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三爺死後雍正留下狠話,乾隆登基乖乖封為“鐵帽子王”

在《雍正王朝》一劇中, 十三阿哥允祥被康熙圈禁多年, 直到雍正即位後才得以平反, 認為康熙這麼做的原因是讓雍正釋放允祥得一忠心報效之股肱。

其實這都是瞎琢磨, 猶如丈量水中之月推算月球有多大。 歷史上, 康熙對十三阿哥允祥確實有責罰, 但更多的是鍾愛, 根本沒有圈禁那檔子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康熙康熙親遣允祥和八阿哥允禩、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四人總理事務, 並指派允祥管理“三庫”。

也就是說康熙在臨終前, 允祥非但沒有圈禁, 還身負掌管國庫的重任, 實權在握, 雖說這只是管錢不做主的官, 但能當這官卻絕對是“一把手”信得過的“鐵杆兒”。

雍正元年, 康熙信得過的允祥更加被重用, 身為大清財政總出納的他又受命總理戶部事務, 並被封為和碩怡親王, 也就是說到了雍正朝, 允祥集大清朝廷財政的收、支大權於一身了。

同時, 他還被授權管理宗人府事務, 宗室人員的升遷榮辱, 得先過他這一關, 位居六部尚書之上。

為什麼從康熙到雍正都任用允祥管理財政呢?鍾愛于信任的原因在於允祥“不愛錢、不貪財”。

雍正元年十一月, 雍正上諭說:

“怡親王于皇考時敬謹廉潔, 家計空乏,

舉國皆知。 朕禦極以來, 一心翎戴, 克盡臣弟之道。 從前兄弟分封, 各的錢糧二十三萬兩, 朕援此例賜之, 奏辭不已, 宣諭再三, 僅受十三萬;複援裕親王例, 令支官物六年, 王又固辭。 今不允所請, 既不可;允其請, 而實心為國之懿親, 轉不得與諸兄弟比, 朕心不安。 ”

從這上諭中可知, 康熙朝時的眾阿哥, 允祥的“家計空乏”;到了雍正朝, 朝廷依例賞23萬, 允祥請辭, 雍正不允, 後只收了13萬。 雍正過意不去, 要他多領6年俸祿, 允祥堅辭不受。 與給多少要多少只嫌少不怕多的其他弟兄相比, 雍正很感慨, 贊他“實心為國”。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 怡親王允祥積勞成疾不治身亡, 享年45歲。 次日, 雍正御駕親臨怡王府祭奠, 當即發諭:“怡親王薨逝, 中心悲慟, 飲食無味, 寢臥不安。 王事朕八年如一日, 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 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 ”

幾日後, 雍正又發上諭:“複其允字為胤字。 ”按宗譜, 康熙之子原為胤, 即允祥原名胤祥, 但雍正臨朝後為避聖諱, 胤祥改名允祥, 如今雍正下旨, 命已故允祥改回原名,

以表示對怡親王的格外恩典。

說道這, 不免要提一下, 清朝並非所有皇子都要避名諱, 比如嘉慶和道光登基, 為避聖諱, 不是眾阿哥改名, 而是皇帝一人改名。 道光之後, 這一改名避聖諱的章程就作罷了, 原來叫什麼名字依然叫什麼名字, 比如咸豐叫奕佇, 恭親王依然叫奕䜣。

言歸正傳。雍正替允祥改了名之後,還賜怡親王配享太廟,親選“賢”字為諡號,且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個字佐之。同時,雍正還降旨傳諭地方,命各地設專祠奉祀。這些舉措在清室諸王的封諡和葬儀中唯此一例,空前絕後。

採取這些舉措之後的雍正,依然“朕心不安”,於是在怡親王病亡的三個月之後又發上諭:“凡朕加與吾弟子恩典,後代子孫不可任意稍減,佐領屬下等項,亦不可挪動更改。”

雍正八年年底,允祥長子弘曉依據“不可任意稍減”的聖意,承襲怡親王爵位。但是直到雍正去世,胤祥也沒有獲封“鐵帽子”親王這個稱號,雍正這樣做自然是有他的苦衷的,但他同時提醒了弘曆,死後要封胤祥為鐵帽子王。

乾隆即位後,才體察皇考本意,欽定怡親王世襲罔替,成為恩封的第一家鐵帽子王。

言歸正傳。雍正替允祥改了名之後,還賜怡親王配享太廟,親選“賢”字為諡號,且以“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個字佐之。同時,雍正還降旨傳諭地方,命各地設專祠奉祀。這些舉措在清室諸王的封諡和葬儀中唯此一例,空前絕後。

採取這些舉措之後的雍正,依然“朕心不安”,於是在怡親王病亡的三個月之後又發上諭:“凡朕加與吾弟子恩典,後代子孫不可任意稍減,佐領屬下等項,亦不可挪動更改。”

雍正八年年底,允祥長子弘曉依據“不可任意稍減”的聖意,承襲怡親王爵位。但是直到雍正去世,胤祥也沒有獲封“鐵帽子”親王這個稱號,雍正這樣做自然是有他的苦衷的,但他同時提醒了弘曆,死後要封胤祥為鐵帽子王。

乾隆即位後,才體察皇考本意,欽定怡親王世襲罔替,成為恩封的第一家鐵帽子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