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877年,羅布泊啥樣的?只有七十戶人家,男女總共三百來號人

普爾熱瓦爾斯基, 俄羅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探險家。 從1870年開始, 他一生中4次到中國西部探險, 在1876—1877年間他第二次來中國探險歸國後, 宣稱自己找到了羅布泊, 一石激起千層浪, 引起地理學界大嘩。 普氏的儘管打著科學考察的旗號, 但侵略的目的明顯, 甚至不乏對當時中國人的蔑視。 然而, 一百多年過去, 在普氏的記述裡仍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研究的資料, 尤其是關於羅布泊的部分, 對於今天研究並瞭解這一區域的人文及生態或多或少是有一些幫助的。


羅布泊

1877年的春天, 普氏沿塔里木河進入羅布泊, 並在羅布泊度過了一段神秘的日子。 他說, 羅布泊的春天是候鳥的天堂, 冬眠的羅布泊就是被那些鳥兒的叫聲喚醒的。 除了在這裡打鳥、採集標本, 普氏還向人們記述了一幅當年羅布泊風情的人文畫卷。 他說, 羅布泊居民住著蘆葦做的房子,

除了捕魚還打獵, 甚至還種一些數量極少的地。 每年春天刮起東北風時, 一個叫“哈拉布然湖”的湖水便向西南方向流出, 淹沒附近的鹽鹼灘地。 這個湖長約三十公里、寬為十公里, 風大的時候, 湖面上會波濤洶湧, 當地人說湖的名字是“黑旋風”的意思。 每年有一段時間因為湖水的淹沒, 一個叫“恰克勒克”的村子與會外界的交通中斷。 而這裡的人們當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普氏說, 因為生活條件艱苦, 不宜人類生存, 羅布泊地區的人口增長極為緩慢。 一般人家有兩三個孩子, 也有有五六個孩子的, 當然還有沒有孩子的。 在他們到來的當年, 羅布泊地區有十一個村莊, 七十戶人家, 男女總共也就三百來號人。 但在不出二十年的過去,

羅布泊的人口要比普氏看到的多。 也就是在這二十年間, 羅布泊天花肆虐, 僅僅在幾個月的工夫, 村子裡幾乎大數人都死光了, 即使少數人倖存了下來, 但依然染病了。 這些染病了的人們在羅布泊地區養起了為數不多的牛羊, 並種起了糧食, 才得以在這裡堅強地生存了下來。 而當時羅布泊有近六百戶人。 按普氏的演算法, 這個時候的羅布泊地區應該有兩千多人口。 天花病讓他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離開了人世。

普爾熱瓦爾斯基

普氏說, 由於物質的貧乏, 羅布泊地區的居民甚至將蘆葦的枯枝鋪在地上當褥子, 還將一些枯枝用水煮, 榨出一種粘液, 當做甜食。 窮人睡覺時總將手腳蜷縮在一起, 弓著腰, 像個“活著的肉團”。 他們大多數時候吃魚, 有一部分人是不吃羊肉的, 因為平時吃不著羊肉, 一旦吃了會傷害器官。 臉上很少有笑容, 心裡總裝著要做的事情, 如打獵、打魚、做家務, 別的事情裝不進去。 沒有識字的人。 女人的相貌不是十分好看, 衣衫襤褸, 不梳頭發。

因為風沙,

不少人得有眼病, 還有關節炎和風濕病。 如果身上長了瘡或者發生浮腫, 就用水銀來治療, 也會熬一些草藥來喝。 但他們不會治天花, 得了天花的人只能等死, 而其他人會離開村莊重建家園。

在普氏的記述裡, 還提到了今天我們很多人都熟知的羅布麻。 從羅布麻中提出的纖維可以編成魚網, 也可以織成布料。 羅布泊地區的居民用這種布料做衣服。 但羅布泊不產羅布麻, 羅布麻生長在塔里木河下游兩岸, 密密麻麻, 到處都是。 羅布泊地區的居民還用這種麻織成的布做褥子的套, 裡面裝著蘆葦花絮和鴨毛。 這對羅布泊地區的居民來說是“奢侈品”, 因為他們居住的房子實在是太不嚴實也太不結實了, 不但不難遮風擋雨, 甚至連太陽也擋不住,冬天能有這樣的褥子實在是不用說的幸福。

塔里木河

除了這些,普氏還為我們記述了羅布泊地區的常見野生動物——野駱駝。他說,在羅布泊,看到幾十峰甚至幾百峰駱駝也不是新奇的事,當地人雖然打獵,但不專門打野駱駝。野駱駝居於大漠的深處,即使環境再惡劣也能生存下去。普氏說,它們很少吼,但吼起來像牛的呻吟。母駝三年產一胎,幼仔十分依戀母駝,當獵人捕獲母駝,即使幼仔逃脫也會很快回來,獵人們便將其抓獲,很容易便會培養成家駱駝,為人們勞作。

在這個過程中,普氏記述了野駱駝的繁衍:每年1月至3月,它們便進入交尾期。為了爭奪配偶,公駝之羊將會展開殘酷的競爭。強壯的公駝甚至會把弱小的公駝摁倒在地,咬住它的頭骨,直至咬碎為止。這是很嚇人的描述,也是現實,更是大漠裡的嚴酷生存啊。

塔克拉瑪幹沙漠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甚至連太陽也擋不住,冬天能有這樣的褥子實在是不用說的幸福。

塔里木河

除了這些,普氏還為我們記述了羅布泊地區的常見野生動物——野駱駝。他說,在羅布泊,看到幾十峰甚至幾百峰駱駝也不是新奇的事,當地人雖然打獵,但不專門打野駱駝。野駱駝居於大漠的深處,即使環境再惡劣也能生存下去。普氏說,它們很少吼,但吼起來像牛的呻吟。母駝三年產一胎,幼仔十分依戀母駝,當獵人捕獲母駝,即使幼仔逃脫也會很快回來,獵人們便將其抓獲,很容易便會培養成家駱駝,為人們勞作。

在這個過程中,普氏記述了野駱駝的繁衍:每年1月至3月,它們便進入交尾期。為了爭奪配偶,公駝之羊將會展開殘酷的競爭。強壯的公駝甚至會把弱小的公駝摁倒在地,咬住它的頭骨,直至咬碎為止。這是很嚇人的描述,也是現實,更是大漠裡的嚴酷生存啊。

塔克拉瑪幹沙漠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