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盤大棋!俄軍為何“頂著”嘲諷也要派航母赴敘作戰?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3日刊發羅伯特·科布的文章《俄羅斯海軍政策和敘利亞戰爭》稱, 有人想不通為什麼俄羅斯甘願冒著被歐美媒體嘲笑的風險, 也要在去年向地中海派遣陳舊的軍艦。 去年12月5日, 彭博新聞社甚至發文稱, 俄羅斯派出其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一個“錯誤”。 真是這樣嗎?在眾多考慮因素當中, 敘利亞衝突至少為俄羅斯提供了一個向地中海地區, 尤其是敘利亞塔爾圖斯, 派遣防禦性武器的機會。 俄羅斯飛機、巡航導彈和軍事顧問可以憑藉支援盟友作戰、打擊“伊斯蘭國”的名義移動到當地,

否則很可能被當成軍事擴張行動遭到西方大國反對。 這一視窗期必須抓住, 而北方艦隊航母戰鬥群是俄羅斯僅有的工具。 如果從更高層面審視此次行動, 你會發現一些關於俄羅斯水面艦艇的現狀及未來的有趣之處。

俄羅斯海軍的傳統職責是提供海上防禦能力。 他們不屬於馬漢宣導的那種全球商貿保護者。 俄羅斯海軍一直是, 而且今後仍將是俄陸基防禦力量的延伸。 如果用馬漢的藍海戰略審視俄羅斯最近的地中海行動, 你會覺得這次行動失敗了。 俄羅斯軍艦沒有去公海航行, 而更像是一支瀕海艦隊。 俄羅斯艦隊需要面對技術難題, 其補充燃料的請求屢遭拒絕, 而且艦隊失去了飛機。

然而,

此次行動確實完成了俄羅斯海軍作為防衛力量的主要任務。 俄海軍的作用是增加防禦縱深, 擔當第一道海上防線。 俄羅斯如今及未來的武器具有強大的能力, 但作戰範圍有限。 蘇-33艦載機的有效活動範圍是2993公里, 新型蘇-34飛機甚至只有1094公里;“白蛉”“西茲勒”等主要導彈系統的射程為240公里, “口徑”巡航導彈為1500公里。 所有這些武器都必須部署在前方, 才能真正發揮威力。

把東地中海納入俄羅斯戰略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俄羅斯看來, 該國海軍可追溯至9世紀基輔的內河艦隊, 其目的是保護通往君士坦丁堡的貿易通道。 俄羅斯在彼得大帝執政時期成為海洋強國。 俄羅斯海軍在19世紀的主要用途是保障從黑海到地中海的通道。

俄羅斯始終希望在愛琴海或者黎凡特建立基地, 保護唯一一條全年暢通的通往海洋世界的路線。 而鞏固和擴大在敘利亞塔爾圖斯的基地能夠滿足這一願望。

從上述角度來講, 儘管存在各種不足且裝備老化, 但俄羅斯艦隊還是取得了成功。 艦隊確實在地中海展開了行動, 向俄羅斯國內外表明, 只要有合適的水面裝備, 俄羅斯武器系統就能延長必要的作戰半徑。 在敘利亞得到的海空軍基地, 再加上派到伊朗的轟炸機, 把俄羅斯防禦圈拓展到了印度洋和北非。

此次行動還提供了在海上訓練空軍部隊的機會, 提振了俄軍士氣。 畢竟, 正是這種“實地”訓練幫助美國海軍取得了相比其他國家海軍的優勢。 (編譯/劉子彥)

資料圖片:英海軍戰艦拍攝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編隊在挪威外海進行演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