戴了。

而王安石, 按那時的舊制, 在一個地方任官滿後, 可寫文章要求進行館職——也就是讀書整書寫書之地——後來的翰林院——的職務。 別人都這麼幹, 他卻不如此。

這還只是宋史第一段中, 兩人類似之處, 卻已能看出, 他倆有點既生瑜何生亮的意味。 不過, 王安石因為沒有流傳千古的救人行動, 所以顯得還差那麼點神氣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