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正文

我跟徐家匯一個VR體驗店主幹了兩個小時,明白了這三件事情

“哥們!你先走吧!”, 我還在檢查剛拍的照片, 老楊忽然把我往外推了一把, 將名片塞入我手中, “我還要忙!有什麼事情後面再說吧!”說完, 他頭也不回地鑽進店鋪裡。

我們之間僅有兩個小時的情分宣告結束。

老楊的數碼產品零售店位於徐家匯商圈的匯嘉大廈, 這棟樓因底下的太平洋數碼一期而為人熟知。 他的店, 就蜷縮在這個上海最老牌的數碼賣場的二樓, 一個不起眼的位置。

做數碼產品的買賣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 如今老楊正在尋找新的出路。 2016年7月, 趁著學生放暑假, 他在匯嘉大廈22樓又開了家店, 經營的, 卻是未曾嘗試過的一門生意——VR遊戲體驗。

在上海中心城區, 體驗一次VR不容易

已是三月, 我從廣州的黑匣來到上海時, 發現氣溫僅有10℃。 在這個晴朗的週一下午, 繁華的徐家匯, 並不熱鬧。

通過團購軟體, 我瞭解到附近的匯嘉大廈有幾家VR體驗店。 不過,

尋找的過程仍幾經周折。

徐家匯站是3線換乘的大站, 出口多達20個。 我好不容易找到9號口外的匯嘉大廈, 還得繞到數碼賣場後面, 在保安的要求下排隊等電梯。 一個推著工具車的大叔抱怨道, 每坐一次就要半個小時!

老楊的店叫Dream Dog VR體驗店, 我知道它在寫字樓22層,

但出了電梯, 又拐了個彎, 仍然看不到店面或招牌, 只瞧見走廊有堆箱子。 誰能想到這亂糟糟的地方, 藏著代表未來的高科技呢?

說實話, 一直到看見店面之前, 我對這家體驗店都沒有太多期待。

體驗店主的經營之道:一言一行見功力

一個面積約30平米的房間,

幾個凳子, 兩台HTC Vive, 另有幾盆植物, 這幾乎是眼前這家VR體驗店的全部。 在中國, 這樣的體驗店至少有幾千個。

當我推開門, 兩個男人正糾纏在一起, 一個女孩迎上來跟我說明了情況。 原來是店主老楊正在幫男顧客切換遊戲。 女孩陪男友出來尋開心, 哪知男友玩得不亦樂乎, 她卻興味索然。

“轉得我頭暈。 ”男生說。 他的話聽起來像抱怨, 語氣卻透露著興奮。 他剛玩了《大擺錘》, 老楊又給他換了個能夠互動的打喪屍遊戲。

“省點用!你就40幾發子彈。 ”老楊提醒。 他自始至終陪在男生旁邊, 告訴他怎麼操作, 解釋遊戲裡每個物品的具體作用, 不厭其煩。 顯然, 假如有兩撥客人同時在玩, 他肯定顧不得如此周全。

牆上的電視大螢幕顯示, 遊戲剛進入第二關, 男生的角色就掛了。

“繼續嗎?”老楊問。

“繼續的話, 需要重新開始嗎?”男生問。

“你反正也才玩到第二關。 ”老楊潑了盆冷水。

男生決定再試試其他遊戲。第三款遊戲,老楊建議他“試試運動類的遊戲”——滑雪。

雖然腳下的地板不能提供振動回饋,男生仍樂在其中,邊玩邊跟身旁的體驗店老闆溝通著玩法。

然而,快樂是他自己的,旁觀者什麼都沒有。當男友穿越到冰天雪地展開冒險時,被晾在一旁的女生,只能坐在角落玩手機。我完全能體會到她的心情。遊戲搶走了她的男人,而她的男人搶走了我的採訪對象。

這一切自然都在老楊的眼裡。滑雪遊戲剛結束,他就勸女生來試一下。“來吧!試個簡單的,過山車,不會暈的。”老楊很有經驗,“男生扶一下就好。男生在後面扶著。”

在他的不斷鼓勵下,女生體驗過山車遊戲之後,又玩了音樂遊戲《音盾》。老楊熱心地提醒她看遊戲成績,誇了她好幾遍。“我就說吧,有90幾分呢!”

“遊戲才是推動這個行業進步的,是最重要的,你們應該要更關注遊戲。”老楊好不容易抽出身來與我聊了兩句,他向用戶推薦的每一款遊戲,都是自己玩過之後篩選出來的。

女生已經玩了兩次《音盾》。她並沒有假裝興趣盎然,而是像配合完成了一個儀式一般,又坐回角落,低頭玩起手機來。

男生的興奮倒是有增無減,他開始玩起了射箭遊戲《The Lab》。

“射!射!快射!”老楊引導著,"射那個紙片人!"

在這個遊戲裡,玩家扮演一個守城的弓箭手,需要不斷做出拉弓射箭的動作,用弓箭將來襲的敵兵統統射死。玩家也可以射擊場景裡的汽油桶等物品,觸發特殊的遊戲效果。

“你射的動作要快一點。”

“來不及就射那個桶。”

“你有沒有聽到噠噠噠噠的聲音,那是在給城門補血。”

射箭遊戲的第二次結束時,男生成功抵禦了7波攻擊,問起遊戲一共有幾關。老楊的話又打擊了他。他們最好成績是36波,但他說後面還有更多的敵兵。

時間還剩10幾分鐘,老楊建議男生再玩一款更具挑戰性的遊戲。

這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名叫《Serious Sam VR:The Last Hope》(英雄薩姆VR:最後的希望)。在遊戲中,玩家需要扮演地球防衛軍英雄薩姆,在神秘的埃及沙漠抵禦怪獸大軍。

極具殺傷力的衝鋒槍,每分鐘可發射數千枚子彈的加特林機槍,如潮水湧來的各種怪獸......遊戲節奏很快,相較之前的幾款遊戲,這一款對玩家的操作和反應速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男生很快沉浸到其中,但鬧鐘響了。

男生正玩得開心,說要把這個環節先玩完,老楊沒有拒絕。這一刻,有三個人站在了地球守衛軍的對立面,盼望著英雄薩姆趕緊陣亡。

“加時怎麼算?”男生輕聲問。敵軍兇狠的目光不在他眼中,“加半個小時。”

......

半個小時後,老闆送給這對情侶兩張女生體驗券,跟他們說了再見。他邊整理東西邊告訴我,其實他還經營著一家電腦配件零售店,店面就在樓下。

數碼零售店老闆,為什麼在VR體驗店當服務員?

一個電腦配件零售店的老闆,為什麼同時經營一家VR體驗店,並且自己當服務員?在顯得有點冷清的太平洋數碼裡,這問題似乎不需要老楊來回答。

老楊的數碼店所在的太平洋數碼一期,位於上海黃金商業地段——同時也是電腦數碼產品主要集散中心的徐家匯商圈。作為太平洋數碼在上海最早的一個電腦賣場,自1998年營業以來,太平洋數碼一期一直是上海居民購買電腦產品的首選賣場之一。

徐家匯

不過,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實體數碼城的生意一直在走下坡路。2015年2月,鄰近的太平洋數碼城二期正式歇業。美羅城也在近幾年的業態升級進程裡,大幅壓縮了數碼產品的銷售比重。

“零售非常淡,場子裡還在忙的也基本都是在打理網店的。總體而言,實體經營下滑嚴重。”一位從2002年起,便在太平洋數碼一期從事組裝機生意的店主稱,近年來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商戶,處境都不太樂觀。

他進而分析道,“不怎麼舒適的購物環境,不怎麼靠譜的售後服務,不怎麼透明的產品報價……所有這些就像一個無形的推手,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推向了網購。”

實體數碼店生意走下坡路的時候,線下體驗業態也發生著新的變化。

筆者在徐家匯地鐵站使用大眾點評搜索“VR”等關鍵字,共找到10家提供VR體驗的娛樂場所。這10家店中,僅有一家在數碼城,其餘9家都位於寫字樓。這10家店裡,僅有4家是VR體驗店,其餘均為私人影院或桌遊吧等線下娛樂場所,只是增加了VR設備。

匯嘉大廈一家私人影院“夢想空間”店長告訴記者,他們已有10家連鎖私人影院,為了瞭解消費者對VR的態度,該分店作為試點,添加了VR設備。

但據黑匣記者調查,該店內12間房間中,僅有一間放了一台HTC Vive。店長說,這台設備“已經壞了很多天了”,他們一直在等懂技術的人過來修理。

網吧是需要網管的,VR體驗店難道不需要嗎?

男生決定再試試其他遊戲。第三款遊戲,老楊建議他“試試運動類的遊戲”——滑雪。

雖然腳下的地板不能提供振動回饋,男生仍樂在其中,邊玩邊跟身旁的體驗店老闆溝通著玩法。

然而,快樂是他自己的,旁觀者什麼都沒有。當男友穿越到冰天雪地展開冒險時,被晾在一旁的女生,只能坐在角落玩手機。我完全能體會到她的心情。遊戲搶走了她的男人,而她的男人搶走了我的採訪對象。

這一切自然都在老楊的眼裡。滑雪遊戲剛結束,他就勸女生來試一下。“來吧!試個簡單的,過山車,不會暈的。”老楊很有經驗,“男生扶一下就好。男生在後面扶著。”

在他的不斷鼓勵下,女生體驗過山車遊戲之後,又玩了音樂遊戲《音盾》。老楊熱心地提醒她看遊戲成績,誇了她好幾遍。“我就說吧,有90幾分呢!”

“遊戲才是推動這個行業進步的,是最重要的,你們應該要更關注遊戲。”老楊好不容易抽出身來與我聊了兩句,他向用戶推薦的每一款遊戲,都是自己玩過之後篩選出來的。

女生已經玩了兩次《音盾》。她並沒有假裝興趣盎然,而是像配合完成了一個儀式一般,又坐回角落,低頭玩起手機來。

男生的興奮倒是有增無減,他開始玩起了射箭遊戲《The Lab》。

“射!射!快射!”老楊引導著,"射那個紙片人!"

在這個遊戲裡,玩家扮演一個守城的弓箭手,需要不斷做出拉弓射箭的動作,用弓箭將來襲的敵兵統統射死。玩家也可以射擊場景裡的汽油桶等物品,觸發特殊的遊戲效果。

“你射的動作要快一點。”

“來不及就射那個桶。”

“你有沒有聽到噠噠噠噠的聲音,那是在給城門補血。”

射箭遊戲的第二次結束時,男生成功抵禦了7波攻擊,問起遊戲一共有幾關。老楊的話又打擊了他。他們最好成績是36波,但他說後面還有更多的敵兵。

時間還剩10幾分鐘,老楊建議男生再玩一款更具挑戰性的遊戲。

這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名叫《Serious Sam VR:The Last Hope》(英雄薩姆VR:最後的希望)。在遊戲中,玩家需要扮演地球防衛軍英雄薩姆,在神秘的埃及沙漠抵禦怪獸大軍。

極具殺傷力的衝鋒槍,每分鐘可發射數千枚子彈的加特林機槍,如潮水湧來的各種怪獸......遊戲節奏很快,相較之前的幾款遊戲,這一款對玩家的操作和反應速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男生很快沉浸到其中,但鬧鐘響了。

男生正玩得開心,說要把這個環節先玩完,老楊沒有拒絕。這一刻,有三個人站在了地球守衛軍的對立面,盼望著英雄薩姆趕緊陣亡。

“加時怎麼算?”男生輕聲問。敵軍兇狠的目光不在他眼中,“加半個小時。”

......

半個小時後,老闆送給這對情侶兩張女生體驗券,跟他們說了再見。他邊整理東西邊告訴我,其實他還經營著一家電腦配件零售店,店面就在樓下。

數碼零售店老闆,為什麼在VR體驗店當服務員?

一個電腦配件零售店的老闆,為什麼同時經營一家VR體驗店,並且自己當服務員?在顯得有點冷清的太平洋數碼裡,這問題似乎不需要老楊來回答。

老楊的數碼店所在的太平洋數碼一期,位於上海黃金商業地段——同時也是電腦數碼產品主要集散中心的徐家匯商圈。作為太平洋數碼在上海最早的一個電腦賣場,自1998年營業以來,太平洋數碼一期一直是上海居民購買電腦產品的首選賣場之一。

徐家匯

不過,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實體數碼城的生意一直在走下坡路。2015年2月,鄰近的太平洋數碼城二期正式歇業。美羅城也在近幾年的業態升級進程裡,大幅壓縮了數碼產品的銷售比重。

“零售非常淡,場子裡還在忙的也基本都是在打理網店的。總體而言,實體經營下滑嚴重。”一位從2002年起,便在太平洋數碼一期從事組裝機生意的店主稱,近年來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商戶,處境都不太樂觀。

他進而分析道,“不怎麼舒適的購物環境,不怎麼靠譜的售後服務,不怎麼透明的產品報價……所有這些就像一個無形的推手,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推向了網購。”

實體數碼店生意走下坡路的時候,線下體驗業態也發生著新的變化。

筆者在徐家匯地鐵站使用大眾點評搜索“VR”等關鍵字,共找到10家提供VR體驗的娛樂場所。這10家店中,僅有一家在數碼城,其餘9家都位於寫字樓。這10家店裡,僅有4家是VR體驗店,其餘均為私人影院或桌遊吧等線下娛樂場所,只是增加了VR設備。

匯嘉大廈一家私人影院“夢想空間”店長告訴記者,他們已有10家連鎖私人影院,為了瞭解消費者對VR的態度,該分店作為試點,添加了VR設備。

但據黑匣記者調查,該店內12間房間中,僅有一間放了一台HTC Vive。店長說,這台設備“已經壞了很多天了”,他們一直在等懂技術的人過來修理。

網吧是需要網管的,VR體驗店難道不需要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