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八路軍打伏擊,竟然還能從鬼子手裡繳到駱駝?其實它們是這種牲口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三天之內, 劉伯承以區區一個營的兵力, 在七亙村連續設伏且取得成功, 這是一件令他本人都倍感驕傲的事,

很多軍事教科書也將其列為經典戰例。 一二九師在晉東民間的影響力得到迅速提升, 當地流傳一句民謠:“日出東海, 日落西山”。 意思是, 日軍從東海來犯, 將要在太行山西邊落下去。

一二九師入晉之後, 劉伯承曾希望閻錫山能夠給予武器彈藥的補給, 但所得寥寥, 以致於新入伍的戰士都發不到槍。 晉東的幾次作戰多少緩解了這一困難, 其中僅第二次七亙村伏擊戰就繳獲了步馬槍20支, 戰後通過發動群眾打掃戰場, 又收集到一些日軍逃躥時丟棄的武器, 其中還包括一挺輕機槍。

除此之外, 其它戰利品更是琳琅滿目, 劉伯承、陳賡等人的座騎都換成了日本大洋馬。 大洋馬乃是日軍騎兵的標準座騎, 又稱“東洋馬”。 它們並非日本原產,

乃是一種經過改良的高頭大馬, 外形全都膘肥體壯, 迥異於一般騾馬。 一二九師官兵剛剛見到這些似騾子非馬的高大牲口時, 還以為是駱駝哩。

(日軍騎兵所騎的東洋馬)

最令人驚喜的, 還是在戰利品中找到了兩份軍用地圖, 一份山西的,

一份華北地區的, 皆為中方印製, 顯見得是日軍從晉軍手裡得到的。 先前劉伯承途經大原時, 曾經向閻錫山要幾份軍用地圖, 回答說沒有。 那幾張省版的地形圖又不夠精確, 無可奈何之下, 劉伯承指揮作戰時, 甚至連中學生的袖珍本地圖都用上了。

拿到繳獲的地圖, 劉伯承喜出望外, 他風趣地說:“怪不得閻錫山說沒有地圖, 原來是跑到日本人手裡去了。 他對八路軍這麼小氣, 對日本人卻是如此大方!”

太原會戰之初, 劉伯承就意識到國民黨友軍雖然在防禦兵力的數量上佔有優勢, 但裝備差, 火力弱, 戰術上採取的又是一線硬頂的陣地戰, 恐怕太原最終還是難以守住。 在與閻錫山的會晤中, 他又發現閻錫山已準備向黃河西岸搬家,

說明高級指揮層對守住太原同樣缺乏信心。

果不其然, 娘子關陷落不久, 晉東戰場的各路友軍便紛紛撤退, 處於腹背受敵威脅下的忻口守軍亦不得不放棄陣地後撤。 晉北、晉東戰局都陡然惡化, 兩個方向的日軍一邊追殺敗退中的中國軍隊, 一邊向太原疾速逼進。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儘管有七亙村連環伏擊戰在前, 然而無論是第二十師團還是第一○九師團, 都仍將處於正面防禦位置的國民黨軍視為中方主力, 對側翼的八路軍不是很在意。

敵方的忽視正是最好的戰機。 10月30日, 劉伯承率三八六旅進至昔陽以東, 做好了對第二十師團所部予以側擊的準備。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43.3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