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百思不得解,一代戰神翼王石達開怎麼就過不了大渡河呢?

石達開, 生於1831年, 從小也習文練武兩不誤, 俠肝義膽, 樂善好施。 他十九歲就帶著四千多人在金田發動起義, 被洪秀全封為左軍主將。

1851年太平天國成立, 石達開被封為了“翼王五千歲”。 期間他帶著太平軍在各省與清妖酣戰, 戰功赫赫, 憑藉他與生俱來的軍事才華和聰明才智, 多次救太平軍於水深火熱之中, 清軍懼稱成為“石敢當”。

然而, 天京事變使得石達開不得已回京救援, 西征也就此結束。 加之韋昌輝的誣陷, 石達開帶著軍隊負氣出走, 在大渡河被清軍圍困, 麾下全部陣亡, 他也被生俘。 1863年6月, 翼王五千歲石達開被曾國藩淩遲處死。

作為從無敗績的戰神, 太平天國的柱國之臣, 翼王五千歲石達開為何就過不了大渡河呢?

一是石達開戰術指揮失誤。 由於對清軍的極端蔑視和對自己的過度自信, 石達開沒有及時搶佔鐵索橋, 往西北方向奪取瀘定, 也沒有趁大渡河北岸沒有清兵時迅速渡河, 貽誤了戰機, 給清軍調動大軍圍困提供了時間, 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二是太平天國靠拜上帝教維繫人心, 但“天京事變”後這種信仰已經動搖。  安順場距離瀘定橋160公里, 崎嶇的山路盤繞在山腰間, 一邊是懸崖峭壁, 一邊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 行走十分困難。 石達開不能用新的思想凝聚官兵意志, 因而士氣低落, 內部矛盾重重, 部隊失去了超越極限的拼搏精神, 雖處死地而不得生。

三是沒有和當地彝族處理好關係。 兵民是勝利之本。 當年石達開覆滅於大渡河,

這與他沒有得到民眾的支持有極大關係。 太平軍唯上帝馬首是瞻, 天京事變後, 信念崩塌, 遇到少數民族太平軍也沒有耐心宣揚思想, 更何況自己也不信了, 沒少與彝族發生衝突, 故而導致穿越彝民區時間被大大拖延, 使清軍得到喘息的時間。

四是當時滿清已統治近兩百多年,

民間以清朝為正統, 豪紳地主不願意幫太平軍, 加之清政府的抹黑性宣傳, 百姓也對太平軍將信將疑, 事變後太平軍人心不齊, 士氣低落, 這才讓大渡河最終成為“翼王悲劇地, 紅軍勝利場”。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焦點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