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二戰”時期的德軍建制中不存在女性:火線,讓女人走開!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國誕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強悍的德國軍隊歷來都是男人的世界。 但是, 這個歷史到了第三帝國時期被改寫了。

1935年5月頒佈的納粹德國“國防法”規定:“每個德國的男人都有義務服兵役。 每個德國男人和女人在戰時均有超越兵役為國服務的義務。 ”這表明準備打仗的德國要給戰時的兵源補充給出法律依據。 但是並沒有指出“女人超出兵役”義務的具體形式。

具有“一戰”經驗的希特勒深知的一點是, 以德國男子的數量規模根本不可能勝任一場稱霸歐洲和東擴疆土的大戰。 一旦開戰, 德國一方面要在兵源上傾全國男丁之力, 為此, 凡女性勝任的非作戰類軍中崗位, 應由女性佔據, 藉以騰出更多的男子用於前線作戰。

1939年之後, 隨著波蘭戰役的爆發, 德國女性介入戰爭的形式終於得以明確:符合條件的女性將以“國防軍女助手”的身份介入非前線的軍隊工作。

自始至終, 在“二戰”時期的德軍建制中不存在女性, 女人在軍中的身份只是協助者, 沒有軍職和軍銜, 也不佩帶武器。 而且這些女性協助者基本上只在自願者中間徵召。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 應徵成為“國防軍女助手”的德國婦女達50萬人。

戰爭結束後, 這批帶著傳奇色彩的女人們像沙中覆水一樣迅速從現實中蒸發了。 她們不寫書, 不集會, 無組織, 也無聲響, 眾多和“二戰”有關的史書和文學作品中也很少提及這一批人。

1943年2月18日, 德國宣佈進入全面戰爭, 全部社會活動、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個目標, 那就是戰爭!為了填補前線的兵源損失, 本土防空部隊的軍人大多被調去加強前線的步兵師, 結果就空出了大量可以由婦女和學生替代的崗位。

二戰期間, 德國和蘇聯都曾大規模地徵召婦女參加軍隊工作。 蘇聯徵召了80萬, 德國徵召了50萬。 蘇、德兩國婦女在參戰形式上有很大的區別。

俄國的參戰婦女是真正的軍人。 除了常規的醫療和通訊工作外, 她們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樣當狙擊手、偵察員、坦克兵甚至幹飛行員。 而在德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女兵。 直到戰爭的最後關頭, 德國也沒有派女性去最前線廝殺。 這是一條底線, 也是西歐各國的傳統:火線作戰部隊只能由男性組成。

所以,

在二戰中蘇聯女兵有很大死傷, 而德國方面的參戰婦女損失很小。

根據統計材料, 到1944年10月, 德國的女人共承擔了350個探照燈連的任務, 到1945年3月(也就是德國投降前一個多月), 直接介入軍事活動的婦女達到了50萬人, 差不多占德國剩餘總兵力的20%!不過, 官方從來不把這些人視為正規軍的軍人, 而稱是國防軍女助手。 她們分佈在防空、通訊、裝備維護等領域。

但這並不說明納粹沒有打過讓女性上一線作戰的主意。1945年初,帝國青年局的局長阿克斯曼打算向納粹的党辦主任鮑曼提出成立女兵作戰營的建議,為此他來徵求尤塔的意見。尤塔說:絕對不可以,如果我們的戰爭打到了寄希望于婦女來拯救我們的程度,這種戰爭無論如何都不再有意義。女人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講就不適於扛槍打仗。尤塔這一句話救了很多女人。

希特勒自殺以後,接任他職位的海軍將軍鄧尼茨(他應該說是德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國家領導人)立即在盧貝克宣佈投降。投降的命令一下,這一群國防軍女助手立即就被遣散回家了。

但這並不說明納粹沒有打過讓女性上一線作戰的主意。1945年初,帝國青年局的局長阿克斯曼打算向納粹的党辦主任鮑曼提出成立女兵作戰營的建議,為此他來徵求尤塔的意見。尤塔說:絕對不可以,如果我們的戰爭打到了寄希望于婦女來拯救我們的程度,這種戰爭無論如何都不再有意義。女人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講就不適於扛槍打仗。尤塔這一句話救了很多女人。

希特勒自殺以後,接任他職位的海軍將軍鄧尼茨(他應該說是德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國家領導人)立即在盧貝克宣佈投降。投降的命令一下,這一群國防軍女助手立即就被遣散回家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