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超級晉商聶翁壹,設計“馬邑之圍”,點燃武帝和匈奴大戰的導火索

一、刀刃上的舞蹈

綠綢緞一樣的草原上, 聶翁壹帶領著他的運輸隊, 行走在匈奴部落聚居的地方。 “嘚嘚嘚”,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 一瞬間, 從草原深處, 冒出一支匈奴軍隊來。 這些人手持彎刀, 肆意地狂叫著, 揮舞著一件件戰利品, 得意地炫耀。 匈奴人靠近了, 團團圍住這夥兒人, 不停地呐喊、高呼。 聶翁壹急忙下車將馬韁繩死死拉住。 這時, 有個小頭目認出了聶翁壹, 高聲說道:“聶先生, 這次又要發財了吧?”聶翁壹在這條路線上已經奔走了很多年, 早已和這些人非常熟悉, 就拱手微笑著說:“還不是托您的福,

掙點小錢養家。 ”

頭目哈哈大笑:“聶掌櫃真會開玩笑, 你的大名誰人不知。 我們單于都經常提起你的大名呢。 祝你多多發財。 ”聶翁壹乘機拿出一嘟嚕玉石葡萄遞給頭目, 說:“您這是又去哪裡辛苦?”“嗨, 都是一幫饑民鬧的。 ”說話間, 他用手指一指身後拖拖拉拉捆綁著的漢族民眾。

只見這班人, 有年老的婦人, 早已頭髮花白, 步履蹣跚;年幼的小孩, 留著光頭、鼻孔下掛著一條清鼻涕;壯年漢子, 胸膛處還在淌著血, 衣衫被鞭子抽成了一道道的布條;一個婦人大著肚子, 手臂被繩子捆得發紫……匈奴兵有的挑著半隻羊, 有的將搶來的毯子披在身上。

聶翁壹乘頭目心情好, 便上前去賠個笑臉, 說:“我看這娘兒們還不錯, 要不給我留下吧。 ”說著指了指那懷孕婦女。 頭目擺擺手, 懷孕婦女從繩子上被解救下來, 眼神呆滯地望著聶翁壹。 匈奴頭目一個手勢, 匈奴兵們壓著一幫漢人, 朝著前方絕塵而去, 只留下頭目的一句話:“聶掌櫃的, 給我留一塊綢子。 我女人要做衣服……”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

聶翁壹趕緊讓夥計端來水, 遞給懷孕的婦女。 女人感激地痛哭流涕, 一個勁兒感謝恩人。 聶翁壹無奈地抬頭望著遠方, 暗暗咬了咬牙——總有一天, 我要讓這幫吃人的傢伙通通滾蛋!可眼下, 他還不得不帶著貨物去和匈奴人做生意, 賺取銀兩。 這種刀尖上的舞蹈, 讓他既屈辱又無奈。

二、時局變化

這些天, 馬邑城內來來往往的漢朝兵將逐漸多了起來。 把守城門的兵勇仔細檢查每一輛過往車輛和每一個可疑的人。 江湖上行走多年的聶翁壹敏銳地感覺到, 朝廷可能要加強邊疆的守護。 果不其然, 很快, 漢武帝劉徹就將李廣、程不識等著名將領調動到邊疆要塞負責鎮守城池。

這時候, 聶翁壹的腦海裡又浮現出匈奴人平日裡虐待和騷擾漢族民眾的種種情景。 很少有人知道, 儘管聶翁壹一直從匈奴部落賺取銀子, 但他骨子裡也非常痛恨這些人。

他忽然冒出一個想法:利用自己與匈奴人關係甚好的優勢, 為大漢朝打贏匈奴出力流汗。 由於聶翁壹與大行令王恢關係很好, 想到這個主意後, 他立刻就向王恢提出了這個建議。 聶翁壹說:“我和匈奴人這幾年做生意建立了不錯的關係, 如果能利用我的關係, 將他們騙入我大漢的領地裡予以殲滅, 可保我邊疆不再受侵擾。 ”王恢聽後, 擊掌稱好, 說:“我立刻將你的這個辦法寫個摺子, 上奏給朝廷,看來,是該給他們一點顏色看了。”

當然,聶翁壹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夾帶著一點私念,那就是為了免除或者減輕自己走私的罪責。在他寫這個建議書時,經過了一番深度思考。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主意拿定,哪怕為此付出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三、商討論證計畫

西元前133年,漢武帝得知商聶翁壹提出的建議:匈奴剛剛在兩年前與漢朝和親,此時應該缺乏防備。如果將足夠的誘惑給予他們,誘使匈奴深入侵掠,然後我們埋伏兵力,必定會大獲全勝。

漢武帝劉徹陷入了沉思:不戰,任由匈奴兵肆意所為,他這個青年皇帝確實難以咽下這口氣。如果開戰,最壞的結果是,以前的安定局面將不復存在……“白登之圍”之後,漢朝與匈奴締結和親盟約,還每年給匈奴大量財物。這種施以財物和拉近關係的做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匈奴不再侵犯大漢疆域。

漢武帝當政後,有心征服匈奴,但在召開廷議時,主和派總是佔據上風,因此才決定依舊沿用和親的政策。可隨著大漢經濟得以復蘇,國力漸漸強盛,繼續保持這種屈辱國策,是每個皇帝都不願意接受的。尤其是像劉徹這樣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更是難以接受。

於是漢武帝劉徹做出了一個決定:為洗刷曾祖父劉邦昔日的屈辱,他採用聶翁壹的建議,決定向匈奴開戰!

當然,既然決定要開戰,就必須籌畫得當,首戰就要取得勝利。而聶翁壹的“馬邑之謀”正好可以起到麻痹對方、一舉殲敵的作用,所以,聶翁壹被派到了歷史的最前沿,擔當點燃這次戰爭導火索的人。

四、設計騙匈奴

西元前133年,一天,聶翁壹騎快馬奔向了匈奴大營,直接拜見匈奴單于軍臣。此刻聽說老朋友聶翁壹前來拜訪,顯示出極大的熱情,好酒好菜招待聶翁壹。好酒過後聶翁壹哀歎的說:“我最近官司纏身,只怕是將來沒有機會孝敬單于您了,所以,特乘晚上來和單于告別。”

軍臣一聽,頗為疑惑,問:“誰敢動你聶掌櫃?”“大王有所不知。最近漢朝往邊關派出了好多守軍,還開始調查與你們做生意的這些商人的行動。我往日裡送了一些貨給單于,這不,他們開始揪著不放,說是等調查清楚了,要將我治罪呢。因此最近我愁眉不展。”軍臣單于說:“嗨,我當多大的事兒呢。這好辦,聶先生只管在我們這裡長期住下,我看誰敢來這裡抓你。”

聶翁壹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感激地說:“多謝大王的好意。不過單于有所不知。我一個人可以躲到你們這裡,可我的家人呢?即使我的家人能夠一起過來,我的親戚朋友呢?一旦我躲藏起來,這些朋友就要遭殃了。”軍臣單于說:“你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要不我幫你說和說和去?”聶翁壹將頭搖得像撥浪鼓,堅決反對,說:“本來就說你們與我走私的事情,只怕單于去說更說不清楚了。況且,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小事讓單于捲入其中,那我就太不夠朋友了。”“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聶先生就這樣聽任他們發落?”軍臣顯得有點不耐煩。

聶翁壹見鋪墊已經做得差不多了,裝作支支吾吾地說:“倒有一個辦法……只怕,只怕……”他看看軍臣左右的人。軍臣單于見他吞吞吐吐,像是有難言之隱,就對身邊的人一揮手,說:“你們都退下吧,我與先生說幾句話。”

見眾人散去,聶翁壹突然目露凶光,惡狠狠地說:“如果我殺了馬邑長,奉送單于一個完好的馬邑城池,您敢笑納嗎?”軍臣聽了這句話,一下子愣住了。突然,他哈哈大笑說:“如果先生能夠殺死馬邑長,我當親率十萬大軍征討,一舉奪下這座城池,給先生一個安穩的家。”

軍臣單于忽然有點擔憂,說:“漢匈和親,本來是一家人,我這樣做,會不會失信于大漢皇帝?”

聶翁壹攛掇他說:“單于多慮了。你想想,所謂的和親,無非是懼怕你們,漢朝才不得不這麼做。當年,漢高祖劉邦,差點被你們的單于斬殺。本來這些地域就是你們匈奴的地盤,現在卻被漢朝牢牢掌控,還規定了很多條條框框,不許與你們來往,這不是欺負你們軟弱嗎?單于你自己說,我與你們做點生意,”

他的一番挑撥,讓軍臣單于怒氣衝衝,對漢朝咬牙切齒。於是,軍臣單于對聶翁壹大大地讚賞一番,雙方約定於十五日夜裡,單于派十萬大軍守候在城外,單等聶翁壹將馬邑長的人頭掛在城頭,開門迎接匈奴大軍。商量妥當之後,軍臣單于和聶翁壹舉杯暢飲。聶翁壹喝了幾杯後,匆匆辭別,說是怕臨機出什麼亂,他回去穩住馬邑長,以免走露風聲。接下來,一場漢匈大戰,開戰在即。

五、壞事的叛徒

聶翁壹從匈奴部落匆匆返回馬邑城後,漢朝軍隊在漢武帝的調遣下,集結了三十二萬大軍,組成龐大的戰鬥軍團,企圖靠這次難得的機會將匈奴一網打盡。部隊由韓安國任總司令,李廣、公孫賀等統帥大軍埋伏在馬邑城附近,靜待出擊;

同時,安排王恢、李息率三萬人從後面截斷匈奴退路,以防匈奴發現不妙後逃竄回部落。可以說,這是一個設計好的絕妙好局,像一個大大的布袋,已經敞開了口子,只等傻乎乎的匈奴來鑽,然後紮緊布袋口,即可將其牢牢掌控在合圍之中。漢武帝甚至做好了大擺慶功酒的宴會。

十五這天傍晚,西天最後一片紅霞落盡,馬邑城此刻變得靜悄悄的,恢復了夜晚的寧靜。聶翁壹在與匈奴偵察兵取得聯繫後,到馬邑監牢裡提出一名死囚犯,將他殺掉,然後,提著血淋淋的人頭,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辦法,將人頭高高懸掛在馬邑城門的正上方。匈奴的偵察兵看到城門上的那顆新鮮的人頭掛好後,立刻返回將這一重要情報彙報給軍臣單于。

早已等候在距離城池五裡外的匈奴部隊,在聽到聶翁壹已經殺死馬邑長的消息後,發出陣陣興奮的高呼聲。單于也十分高興,對身邊的人說:“大軍快速前進。”恰在這時,“哢嚓哢嚓”幾個閃電劃破了黑色夜幕,緊接著,“轟隆轟隆”數個炸雷震耳欲聾,匈奴的戰馬們被嚇得發出聲聲嘶鳴。單于的戰馬兩隻前蹄猛然抬起,差點將軍臣單于掀下馬背。

這陣驚雷,讓十分迷信的軍臣單于心生疑竇,立刻下令:“停止前進!”大軍瞬間停止了腳步。漆黑的夜幕,在遼闊的草原映襯下顯得更為深邃、神秘。單于朝四周望去,一片蒼蒼莽莽,空曠的原野此刻變得無邊無際,死一般的沉寂,寧靜得有些令人生疑。少數民族的人雖然作戰勇敢,但十分迷信,於是單于急忙派出偵察兵四處打探,找遍四下卻未發現一個人。他當即懷疑這是個圈套。

產生懷疑後,他派出小股精銳騎兵,突襲漢朝一個邊防哨所。哨所裡的士兵全都戰死,但一個貪生怕死的尉史不僅膽小,而且十分貪婪,在單于許以重金後,他竟然做了漢奸,將漢朝精心制定的“馬邑之圍”和盤托出。匈奴十萬大軍,朝著來時的方向,快速前進。

如果此時漢朝軍隊突然冒出來給予迎頭痛擊,匈奴兵必定大亂,潰不成軍。在不足五裡的地方,就埋伏著王恢和李息指揮的三萬軍隊,但權衡形勢後,他們選擇了沉默。覺得三萬人對付十萬人沒有足夠的把握,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安全地撤離出境。

堂堂大漢朝動用三十二萬軍隊精心佈置的口袋陣,就這樣流產了。大行令王恢,因為不敢出擊、貽誤戰機,被逮捕下獄,最後悲涼地在獄中自殺。

我們的英雄聶翁壹本來興奮地等待在馬邑城頭,期盼著能夠與匈奴血戰一場,捍衛自己的祖國,卻最後在淒清的夜風中等來了匈奴退兵的消息。他無限沮喪地從城樓下返回,藏在家中,一連三天不肯出門。他覺得自己愧對一城百姓,被愚弄的感覺讓他再也沒臉待在馬邑城中。於是,又一個漆黑的夜晚,在吱吱呀呀的土路上,聶翁壹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少數幾個家人,悄然離開了馬邑城。等人們第二天發現時,那個富裕的晉商聶翁壹,早已了無蹤跡。

六、戰略大轉向

多年以後,戰亂紛爭的三國時期,曹操手下出了一位威震四海的猛將張遼,智勇雙全,勇猛無敵。他揚名四海之後,大家開始追溯他的家世,卻驚訝地發現,張遼竟然是聶翁壹的後代。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儘管“馬邑之謀”未能成功,歸隱之後,改姓為“張”的聶翁壹,胸中那一團幹大事的火焰並沒有熄滅,而是在默默地積蓄著力量,等待東山再起的那一刻。

在聶翁壹的歎息聲中,“馬邑之謀”久久縈繞在他胸中。儘管這場戰鬥最終悄無聲息地結束了,但馬邑合圍卻點燃了匈奴和漢軍此後幾十年大戰的導火索。從這個意義上說,聶翁壹以小人物的身份,卻改變了歷史走向。馬邑撤軍之後不久,暴躁的軍臣單于開始報復,全面入侵漢朝。而“馬邑之圍”的失利,也激發了漢武帝劉徹的征戰豪情。漢武帝開始痛下決心、破釜沉舟,毅然撇開漢王朝實行了近七十年的和親國策,從被動地在國土內迎擊匈奴,改變為主動深入大漠攻擊匈奴。這種戰略上的大轉向,也是因聶翁壹而為漢朝掀開的。

不惜生命,替漢朝做間諜。聶翁壹另一個讓人學習的地方,就是他能夠利用自身條件、自我的資源進行整合,制定出最切合實際的行動策略。這恐怕也是他這個小人物能幹大事情的前提條件吧。

上奏給朝廷,看來,是該給他們一點顏色看了。”

當然,聶翁壹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夾帶著一點私念,那就是為了免除或者減輕自己走私的罪責。在他寫這個建議書時,經過了一番深度思考。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主意拿定,哪怕為此付出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三、商討論證計畫

西元前133年,漢武帝得知商聶翁壹提出的建議:匈奴剛剛在兩年前與漢朝和親,此時應該缺乏防備。如果將足夠的誘惑給予他們,誘使匈奴深入侵掠,然後我們埋伏兵力,必定會大獲全勝。

漢武帝劉徹陷入了沉思:不戰,任由匈奴兵肆意所為,他這個青年皇帝確實難以咽下這口氣。如果開戰,最壞的結果是,以前的安定局面將不復存在……“白登之圍”之後,漢朝與匈奴締結和親盟約,還每年給匈奴大量財物。這種施以財物和拉近關係的做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匈奴不再侵犯大漢疆域。

漢武帝當政後,有心征服匈奴,但在召開廷議時,主和派總是佔據上風,因此才決定依舊沿用和親的政策。可隨著大漢經濟得以復蘇,國力漸漸強盛,繼續保持這種屈辱國策,是每個皇帝都不願意接受的。尤其是像劉徹這樣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更是難以接受。

於是漢武帝劉徹做出了一個決定:為洗刷曾祖父劉邦昔日的屈辱,他採用聶翁壹的建議,決定向匈奴開戰!

當然,既然決定要開戰,就必須籌畫得當,首戰就要取得勝利。而聶翁壹的“馬邑之謀”正好可以起到麻痹對方、一舉殲敵的作用,所以,聶翁壹被派到了歷史的最前沿,擔當點燃這次戰爭導火索的人。

四、設計騙匈奴

西元前133年,一天,聶翁壹騎快馬奔向了匈奴大營,直接拜見匈奴單于軍臣。此刻聽說老朋友聶翁壹前來拜訪,顯示出極大的熱情,好酒好菜招待聶翁壹。好酒過後聶翁壹哀歎的說:“我最近官司纏身,只怕是將來沒有機會孝敬單于您了,所以,特乘晚上來和單于告別。”

軍臣一聽,頗為疑惑,問:“誰敢動你聶掌櫃?”“大王有所不知。最近漢朝往邊關派出了好多守軍,還開始調查與你們做生意的這些商人的行動。我往日裡送了一些貨給單于,這不,他們開始揪著不放,說是等調查清楚了,要將我治罪呢。因此最近我愁眉不展。”軍臣單于說:“嗨,我當多大的事兒呢。這好辦,聶先生只管在我們這裡長期住下,我看誰敢來這裡抓你。”

聶翁壹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感激地說:“多謝大王的好意。不過單于有所不知。我一個人可以躲到你們這裡,可我的家人呢?即使我的家人能夠一起過來,我的親戚朋友呢?一旦我躲藏起來,這些朋友就要遭殃了。”軍臣單于說:“你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要不我幫你說和說和去?”聶翁壹將頭搖得像撥浪鼓,堅決反對,說:“本來就說你們與我走私的事情,只怕單于去說更說不清楚了。況且,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小事讓單于捲入其中,那我就太不夠朋友了。”“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聶先生就這樣聽任他們發落?”軍臣顯得有點不耐煩。

聶翁壹見鋪墊已經做得差不多了,裝作支支吾吾地說:“倒有一個辦法……只怕,只怕……”他看看軍臣左右的人。軍臣單于見他吞吞吐吐,像是有難言之隱,就對身邊的人一揮手,說:“你們都退下吧,我與先生說幾句話。”

見眾人散去,聶翁壹突然目露凶光,惡狠狠地說:“如果我殺了馬邑長,奉送單于一個完好的馬邑城池,您敢笑納嗎?”軍臣聽了這句話,一下子愣住了。突然,他哈哈大笑說:“如果先生能夠殺死馬邑長,我當親率十萬大軍征討,一舉奪下這座城池,給先生一個安穩的家。”

軍臣單于忽然有點擔憂,說:“漢匈和親,本來是一家人,我這樣做,會不會失信于大漢皇帝?”

聶翁壹攛掇他說:“單于多慮了。你想想,所謂的和親,無非是懼怕你們,漢朝才不得不這麼做。當年,漢高祖劉邦,差點被你們的單于斬殺。本來這些地域就是你們匈奴的地盤,現在卻被漢朝牢牢掌控,還規定了很多條條框框,不許與你們來往,這不是欺負你們軟弱嗎?單于你自己說,我與你們做點生意,”

他的一番挑撥,讓軍臣單于怒氣衝衝,對漢朝咬牙切齒。於是,軍臣單于對聶翁壹大大地讚賞一番,雙方約定於十五日夜裡,單于派十萬大軍守候在城外,單等聶翁壹將馬邑長的人頭掛在城頭,開門迎接匈奴大軍。商量妥當之後,軍臣單于和聶翁壹舉杯暢飲。聶翁壹喝了幾杯後,匆匆辭別,說是怕臨機出什麼亂,他回去穩住馬邑長,以免走露風聲。接下來,一場漢匈大戰,開戰在即。

五、壞事的叛徒

聶翁壹從匈奴部落匆匆返回馬邑城後,漢朝軍隊在漢武帝的調遣下,集結了三十二萬大軍,組成龐大的戰鬥軍團,企圖靠這次難得的機會將匈奴一網打盡。部隊由韓安國任總司令,李廣、公孫賀等統帥大軍埋伏在馬邑城附近,靜待出擊;

同時,安排王恢、李息率三萬人從後面截斷匈奴退路,以防匈奴發現不妙後逃竄回部落。可以說,這是一個設計好的絕妙好局,像一個大大的布袋,已經敞開了口子,只等傻乎乎的匈奴來鑽,然後紮緊布袋口,即可將其牢牢掌控在合圍之中。漢武帝甚至做好了大擺慶功酒的宴會。

十五這天傍晚,西天最後一片紅霞落盡,馬邑城此刻變得靜悄悄的,恢復了夜晚的寧靜。聶翁壹在與匈奴偵察兵取得聯繫後,到馬邑監牢裡提出一名死囚犯,將他殺掉,然後,提著血淋淋的人頭,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辦法,將人頭高高懸掛在馬邑城門的正上方。匈奴的偵察兵看到城門上的那顆新鮮的人頭掛好後,立刻返回將這一重要情報彙報給軍臣單于。

早已等候在距離城池五裡外的匈奴部隊,在聽到聶翁壹已經殺死馬邑長的消息後,發出陣陣興奮的高呼聲。單于也十分高興,對身邊的人說:“大軍快速前進。”恰在這時,“哢嚓哢嚓”幾個閃電劃破了黑色夜幕,緊接著,“轟隆轟隆”數個炸雷震耳欲聾,匈奴的戰馬們被嚇得發出聲聲嘶鳴。單于的戰馬兩隻前蹄猛然抬起,差點將軍臣單于掀下馬背。

這陣驚雷,讓十分迷信的軍臣單于心生疑竇,立刻下令:“停止前進!”大軍瞬間停止了腳步。漆黑的夜幕,在遼闊的草原映襯下顯得更為深邃、神秘。單于朝四周望去,一片蒼蒼莽莽,空曠的原野此刻變得無邊無際,死一般的沉寂,寧靜得有些令人生疑。少數民族的人雖然作戰勇敢,但十分迷信,於是單于急忙派出偵察兵四處打探,找遍四下卻未發現一個人。他當即懷疑這是個圈套。

產生懷疑後,他派出小股精銳騎兵,突襲漢朝一個邊防哨所。哨所裡的士兵全都戰死,但一個貪生怕死的尉史不僅膽小,而且十分貪婪,在單于許以重金後,他竟然做了漢奸,將漢朝精心制定的“馬邑之圍”和盤托出。匈奴十萬大軍,朝著來時的方向,快速前進。

如果此時漢朝軍隊突然冒出來給予迎頭痛擊,匈奴兵必定大亂,潰不成軍。在不足五裡的地方,就埋伏著王恢和李息指揮的三萬軍隊,但權衡形勢後,他們選擇了沉默。覺得三萬人對付十萬人沒有足夠的把握,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安全地撤離出境。

堂堂大漢朝動用三十二萬軍隊精心佈置的口袋陣,就這樣流產了。大行令王恢,因為不敢出擊、貽誤戰機,被逮捕下獄,最後悲涼地在獄中自殺。

我們的英雄聶翁壹本來興奮地等待在馬邑城頭,期盼著能夠與匈奴血戰一場,捍衛自己的祖國,卻最後在淒清的夜風中等來了匈奴退兵的消息。他無限沮喪地從城樓下返回,藏在家中,一連三天不肯出門。他覺得自己愧對一城百姓,被愚弄的感覺讓他再也沒臉待在馬邑城中。於是,又一個漆黑的夜晚,在吱吱呀呀的土路上,聶翁壹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少數幾個家人,悄然離開了馬邑城。等人們第二天發現時,那個富裕的晉商聶翁壹,早已了無蹤跡。

六、戰略大轉向

多年以後,戰亂紛爭的三國時期,曹操手下出了一位威震四海的猛將張遼,智勇雙全,勇猛無敵。他揚名四海之後,大家開始追溯他的家世,卻驚訝地發現,張遼竟然是聶翁壹的後代。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儘管“馬邑之謀”未能成功,歸隱之後,改姓為“張”的聶翁壹,胸中那一團幹大事的火焰並沒有熄滅,而是在默默地積蓄著力量,等待東山再起的那一刻。

在聶翁壹的歎息聲中,“馬邑之謀”久久縈繞在他胸中。儘管這場戰鬥最終悄無聲息地結束了,但馬邑合圍卻點燃了匈奴和漢軍此後幾十年大戰的導火索。從這個意義上說,聶翁壹以小人物的身份,卻改變了歷史走向。馬邑撤軍之後不久,暴躁的軍臣單于開始報復,全面入侵漢朝。而“馬邑之圍”的失利,也激發了漢武帝劉徹的征戰豪情。漢武帝開始痛下決心、破釜沉舟,毅然撇開漢王朝實行了近七十年的和親國策,從被動地在國土內迎擊匈奴,改變為主動深入大漠攻擊匈奴。這種戰略上的大轉向,也是因聶翁壹而為漢朝掀開的。

不惜生命,替漢朝做間諜。聶翁壹另一個讓人學習的地方,就是他能夠利用自身條件、自我的資源進行整合,制定出最切合實際的行動策略。這恐怕也是他這個小人物能幹大事情的前提條件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