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洋軍閥的第一次集體亮相:晚清彰顯軍力的河間會操、彰德會操

閱兵是和平時期彰顯自己軍事實力的一種方式。 想必大家對北京舉行的幾次大閱兵都記憶深刻吧。 在清末, 清廷也進行了幾次和閱兵性質有點像的——會操, 來展示新軍訓練的成果。 不過從形式上說, 會操形式上和軍事演習更像, 但從效果上來說和閱兵更像——彰顯軍力。

在晚清一共舉行了四次會操, 不過後面的兩次, 太湖會操因為慈禧光緒的離世加上安慶的起義而草草收場, 永平會操更是因為武昌起義爆發而停辦。 只有前兩次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成為新軍練兵史上光彩的一筆。 【歷史深處】這一期就和大家一期回顧一下分別在1905年和1906年農曆九月的河間會操、彰德會操兩次會操。

彰德會操

僅僅一年之後, 清廷就指示袁世凱、鐵良舉行了第二次會操。 這次會操的地點改到了河南彰德, 會操的時間是1906年10月22至25日, 與河間會操的時間整整相隔一年。

圖3、彰德秋操兩次會操的意義

甲午戰爭與日本人的對抗, 以及庚子之亂中和八國聯軍的對抗, 讓清廷上上下下深刻認識到中國陸軍和日本陸軍、西方軍隊之間的差距的同時, 也清醒的知道訓練新軍、加強軍備的重要性。

從1901年開始, 清廷在有馬關、辛醜巨額賠款的負擔之下, 拿出了大量的財力支持袁世凱訓練北洋新軍, 之後又將新軍訓練計畫擴展到全國, 制定了三十六鎮新軍編練計畫, 可以說在訓練新式陸軍方面下了血本。 河間、彰德兩次會操, 正式清廷這樣投入之下, 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 從各方面的評價, 特別是西方各國的評價看, 對會操的成果還是相當認可的。

圖6、彰德會操現場照片

但清廷訓練新軍是在國力虛弱、沒有軍事工業支撐下進行的, 確實發展了軍力, 訓練出了一支相對現代化的軍隊, 但是沒有現代化的國力與之匹配。 這些新軍, 之後將成為一支不可控的力量。 看一下兩次會操的人員, 特別是第二次, 包括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段祺瑞等,

都成了清退位後, 北洋的重要人物, 軍閥成了接下來的主題。 不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只訓練軍隊, 那那支軍隊, 最後不是來對抗外部侵略, 而將成為內鬥中的主導力量。

圖7、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人

不過清廷不是沒做其他方面改革的努力, 只是其他方面的改革,

成效比起練兵來說要慢太多了。 【歷史深處】這一期關於河間、彰德兩次會操的介紹就到這裡, 下一期我們關注慈禧太后西安回京後在政治改革上所做的努力, 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