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千元耳機聽出萬元效果 靠的就是它

其實到今天, 音質這個東西還是說者自清聽者迷茫。 因為摻雜了太多主觀因素, 所謂的客觀規律很難放之四海而皆準。 所以我認為談音訊始終屬於小眾。

那麼有什麼辦法, 能夠簡單實現“聽音樂更爽”, 硬體投入可高可低, 又廣泛被大家認可呢?這並不是我太貪心或者理想化, 答案是肯定的——軟體。

之前受到手機、智慧電視硬體廠商的預裝影響, 我一直使用網易音樂和蝦米音樂。

但是自從國內重視版權, 那8元的包月杠杆撬動了我那摳比而脆弱的心, 於是我又接觸到了QQ音樂和酷我音樂, 並巧妙斡旋於它們之間。

如果說一款播放機的介面決定了使用者第一印象, 內容用來維繫使用者忠誠度。 那麼在這兩方面大家沒有拉開太大差距的情況下,

人們開始回歸本源——音質。 酷我音樂的那句“好音質, 用酷我”正是它較早尋求差異化的縮影。

目前很難再找到哪款播放軟體能對音訊如此“呵護有加”, 酷我音樂的音效主要分為三大塊:蝰蛇音效、耳機音效、等化器。 每個人思想不一樣,

對音質的理解亦是如此, 只有開放性的產品才能契合更廣闊的人群。

人們只知道分三頻, 不過在我看來刺激人感官最直接的還是聲場。 聲場是典型的中近距離形態設計, 屬於舞臺類型設計走向, 儘管人聲和前景受到中低頻飽和度影響。 實際上在一些寬闊少低頻錄音你才會發現聲場具有很不錯的橫寬和縱深表達。

酷我音樂中的3D美音主要增強虛擬環繞, 模擬出逼真的多聲道。 在實踐中, 無論是杜比AC3還是DTS, 都有一個特點, 就是重播時需要多個音箱, 但由於價格及空間方面的原因, 有的使用者並沒有足夠的音箱。 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替代技術,能夠把多聲道的信號經過處理,讓人感覺到環繞聲的效果,這就是虛擬環繞聲技術。

虛擬現場就是帶給聽眾良好的空間感,營造出逼真的現場氛圍。這種模式下,高密度的人聲和樂理較容易辨識。出色的臨場感以及縱深表達,同樣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聽覺衝擊。滿足人們差異化的追求。

對於喜歡聽流行音樂的朋友,特別是鄉村樂和爵士,更喜歡突出人聲位距優勢,來表達內心情感。而表現古典時也能有充足氣勢效果,特別是對於電影原聲類和ACG愛好者,純淨人聲這樣的聲場形態相當合適。

最後還有超重低音,它是最原始的刺激。一般耳機賣家都會給初級玩家調出搖滾樂、電子樂來欣賞。在高端玩家口中相傳的低俗,現實當中確實最容易打動聽眾的手段。打開超重低音,聲場輪廓表達有序。

目前酷我音樂上線26個品牌,支持100多款耳機。開啟後可以針對不同耳機型號大幅提高聽感,目前只有PC用戶端有此功能,手機端沒有。數量上的覆蓋還是中規中矩的,有比較大牌的JBL、BOSE、SONY,也有本土新興硬體廠商小米、vivo。

和音效選擇一樣,這也是一種模組化定制方式,也是一種極為偷懶的方式。因為普通玩家幾乎不可能專業調校,如果強行使用等化器,就猶如給初次攝影的人單反,純粹靠蒙。耗費時間,還未必達到效果。

如果音色冷暖按照由低到高成階梯的話,高森海塞爾MOMENTUM屬於那種中等偏下的品種。非常適合聽中高頻人聲,其實冷薄尖刺細膩空靈的走向,很難做到耐聽。能夠完美駕馭它的耳機少之又少。正是如此,酷我音樂的模組化定制才能有“修圖”般的價值。

如果音色冷暖按照由低到高成階梯的話,高森海塞爾MOMENTUM屬於那種中等偏下的品種。非常適合聽中高頻人聲,其實冷薄尖刺細膩空靈的走向,很難做到耐聽。能夠完美駕馭它的耳機少之又少。正是如此,酷我音樂的模組化定制才能有“修圖”般的價值。

Q460的中頻扎實、渾厚,只需要一台手機就輕鬆驅動。價格不貴,外觀漂亮,所以出街率很高。我經常拿來給電腦端聽音樂。中頻動態表現能表現出較寬闊的聲場,中低頻風格最為討喜,但高頻顯得顆粒較粗而且開始散亂。利用酷我音樂的調校充分發揮其特點。或開啟超重低音後聽電子樂非常棒。

富有彈性質感的平衡把握,使低頻不會過於肥厚。酷我音樂加重低頻量化,整個節奏不會太過淩亂僵硬。特別是鼓點具有衝擊力的部分做到很好的還原。滿足了很多景深細節的場景回饋。綜合各種測試來說,音色質感堅挺得到昇華。

事實上好的中頻可以滿足大多數樂器的音色,也僅僅是滿足大多數而已。通常男聲厚重而女聲細潤分歧嚴重,想100%表達豐富和正確的音色是不可能做到的,作為評測者切不可過於理想主義。

我比較喜歡使用的一款pc耳機是JVC RX900,這是一款定位中端的HIFI耳機,具備極強的設計感,佩戴舒適。你會發現RX900在低頻上做過多的渲染,而且中頻先天不足。所以只能利用酷我音樂儘量彌補瑕疵。

最後就剩下等化器的調節,這方面正如上文所述,內行門道外行靠蒙,它絕不是平時mp3裡的EQ調節,需要有扎實的器材功底和監聽經驗。這裡就作為進階由各位看官自由發揮了。

點評:文首提到的QQ、網易、蝦米當中,目前還沒有哪家軟調校能與酷我比擬。所以我感覺這張“音質牌”打的正當時,對未來發展有指導意義。但也存在覆蓋耳機型號不足,手機端沒有耳機音效的問題,我相信後續會不斷完善的。現在每天都很忙碌,聽音樂被壓縮到晚上。不管是享受那片刻的寧靜,還是瞬間的癲狂,質和量是我最看重的,也是選擇的依據。

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替代技術,能夠把多聲道的信號經過處理,讓人感覺到環繞聲的效果,這就是虛擬環繞聲技術。

虛擬現場就是帶給聽眾良好的空間感,營造出逼真的現場氛圍。這種模式下,高密度的人聲和樂理較容易辨識。出色的臨場感以及縱深表達,同樣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聽覺衝擊。滿足人們差異化的追求。

對於喜歡聽流行音樂的朋友,特別是鄉村樂和爵士,更喜歡突出人聲位距優勢,來表達內心情感。而表現古典時也能有充足氣勢效果,特別是對於電影原聲類和ACG愛好者,純淨人聲這樣的聲場形態相當合適。

最後還有超重低音,它是最原始的刺激。一般耳機賣家都會給初級玩家調出搖滾樂、電子樂來欣賞。在高端玩家口中相傳的低俗,現實當中確實最容易打動聽眾的手段。打開超重低音,聲場輪廓表達有序。

目前酷我音樂上線26個品牌,支持100多款耳機。開啟後可以針對不同耳機型號大幅提高聽感,目前只有PC用戶端有此功能,手機端沒有。數量上的覆蓋還是中規中矩的,有比較大牌的JBL、BOSE、SONY,也有本土新興硬體廠商小米、vivo。

和音效選擇一樣,這也是一種模組化定制方式,也是一種極為偷懶的方式。因為普通玩家幾乎不可能專業調校,如果強行使用等化器,就猶如給初次攝影的人單反,純粹靠蒙。耗費時間,還未必達到效果。

如果音色冷暖按照由低到高成階梯的話,高森海塞爾MOMENTUM屬於那種中等偏下的品種。非常適合聽中高頻人聲,其實冷薄尖刺細膩空靈的走向,很難做到耐聽。能夠完美駕馭它的耳機少之又少。正是如此,酷我音樂的模組化定制才能有“修圖”般的價值。

如果音色冷暖按照由低到高成階梯的話,高森海塞爾MOMENTUM屬於那種中等偏下的品種。非常適合聽中高頻人聲,其實冷薄尖刺細膩空靈的走向,很難做到耐聽。能夠完美駕馭它的耳機少之又少。正是如此,酷我音樂的模組化定制才能有“修圖”般的價值。

Q460的中頻扎實、渾厚,只需要一台手機就輕鬆驅動。價格不貴,外觀漂亮,所以出街率很高。我經常拿來給電腦端聽音樂。中頻動態表現能表現出較寬闊的聲場,中低頻風格最為討喜,但高頻顯得顆粒較粗而且開始散亂。利用酷我音樂的調校充分發揮其特點。或開啟超重低音後聽電子樂非常棒。

富有彈性質感的平衡把握,使低頻不會過於肥厚。酷我音樂加重低頻量化,整個節奏不會太過淩亂僵硬。特別是鼓點具有衝擊力的部分做到很好的還原。滿足了很多景深細節的場景回饋。綜合各種測試來說,音色質感堅挺得到昇華。

事實上好的中頻可以滿足大多數樂器的音色,也僅僅是滿足大多數而已。通常男聲厚重而女聲細潤分歧嚴重,想100%表達豐富和正確的音色是不可能做到的,作為評測者切不可過於理想主義。

我比較喜歡使用的一款pc耳機是JVC RX900,這是一款定位中端的HIFI耳機,具備極強的設計感,佩戴舒適。你會發現RX900在低頻上做過多的渲染,而且中頻先天不足。所以只能利用酷我音樂儘量彌補瑕疵。

最後就剩下等化器的調節,這方面正如上文所述,內行門道外行靠蒙,它絕不是平時mp3裡的EQ調節,需要有扎實的器材功底和監聽經驗。這裡就作為進階由各位看官自由發揮了。

點評:文首提到的QQ、網易、蝦米當中,目前還沒有哪家軟調校能與酷我比擬。所以我感覺這張“音質牌”打的正當時,對未來發展有指導意義。但也存在覆蓋耳機型號不足,手機端沒有耳機音效的問題,我相信後續會不斷完善的。現在每天都很忙碌,聽音樂被壓縮到晚上。不管是享受那片刻的寧靜,還是瞬間的癲狂,質和量是我最看重的,也是選擇的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