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間故事:冤鬼告狀

作者:沈淦

清朝乾隆年間, 廣東三水縣衙附近有個戲班子搭著個戲臺演戲, 每天四鄉之民都湧來台下圍觀。 這天演的是《包龍圖智斷烏盆案》, 淨角演員扮成包公的模樣, 剛上臺一坐, 忽然看見一個人披頭散髮, 腦顱破裂, 渾身血跡, 跪倒於臺上, 似乎是請求申冤。 淨角演員大驚, 急忙起身回避。 台下的觀眾也都喧嘩起來, 聲音一直傳到縣署之中。 縣令姓馬, 立即命令幾個衙役出去查問。 淨角演員將剛才的經過一說, 而那個請求申冤者則早已無影無蹤了。 馬縣令又讓衙役將淨角演員帶進署中, 囑咐道:“那是一個冤鬼。

你仍然像先前一樣著裝上臺, 如果那冤鬼再來, 你就帶他來見本官。 ”

淨角演員遵命又扮成包公的模樣上了台, 那冤鬼果然又跪在他面前。 淨角演員就對他說:“我是假包公, 不能斷真案。 不如我將你帶到縣署大堂, 求官大人替你申冤, 怎麼樣?”冤鬼點點頭。 淨角演員就站起來在前面走, 那冤鬼便跟在後面, 一直到了公堂之上。 馬縣令問:“冤鬼在哪裡?”淨角演員答道:“已跪在堂前臺階下了。 ”馬縣令大聲喚道:“何方冤鬼, 有何冤屈, 快快訴來, 本官替你作主。 ”連喚了幾聲, 卻無反響, 也看不見鬼的形狀。 馬縣令以為淨角演員在欺騙自己, 大怒, 正想責罰他時, 淨角演員已看見那鬼站起身來, 直向他招手, 似乎是讓他跟著走, 就稟告了馬縣令。

馬縣令道:“既然如此, 我派兩個衙役與你一起跟著他走, 看他到哪兒去。 如果他隱沒了, 你們就記住那地方。 ”淨角演員就與兩個衙役跟著冤鬼而行, 那鬼徑直出了城, 又在荒野之間行了四五裡, 進入一座大墳墓中。 三人到得墓前, 見碑上一行文字, 寫著一行大字:“監生王某之母太夫人鄭氏之墓”。 淨角兒折了一根柳枝, 插在墳前作記號, 就與兩個衙役回去稟告了馬縣令。

馬縣令立即乘轎親往墳前觀看, 一面傳喚王監生嚴加審訊。 馬監生哪裡肯認帳, 磕頭稟告道:“小生的母親不幸于三年前病故, 墓中葬的是小生的母親鄭氏。 大人如不相信, 但請掘墳檢驗。 ”馬縣令一聽有理, 就命令當場開挖。 掘了二三尺深時, 只見一具屍體, 腦顱破裂, 渾身是血, 仰臥于鄭氏棺上, 仿佛是剛剛死去, 一點也未腐爛。 淨角演員一看, 正是跪在戲臺上的那個冤鬼。 馬縣令大喜, 喝問王監生道:“你還有什麼話說?”王監生大聲呼冤道:“先母逝世時, 有數十上百人來送葬, 大家都親眼看著先母下土的, 何曾有這具屍體?即使有這屍體,

小生必然不能掩盡眾人之口, 為什麼數年來一直默默無聞, 非要等這個淨角演員揭發出來?”馬縣令聽他說得頗有道理, 就問:“你當時是親眼看著封土完畢才回家的麼?”王監生答道:“我看著母親的棺柩下土後就回去了, 以後的事情都是土工們完成的。 ”馬縣令微微點頭, 笑道:“我知道了。 ”就請王監生提供姓名住址等, 將那幾個土工盡數擒捉而至, 但見他們一個個狀貌兇惡, 馬縣令厲聲喝叱道:“你行兇殺人的勾當已經敗露了, 快快如實招供, 誰敢支吾, 定打不饒!”土工們都嚇壞了, 連連磕頭, 供出了實情。

原來, 那天王監生回去後, 送葬的親戚朋友們也都走了。 其時天已黑了, 土工們就在茅棚裡休息抽煙。

沒過多久, 有個孤身客人背著一個包裹, 前來對火。 一個土工發現其包裹裡有不少銀子, 待客人轉身而行, 就悄悄地與大家商議殺掉他而瓜分其財。 那個客人剛走出十來步遠, 眾土工就追上去, 一人揮起鐵鋤猛然一擊, 打碎了他的腦袋, 大家又操起傢伙, 一陣猛砸, 客人登時身死。 眾土工將屍體扔在鄭氏的棺材之上, 填入碎土, 連夜作成了一個大塚。 王監生見他們完成得這麼快, 非常高興, 工錢之外, 又賞賜了他們不少銀子。 案情既明, 土工們一個個被繩之以法。 相傳他們在掩埋客人屍體時, 曾誇口說:“這樁案子絕難明白, 可憐的倒楣鬼喲, 你如果要申冤, 除非包龍圖再世。 ”冤鬼聽了這話, 就借淨角演員扮包龍圖時, 到戲臺上來跪請申冤。

致讀者:如果您比較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轉發、點贊、收藏……點關注,更豐富,您的支援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致讀者:如果您比較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轉發、點贊、收藏……點關注,更豐富,您的支援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