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杭州西湖邊上的武松墓:民國時期最成功的戶外廣告

今日遊人若去杭州西湖, 在杭州北山街西泠橋畔, 蘇小小墓西邊50米左右, 就可以看到這座武松墓。

在婦孺皆知的《水滸傳》中, 武松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

樣樣都是激動人心的好漢模樣、英雄本色。

在民間百姓心目中, 如武松這般純粹正面形象的歷史人物, 還真不多。

於是行人見了這墓, 難免都會駐足停留片刻, 略表景仰之情。

那麼現在, 兩個問題來了:

——歷史上可確有武松其人?若有, 和《水滸傳》中所寫的武松, 又有幾多區別?

——今日武松墓中, 是否真是葬有武松骨骸?


1、歷史上真實的武松

據《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所載, 史上確有武松其人。

武松為北宋著名義士, 曾任杭州府提轄。

提轄一職, 在宋時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長、城管隊隊長及人武部部長等職能綜合起來的一個崗位。

武松原本出生卑微, 原為一江湖藝人, “貌奇偉, 嘗使技于湧金門外”。

後因武藝過人, 為杭州知府高權賞識, 入府成為都頭, 後又因功升為提轄。

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而受讒罷官, 武松也受牽連被逐出衙門, 丟了官職。

新任的杭州知府蔡鋆為奸臣太師蔡京之子, 依仗父親權勢欺壓百姓,

被百姓稱為“蔡虎”。

武松於是身懷利刃潛入蔡府, 趁蔡鋆出行之時將其刺殺, 此舉一為百姓除害, 二為高權報恩。

民間將此稱為“武松打虎”, 到施耐庵筆下, 便演繹成了景陽岡打虎。

而據史料所載, 武松最終被捕入獄, 受重刑慘死於獄中。

但其刺殺蔡鋆一事, 隨著宋元之際流行的話本在民間廣為流傳。

到元朝時“行者武松”已經作為說書中人物活在了千家萬戶。

2、真假武松墓

武松死後, “百姓深感其德, 葬於杭州西泠橋畔”, 但隨著宋元戰亂, 其原先墓址早已湮滅無存。

1894年, 杭州人修湧金門時, 挖出了一具棺材, 和頭上赫然寫著:‘武松之柩’。

宋體字, 每字大約六寸見方, 凸刻, 貼金, 金色未變, 全棺完好, 比平常的長大, 漆色黑裡泛紅。

由此可見, 武松確有其人, 也確葬於杭州。

而據清人胡祥翰《西湖新志·卷九·塚墓·宋義士武松墓》所載:

——“在蘇小小墓北, 謂國初江滸人在進瀧浦下掘地得石碣題曰:“武松之墓”。

棺與碑分別出於兩處, 很顯然自宋之後, 武松墓經歷了很大的波折。

到民國時, 武松墓又再次在西湖邊建起,

按民間所說, 民國時期西湖邊的這座武松墓, 是黑幫頭子張嘯林出資所建。

而據當事人著名制印人簡琴石親口所述:此墓實際上是他於1924年和一個藥商所做的戶外廣告嘗試。

墓門上楹及墓碑上的字為簡琴石所書寫, 而修墓的錢則是藥商自掏腰包。

至於墓中所埋之物,則根本就與武松無關了,兩人只是借了個武松的名號,修了這麼一個墓,真實的目的是為藥商做戶外廣告。

待墓修好之後,為了廣告效應,兩人就在墓前設了若干張供遊人休息用的長椅,在長椅的靠背上,則是藥商主打產品,名為“發冷丸”的藥品廣告。

而這個藥商,再進一步考證,正是民國時著名的醫學專家、製藥大亨梁培基。

時華南瘧疾流行,創“梁培基發冷丸”,開廣州製藥業中西藥結合之先河,行銷華南及東南亞,成為富商。

行文至此,忍不住停筆感慨:

感慨民國商人商業思維之超前。能借一個宋代名人的名氣,來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且做的如此高端大氣而不露痕跡。

感慨民國時期商業環境之寬鬆。在西湖邊修了這麼大一個建築,做了這麼大一個廣告,居然沒被當違建拆除。

更感慨千古歷史人物能長留人世者唯一名聲。百傾房田,萬千金銀,死後都是他人之物,唯有一個名聲,只要能被人記得,就永遠是屬於你的。

至於墓中所埋之物,則根本就與武松無關了,兩人只是借了個武松的名號,修了這麼一個墓,真實的目的是為藥商做戶外廣告。

待墓修好之後,為了廣告效應,兩人就在墓前設了若干張供遊人休息用的長椅,在長椅的靠背上,則是藥商主打產品,名為“發冷丸”的藥品廣告。

而這個藥商,再進一步考證,正是民國時著名的醫學專家、製藥大亨梁培基。

時華南瘧疾流行,創“梁培基發冷丸”,開廣州製藥業中西藥結合之先河,行銷華南及東南亞,成為富商。

行文至此,忍不住停筆感慨:

感慨民國商人商業思維之超前。能借一個宋代名人的名氣,來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且做的如此高端大氣而不露痕跡。

感慨民國時期商業環境之寬鬆。在西湖邊修了這麼大一個建築,做了這麼大一個廣告,居然沒被當違建拆除。

更感慨千古歷史人物能長留人世者唯一名聲。百傾房田,萬千金銀,死後都是他人之物,唯有一個名聲,只要能被人記得,就永遠是屬於你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