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辭掉公務員 去國外讀研究生,國外的月亮真的比較大?

放下一切跨出國門

留學從來就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中。 英文基礎沒有打好的我, 就職也找和英文沒相關的領域, 儘量不和英文碰面。 研究所畢業後老師曾介紹一個不錯的研究工作機會, 但要考英文, 我放棄了, 選擇挑戰另一個領域:“國會”助理。 經過一連串的訓練及考核, 我開始“國會”助理的工作, 每天寫文章為民喉舌, 協助委員為民陳情, 草擬法案, 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但畢竟一個小小的助理力量有限, 即使文章再犀利也不能改變什麼。

我想做有實質貢獻的工作, 我想做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工作, 寫文章雖然可以喚起社會的共鳴, 但我想用圖像表現, 幽默有趣的圖片或影像, 可以不受語言限制, 傳播更遠, 可以使人更容易接受, 可以把快樂分享出去, 可以讓社會更溫暖。

基於這個理念, 我開始晚上去補習多媒體課程, 跨域不同領域學習新軟體。 我像個笨蛋, 嚴重落後;如果想要突破必要花更多的時間。 於是我辭去優渥的助理工作, 全心學習多媒體課程及英文。 放下這一切, 或許是我的轉機, 也可能是我的危機, 如果花光積蓄, 畢業後還找不到工作, 到時候兩袖清風, 什麼都沒有,

再加上藝術類是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可是我如果不去試, 我想我會後悔。 希望在我還沒老到失去努力的勇氣前, 去嘗試不同的領域, 去挑戰自己。 就給自己一年時間吧, 加英文最多兩年。

我沒想到後來我花了四年, 這個MFA比在臺灣讀的研究所要多出一倍時間,

要了我半條命。 短短四年, 畢業後好像老了十歲, 值得嗎?人生只有一次, 不能重來,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及阿姨對我的支持及鼓勵。

國外的月亮真的比較大

到了美國發現這裡的月亮真的比臺灣大, 這是我在ESL曾寫過的文章, ESL課程可以說是進入美國文化的小菜,

每個ESL的老師都很友善, 很能體會留學生到新環境的不安與恐懼, 說話也刻意放慢速度, 這是我後來上研究所課程才知道的。 老師也很有耐心地批改我們的文章, 剛到新環境總是感觸特別多, 最深的感觸是, 地球的另一半, 住著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生活形態、不同飲食習慣、不同上課模式的人, 以前只用與讀寫的英文, 現在要真正說出口了。

“千萬不要住宿舍,又貴又要吃美式食物,你一定會受不了的!”留學生在生活經驗看板上這樣分享著。但為了省錢不想買車,而且想多認識美國朋友,還是選擇住宿舍。在臺北騎習慣機車的我,剛開始有點不習慣搭車、等車的感覺。而且那個城市治安不是很好,亞洲人最容易被搶。所以每天的生活就是宿舍學校兩點一直線。

漸漸和同學熟了,有些有車的同學會帶我去華人超市買東西或是到校外的餐廳吃飯。我也會請他們吃學校的餐點。由於是自助式的,他們都會很高興可以吃到飽,同是留學生,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當時和一位年紀相近的韓國同學還成為很好的朋友。她每天下了課送我回宿舍,一起在宿舍寫功課,我從她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對藝術的堅持。

上ESL課程時還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次考聽寫,考完後一位韓國同學在哭。我安慰她不要難過,大家也都考不好。她說我已經來了一年,每天回家都和家人說韓文,英文一直沒有進步,考得不好,要怎麼面對家人。要想學好不同國家的語言,在學習期間至少要半年內不說母語。這是一位元會說多國語言的ESL告訴我們的。

可是打入美國朋友圈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當我前一天還在日記裡寫室友很友善,隔天他竟告訴我,他想搬去和她同學住。當時心裡真的有點受傷的感覺。我在臺灣讀書時都和室友成為好朋友,而且還因為熱心公益被推舉為宿舍幹部。即使到澳洲遊學也和寄宿家庭及室友打成一片,沒有室友還是頭一遭。不過有時得與失在一念之間,這樣我就不會睡覺後被遲歸的室友吵醒,或是早上她要洗澡我沒法用衛浴。沒有了室友,我卻多了更多朋友到我那看書;我們不用特地去圖書館,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車位。

“千萬不要住宿舍,又貴又要吃美式食物,你一定會受不了的!”留學生在生活經驗看板上這樣分享著。但為了省錢不想買車,而且想多認識美國朋友,還是選擇住宿舍。在臺北騎習慣機車的我,剛開始有點不習慣搭車、等車的感覺。而且那個城市治安不是很好,亞洲人最容易被搶。所以每天的生活就是宿舍學校兩點一直線。

漸漸和同學熟了,有些有車的同學會帶我去華人超市買東西或是到校外的餐廳吃飯。我也會請他們吃學校的餐點。由於是自助式的,他們都會很高興可以吃到飽,同是留學生,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當時和一位年紀相近的韓國同學還成為很好的朋友。她每天下了課送我回宿舍,一起在宿舍寫功課,我從她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對藝術的堅持。

上ESL課程時還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有一次考聽寫,考完後一位韓國同學在哭。我安慰她不要難過,大家也都考不好。她說我已經來了一年,每天回家都和家人說韓文,英文一直沒有進步,考得不好,要怎麼面對家人。要想學好不同國家的語言,在學習期間至少要半年內不說母語。這是一位元會說多國語言的ESL告訴我們的。

可是打入美國朋友圈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當我前一天還在日記裡寫室友很友善,隔天他竟告訴我,他想搬去和她同學住。當時心裡真的有點受傷的感覺。我在臺灣讀書時都和室友成為好朋友,而且還因為熱心公益被推舉為宿舍幹部。即使到澳洲遊學也和寄宿家庭及室友打成一片,沒有室友還是頭一遭。不過有時得與失在一念之間,這樣我就不會睡覺後被遲歸的室友吵醒,或是早上她要洗澡我沒法用衛浴。沒有了室友,我卻多了更多朋友到我那看書;我們不用特地去圖書館,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車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