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唯一一位女狀元,雖淪為玩物,但為歷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唯一一位女狀元, 就是傅善祥, 雖淪為玩物, 但為歷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傅善祥(1833年—1856年?), 南京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狀元。 出生于書香世家, 自幼聰慧過人, 喜讀經史。

1853年(清咸豐三年)太平天國開創科舉女科才, 傅善祥報名參加女科考試後, 高中鼎甲第一名。

傅善祥

女狀元傅善祥婚姻生活很不幸, 丈夫很早就去世了, 婆家對她也是很苛刻, 認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說她是克夫命, 打算把她賣了換取銀兩。 傅善祥聽到了風聲, 於是逃跑了, 還算順利的逃出了魔掌, 這個時候上天又給了她一個機會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 而且還招收女兵, 傅善祥就投奔了太平軍。

1853年洪秀全發佈詔書開科舉, 並且增設了“女科”, 傅善祥看到了機會, 她本來就有很好的學識, 有了這個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於是報名了, 在當時女子有學識的是很少的,

而且這個詔書也只是局限在太平天國佔領的地方, 有局限性。

傅善祥在這場科舉考試中拔得頭籌, 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 女狀元傅善祥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1854年3月, 天王洪秀全下達詔書破格任命傅善祥為“恩賞丞相”, 位列州司座次, 隸屬天王府六部, 主要職責仍舊是輔佐東王處理政務。

東王楊秀清貪婪好色的本性在不久之後就暴露出來。 他利用自己的權勢, 半脅迫半引誘地霸佔了傅善祥, 一代才女從此淪為了東王的玩物。

洪秀全定都天京後, 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變革。 在這場變革中, 楊秀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傅善祥以冷靜的頭腦, 深邃的目光, 除了幫助東王制定新的政策之外, 還極力勸說東王保護文化,

廢除一些不合理的措施。

傅善祥

1854年6月, 在傅善祥的影響下, 楊秀清先後以“代天父言”的名義, 對天國只許刊行《新舊約》而貶所有古籍為“妖書”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 並廢除了使婦女別夫離子的 “女館”, 恢復了家庭制及允許青年女子婚配。 傅善祥勸說東王楊秀清嚴禁部屬破壞文物,

並在所居東王府中建立一所規模頗大的博物館。 這一系列措施為保護和發展天京的文物做出了重大貢獻。 同時傅善祥還幫助楊秀清制定了太平天國解放婦女的政策, 提倡“男女平等”, “天下女子盡是姊妹之群”, “同心放膽同殺妖”等。

在解放婦女政策的感召下, 太平軍所到之處, 大批受苦受難的婦女踴躍參軍參戰。 此外, 傅善祥還力勸楊秀清廢除不准女子改嫁的條令。

傅善祥以其特殊的身份, 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因為執政者短視而造成的不利局面, 為太平天國的前期穩定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傅善祥受到了天國軍民的一致讚揚。 當時曾有“武有洪宣嬌, 文有傅善祥”之說。

傅善祥扮演者

結局之謎

傅善祥的去向, 有四種版本:

其一、最為流行的說法的是, 身為東王府地位最高的女官傅善祥在亂軍中也被殺死, 屍體被拋入大江之中, 東流而去。 一代才女從此香消玉隕, 從此人世間空留下一段說不盡的淒慘佳話。

其二、美貌多情的傅善祥有幸逃脫了這場劫難, 但沒有忘記東王的恩愛,於是組織東王府的殘餘人馬與翼王石達開聯合攻打北王府,為楊秀清復仇。據說,還有一塊古碑為證。

其三、天京事變中被北王韋昌輝下獄,被洪宣嬌派人營救,後嫁于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譚在蘇州被手下加害的消息傳到天京後,傅善祥因此憂鬱而死。

其四、傅善祥與在東王府裡從事文牘工作的何震川漸生了愛意,兩人在太平天國失敗後,雙雙隱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里弄裡。南京人現尚傳說其故居在秦淮河南岸東關頭附近。 何震川其人:此人是廣西柳府人,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事時的檄文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傅善祥平時與楊秀清纏綿一處,未曾注意到他,現在仔細打量,才發現他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風度翩翩,傅善祥不免由欣賞而轉生愛意。當時正到了中秋月圓之夜,傅善祥望月遐思,不禁寫下這樣一首詩: 秦淮無限恨,佳節況中秋; 俠義梁紅玉,高才秦少遊。 花開三日暮,人到五更愁; 相見不相識,長江滾滾流。 她把這首詩抄在粉紅色的詩箋上,悄悄送給何震川。何震川又驚又喜,從此,東王府中又添了一雙地下情人。 北王韋昌輝一手製造了天京事變。眾將領帶兵血洗了東王府。東王楊秀清的親眷、部下、親信,大大小小一萬余人喪於刀劍之下,傅善祥和何震川卻僥倖逃了出去。 太平天國失敗後,傅善祥與何震川雙雙隱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里弄裡,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

但沒有忘記東王的恩愛,於是組織東王府的殘餘人馬與翼王石達開聯合攻打北王府,為楊秀清復仇。據說,還有一塊古碑為證。

其三、天京事變中被北王韋昌輝下獄,被洪宣嬌派人營救,後嫁于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譚在蘇州被手下加害的消息傳到天京後,傅善祥因此憂鬱而死。

其四、傅善祥與在東王府裡從事文牘工作的何震川漸生了愛意,兩人在太平天國失敗後,雙雙隱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里弄裡。南京人現尚傳說其故居在秦淮河南岸東關頭附近。 何震川其人:此人是廣西柳府人,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事時的檄文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傅善祥平時與楊秀清纏綿一處,未曾注意到他,現在仔細打量,才發現他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風度翩翩,傅善祥不免由欣賞而轉生愛意。當時正到了中秋月圓之夜,傅善祥望月遐思,不禁寫下這樣一首詩: 秦淮無限恨,佳節況中秋; 俠義梁紅玉,高才秦少遊。 花開三日暮,人到五更愁; 相見不相識,長江滾滾流。 她把這首詩抄在粉紅色的詩箋上,悄悄送給何震川。何震川又驚又喜,從此,東王府中又添了一雙地下情人。 北王韋昌輝一手製造了天京事變。眾將領帶兵血洗了東王府。東王楊秀清的親眷、部下、親信,大大小小一萬余人喪於刀劍之下,傅善祥和何震川卻僥倖逃了出去。 太平天國失敗後,傅善祥與何震川雙雙隱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里弄裡,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