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廣州創建“慈善之城” 創新“慈善+互聯網”等模式

3月16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頒佈一周年之日, 當日上午, 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文明辦主辦的“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 創建全國‘慈善之城’”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

據悉, 廣州將推出24項創新舉措推動全國首個“慈善之城”的創建。 筆者從啟動儀式上瞭解到, 今年廣州將通過制定5項慈善政策法規、完善7個慈善活動平臺、實施6個慈善服務計畫、推出6種慈善文化標誌等共計24項措施, 進一步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 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創建“慈善之城”。

在啟動儀式上, 廣州市創建全國“慈善之城”聯盟成立,

首批成員單位超過140家, 涵蓋企業、慈善組織、行業協會商會、學校、媒體等。 另外, 儀式上還發佈了廣州“慈善之城”標識“善穗”、慈善之歌主題曲《善城廣州》等。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廣州開全國“慈善之城”創建之先河, 將為慈善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據瞭解, 廣州市有關部門先後出臺實施方案, 首次將全國“慈善之城”建設納入城市整體發展戰略, 目標是把廣州建設成為引領國內、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慈善之城”。 廣州市民政局負責人說, 廣州提出“深化羊城為民”行動、創建全國“慈善之城”, 主要得益于廣州慈善基礎扎實。

據介紹, 去年底, 中國慈善聯合會發佈第四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綜合排名, 廣州排在第四位。 去年《慈善法》頒佈後,

廣州首次提出以“人人慈善為人人”為理念, 打造“羊城慈善為民”行動系列, 通過搭建慈善活動平臺, 創新“慈善+體育”“慈善+文化”“慈善+消費”“慈善+互聯網”等模式, 進一步暢通慈善管道、激發公眾善心善行。

據不完全統計, 2016年廣州共有近1000萬人次參與各類慈善活動, 僅廣州市慈善會接收的捐贈款物就超過3.1億元。 另外, 在精准扶貧、扶老、濟困、助殘以及兒童救助等領域, 直接受益人群超過100萬人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