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家VR教育企業共用實操經驗|VR網線下沙龍乾貨分享

由VR網(www.hiavr.com)主辦,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虛擬實境專業委員會、啟迪之星和創業邦協辦的VR網線下沙龍第三期之教育落地案例分享於上週五(4月21日)在創業邦Demo Space成功舉辦。

在本次活動中, 我們邀請了愛徒VRCEO杜穎、巧克互動CEO吳依松、幻鯨VR CMO蔡旎哲、威愛教育國際部產品總監胡雨森以及靈境學院副院長文芳五位嘉賓, 就VR教育這一主題, 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分享, 會後就大家感興趣的VR教育相關問題各位嘉賓逐一推心置腹地進行了解答。

VR教育實際落地中的門道:

VR教育是一種輔助手段尚不能顛覆傳統教學方式

活動中, 嘉賓紛紛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 VR是一種新技術, 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顛覆不能太大, 否則對於老師來說就是挑戰。 在現有的VR教育應用中, 老師都可以不改變授課習慣, 一樣有黑板, 一樣有ppt, 只是在關鍵知識點上, 利用5到10分鐘的時間用虛擬實境的內容來展示,

讓學生在沉浸體驗中進一步理解知識。 過去是板書和PPT兩種方式並舉, 現在則是三樣並舉。

目前的技術水準和大眾認知不滿足所有課程都用VR來教學的程度。 且確實有的學科是不適合VR教學。

VR+教育滿足高難度、高成本的教學實踐操作需求。 虛擬實境之於教育就像黑板、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一樣, 是一種基於傳統, 超越傳統的教學方法。 2000年前教學依靠口授, 200年前有了黑板, 20年前才有了多媒體教室, 現在多媒體教室已經非常普及了, 這是一個新技術普及的過程, VR是教育的一種輔助手段。

VR教育該用什麼樣的設備?

巧克互動 CEO吳依松認為以現在市場上的VR硬體設備水準, 想大規模進入教育系統,

是有難度的。 教育和遊戲不一樣, 不是玩得開心就好了, 教育對硬體的要求更為苛刻。

從家長角度來說, 他們很關心孩子的健康問題, VR是否會影響視力, 是家長很大的顧慮。 從學校角度來說, 他們也要為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負責。 去年有個趣聞, 有學校使用某品牌的手機眼鏡盒子,

校長聽說後趕緊把手機拆下來了, 怕手機爆炸, 對校長來說, 學生的安全是很大的責任。 或者使用一些暈眩感強烈的VR眼鏡, 學生在課堂上吐了, 這也是沒法對家長交代的。

這些問題無論是學校方面, 還是家長, 都有很大的顧慮。 所以在這一場景下使用VR, 對於VR設備的要求就很高。

到底做平臺還是做內容?

吳依松認為目前的VR教育市場現狀, 做VR教育平臺是不現實的。 VR教育目前總共課件數量遠遠不足以支撐市場需求, 在這樣的現狀下, VR教育平臺是沒有意義的。

教育和遊戲不一樣, 不具可比性。 遊戲有很多平臺, 騰訊, 網易, 完美, 而教育行業沒有成功的。 因為教育的細分市場太多了。

從英語角度來講, 有針對不同學齡段的課程,

也有針對不同身份的課程, 比如商務的或是成人的。 一類課程想要做好有很大難度, 但一旦做成功也許會有上億營收。 而有個一兩百個課件就想做平臺的, 則很難實現。

學校的年級就有近20個, 每個年級都有好多門課, 這是一個對內容需求量很大的行業, 且學校裡沒人用DEMO,需要實際與教學相吻合的VR內容。

做VR教育要滿足三大前提

蔡旎哲說道:VR教育從去年開始在B端市場火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遊戲團隊開始做VR教育。VR體驗店開始虧損、VR硬體持續燒錢,遊戲不能短期內變現,這些都是他們將目光轉向VR教育的原因。但是教育的坑也有很多,如何避免栽跟頭?要在入局之前就考慮好以下三個問題。如果不是三者兼備,最好不要輕易嘗試VR教育。

第一,是否有教育理解力。做VR教育要對目標學科和年齡層都有一定的認知,對於學科的知識點要清楚才能相應的針對學科痛點製作VR教育產品,此外,對於區域的教育政策也要瞭解,因為線下教育的區域性是非常強的。

第二,是否有VR產品能力。開發引擎和美工模型只是生產VR產品的一部分工作,VR教育不僅需要有這部分能力,還要懂得拆分教育目標。這對於VR產品的能力要求更高,相比於遊戲或是針對某個需求生產VR產品要更複雜。

第三,是否有教育資源。當掌握了教育、也掌握了VR,可以生產出VR教育產品後,最後一個問題便是教育資源。管道對於VR教育來說非常重要,有了管道才有利於產品落地。而在教育資源的開發上,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五家企業VR教育落地實例分享:

小學VR教育——

愛徒VR著力點在小學,愛徒VRCEO杜穎認為小學時期的學生要解決專注度的問題,且小學升學壓力較小,是VR教育較好的目標群體。目標選定小學後,下面的問題就是針對哪些學科。

小學語文是否要結合VR是一個命題,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語文這種學科對於VR教育沒有實際需求,然而杜穎認為VR的實際價值是對於批判性思維的行程和學生想像力的培養,為學生創造的VR場景不但不會限制他們的想像力,反而會有助於想像力的培養。

此外,科學和英語的融合課程也是愛徒VR推出的落地課程,將科學知識與英語知識融合起來進行教授。在VR世界中,利用兩門課程的結合點打造課程內容,讓學生同時掌握兩門課程的結合點。

高中VR教育——

幻鯨VR從高中教育切入VR教育市場,高中教育需要理解知識,單純靠做題、刷題、練技巧的效果比較差,雖然高考題不適合用VR來做,但對於抽象知識的理解幫助很大。

該如何選擇哪些知識點適用於VR教育呢?第一是難度大的知識點,老師和學生普遍覺得難的知識點。光學的折射,就沒必要用 VR,因為很好理解。

而通過幻鯨VR在三個省份所做的調研,發現切割磁感線這個知識點有一半的學生無法理解;此外還有便是抽象的概念,比如地球上的生物循環系統;最後是需要沉浸感的知識點,需要從不同角度觀察的知識點。這些都是有對VR教育有實際需求的學科。

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並舉——

威愛教育的業務主要分為VR教育培訓和VR教育應用。教育培訓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目前有落地案例。與北航合作的虛擬實境專業軟體工程碩士專業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班。在本科生階段,威愛教育也陸續與廣西外國語學院、大連藝術學院等於今年合作創立虛擬實境教育學院。在學歷教育上形成了一個鏈條,本科專科到研究生,有全線的教育培訓體系。

非學歷教育方面,威愛教育與虛幻引擎、HTC Vive以及賽迪研究院等聯合推動虛幻引擎的工程師認證,將在未來兩個月左右發佈。

威愛教育還推出了虛擬實境教學應用實操訓練,打造了高模擬度的實訓工具,用於工業噴塗、焊接等學科應用。應用可以記錄學生的操作流程,進行全面的資料化記錄、分析與指導。

最後,靈境學院副院長文芳還為我們帶來了關於VR人才培訓的相關市場資料,展示了VR人才培訓市場的需求所在。

就業市場上,VR人才稀缺已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現狀。虛擬實境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最顯著問題之一便是人才短缺。根據世界最大招聘資訊搜尋引擎公司Indeed的統計分析,2014年以來VR/AR相關的工作數量提升了400%。LinkedIn發佈的資料顯示,全球虛擬實境從業者主要集中在歐美以及印度等以IT高科技為主導的創新性國家,中國虛擬實境產業發展較快,相對也造成了當下人才緊缺的局面。

然而VR人才到底需要哪些技術?哪些VR人才可以躋身名企獲得高薪工作?相信這些問題是教育機構和人才都很關注的問題。

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6年,技術一直屬於崗位核心訴求,佔據了半壁江山。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占比58.3%、53.2%、50.5%。VR行業的人才缺口中,技術方面人才最為緊缺。

且學校裡沒人用DEMO,需要實際與教學相吻合的VR內容。

做VR教育要滿足三大前提

蔡旎哲說道:VR教育從去年開始在B端市場火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遊戲團隊開始做VR教育。VR體驗店開始虧損、VR硬體持續燒錢,遊戲不能短期內變現,這些都是他們將目光轉向VR教育的原因。但是教育的坑也有很多,如何避免栽跟頭?要在入局之前就考慮好以下三個問題。如果不是三者兼備,最好不要輕易嘗試VR教育。

第一,是否有教育理解力。做VR教育要對目標學科和年齡層都有一定的認知,對於學科的知識點要清楚才能相應的針對學科痛點製作VR教育產品,此外,對於區域的教育政策也要瞭解,因為線下教育的區域性是非常強的。

第二,是否有VR產品能力。開發引擎和美工模型只是生產VR產品的一部分工作,VR教育不僅需要有這部分能力,還要懂得拆分教育目標。這對於VR產品的能力要求更高,相比於遊戲或是針對某個需求生產VR產品要更複雜。

第三,是否有教育資源。當掌握了教育、也掌握了VR,可以生產出VR教育產品後,最後一個問題便是教育資源。管道對於VR教育來說非常重要,有了管道才有利於產品落地。而在教育資源的開發上,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五家企業VR教育落地實例分享:

小學VR教育——

愛徒VR著力點在小學,愛徒VRCEO杜穎認為小學時期的學生要解決專注度的問題,且小學升學壓力較小,是VR教育較好的目標群體。目標選定小學後,下面的問題就是針對哪些學科。

小學語文是否要結合VR是一個命題,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語文這種學科對於VR教育沒有實際需求,然而杜穎認為VR的實際價值是對於批判性思維的行程和學生想像力的培養,為學生創造的VR場景不但不會限制他們的想像力,反而會有助於想像力的培養。

此外,科學和英語的融合課程也是愛徒VR推出的落地課程,將科學知識與英語知識融合起來進行教授。在VR世界中,利用兩門課程的結合點打造課程內容,讓學生同時掌握兩門課程的結合點。

高中VR教育——

幻鯨VR從高中教育切入VR教育市場,高中教育需要理解知識,單純靠做題、刷題、練技巧的效果比較差,雖然高考題不適合用VR來做,但對於抽象知識的理解幫助很大。

該如何選擇哪些知識點適用於VR教育呢?第一是難度大的知識點,老師和學生普遍覺得難的知識點。光學的折射,就沒必要用 VR,因為很好理解。

而通過幻鯨VR在三個省份所做的調研,發現切割磁感線這個知識點有一半的學生無法理解;此外還有便是抽象的概念,比如地球上的生物循環系統;最後是需要沉浸感的知識點,需要從不同角度觀察的知識點。這些都是有對VR教育有實際需求的學科。

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並舉——

威愛教育的業務主要分為VR教育培訓和VR教育應用。教育培訓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目前有落地案例。與北航合作的虛擬實境專業軟體工程碩士專業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班。在本科生階段,威愛教育也陸續與廣西外國語學院、大連藝術學院等於今年合作創立虛擬實境教育學院。在學歷教育上形成了一個鏈條,本科專科到研究生,有全線的教育培訓體系。

非學歷教育方面,威愛教育與虛幻引擎、HTC Vive以及賽迪研究院等聯合推動虛幻引擎的工程師認證,將在未來兩個月左右發佈。

威愛教育還推出了虛擬實境教學應用實操訓練,打造了高模擬度的實訓工具,用於工業噴塗、焊接等學科應用。應用可以記錄學生的操作流程,進行全面的資料化記錄、分析與指導。

最後,靈境學院副院長文芳還為我們帶來了關於VR人才培訓的相關市場資料,展示了VR人才培訓市場的需求所在。

就業市場上,VR人才稀缺已經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現狀。虛擬實境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最顯著問題之一便是人才短缺。根據世界最大招聘資訊搜尋引擎公司Indeed的統計分析,2014年以來VR/AR相關的工作數量提升了400%。LinkedIn發佈的資料顯示,全球虛擬實境從業者主要集中在歐美以及印度等以IT高科技為主導的創新性國家,中國虛擬實境產業發展較快,相對也造成了當下人才緊缺的局面。

然而VR人才到底需要哪些技術?哪些VR人才可以躋身名企獲得高薪工作?相信這些問題是教育機構和人才都很關注的問題。

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6年,技術一直屬於崗位核心訴求,佔據了半壁江山。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占比58.3%、53.2%、50.5%。VR行業的人才缺口中,技術方面人才最為緊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