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煩躁不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夜間啼哭可能患上了腳氣病

如果寶寶精神煩躁不安, 常有乏力、食欲不振、嘔吐。 或腹瀉等症狀, 生長發育遲緩, 那麼父母要當心, 寶寶有可能是患上了腳氣病。 或許父母會驚訝, 這麼小的寶寶, 怎麼會有腳氣呢?而且症狀也不對啊?

其實, 腳氣病和我們常說的“腳氣”, 也就是腳蘚可不是一回事。

缺乏維生素B1的寶寶容易患腳氣病

嬰兒腳氣病, 又被稱為維生素B1缺乏症, 是體內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一種營養不良性疾病。 該病的發生主要與餵養不當有關。 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迅速的階段, 體內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 對維生素B1的需要量也要高於成年人。 倘若寶寶不能及時從母乳或膳食中得到足夠的維生素B1補充, 就會患上腳氣病。

嬰兒腳氣病多發生於1歲以內, 主要以消化系統症狀為主, 如噁心、嘔吐、厭食, 常伴有腹痛、輕度腹瀉或便秘、腹脹等。 病情加重時, 可出現煩躁不安、夜間啼哭、聲音嘶啞、嗜睡、眼瞼下垂等現象。 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專家說嬰兒更需維生素B1

江西省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專家鐘建民指出, 嬰兒正處在生長發育迅速的階段, 體內新陳代謝十分旺盛, 對維生素B1的需要量高於成年人, 每天需要維生素B1l~2毫克。 母乳餵養嬰兒,

其母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多少與乳母日常膳食有密切關係。 一般來講, 每100毫升母乳中, 維生素B1約含16微克, 如果母親膳食中維生素B1不足(每日需攝入3~4毫克), 則乳汁中含量更少。

寶寶飲食不宜太精細

維生素B1多儲存於穀物的外皮中, 精米白麵在加工時已經去掉了幾乎所有的谷皮,

因此維生素B1的含量很少。 此外, 豆製品、豬肝、瘦肉、乳類、雞蛋、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是維生素B1的重要來源。 添加輔食後的寶寶可以適當地吃一些玉米、小米等相對比較容易消化的粗糧, 並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

此外, 維生素B1易溶于水, 並且遇堿易被破壞。 因此做飯時淘米的時間不宜過長, 煮的粥中也不宜加堿;蔬菜應洗後再切, 不要切後再洗, 以避免維生素B1的流失。 還要指出的是, 家庭中最好改變直接用生自來水煮飯的習慣, 因生自來水中含有一定的游離性餘氯, 會破壞穀物中的B族維生素, 尤其是維生素B1。 所以, 建議用開水煮飯(自來水在燒沸時氯氣會被蒸發掉), 這也是減少穀物中維生素B1丟失的一個好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