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聯的小脆皮,抗戰的大功臣,蘇聯t26輕型坦克

20世紀30年代, 是蘇聯坦克工業大發展的年代, 在這個年代裡, 蘇聯引進、仿製了一些國外的先進坦克, 利用他們的技術加上自己的創新, 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獨立發展道路。

在這條路上不得不講到的一個大坑啊不對, 其實是一個福利, 就是蘇聯第一種大規模裝備的坦克, t26輕型坦克。

蘇聯援助西班牙共和派的T26坦克

t26坦克, 最早是源于蘇聯從英國買的兩輛威克斯輕坦, 蘇聯的磚家在拆解了這兩輛威克斯之後, 在威克斯的基礎上設計出了自家的t26。

早期的T26A型坦克

t26剛出道的時候還是很吊的, t26a型擁有兩個炮塔, 兩根大屌(37毫米反坦克炮和一挺機槍), 可以同時射向兩個不同角度, 雙飛什麼的毫無壓力, 可是由於t26的這兩個炮塔挨得太近, 兩根大屌為了避免愛的摩♂擦, 所以不能轉向同個方向, 這種坑爹的設計很快就被拋棄了, 蘇聯生產了單炮塔的t26b型坦克, t26b雖然沒辦法雙飛, 可是人家吊大啊, 在當時一大票裝備37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種口徑的小機槍的小坦克裡, t26的這門45毫米炮算是氪金rmb裝備了, 吊的不行。

衛國戰爭時期的T26B

t26採用彈簧懸掛, 安裝一台91馬力發動機, 時速30公里, 這輛小脆皮雖然火力足以毀天滅地, 但是糟糕的防禦能力讓它在實戰裡面被敵人各種反坦克武器教育, 只有15毫米的裝甲別說防敵人火炮, 就是當時的反坦克槍都擋不住, 遇到了會玩的玩家, 分分鐘虐的t26找不到北, 再加上當時的蘇聯並沒有把t26集群起來使用, 而是把它們分配到步兵部隊裡面,

這壓根就讓t26失去了進攻鋒芒的作用, 變成了等待敵人來愛♂護的小受, 所以, t26在後來蘇聯的蘇芬戰爭、諾門罕戰役和西班牙內戰裡面, 損失都比較大, 衛國戰爭更是把蘇聯的兩萬多輛t26虐的找不到北, 雖然士兵的素質有一定差距, 但是t26薄弱的裝甲, 落後的配置方法, 也是導致蘇軍慘遭輪爆的原因。

畫家嚴重狂奔突進的T26

話說回來。 t26跟我們中國也是挺有緣的, 是我們的抗戰功臣, 1937年, 蔣介石跟蘇聯要了三億五千萬美元的軍事援助, 蘇聯派來了包括80輛t26b型坦克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 這80輛t26被安排在了國軍的杜聿明200師裡面, 杜聿明的200師是我們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 後來這80輛t26參加了1938年進攻昆侖關的戰役, 在險阻的山路上, 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駕駛坦克前進, t26給步兵帶來了強大的火力支援, 但是由於裝甲太薄, t26在這場戰爭裡損失慘重, 後來1941年, 國軍進軍緬甸, 剩餘的t26隨著遠征軍來到了緬甸地區, 最後基本上損失殆盡, 這些鋼鐵之軀和戴安瀾將軍一樣, 為我們的抗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國軍200師的T26B

國軍200師的T26B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