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八個月還不會翻身,竟然是因為腦癱!

近日,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一位已經8個月還不會翻身的小朋友。 經神經外科趙海康主任診斷, 寶寶最終被確診為腦癱!

不能“三翻六坐”可能是腦癱!

老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是指寶寶出生後隨著發育時間的增加所能出現的能力, 但是對於腦癱的孩子來說, 寶寶由於疾病表現出明顯的運動發育落後, 難以正常的“三翻六坐”。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趙海康主任表示:“腦癱是主要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姿勢異常以及肌張力的改變的小兒神經系統常見疾病。

對於出現運動發育落後的孩子來說, 正常孩子能夠簡單做到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是極為困難的, 也是提醒家長孩子可能是腦癱的重要表現, 希望家長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

孩子吃奶困難也可能是腦癱!

此外, 腦癱的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還可能出現多種異常,

比如孩子吃奶困難!

近日, 有新聞中指出, 一位出生於2016年4月的寶寶在生長過程中哺乳無力, 體重增長也緩慢。 最終, 被確診為腦癱!那麼, 孩子吃奶困難是因為腦癱的表現嗎?

“孩子吃奶困難是臨床常見的腦癱孩子異常表現”趙海康主任說“孩子的吃奶苦難主要表現為腦癱的孩子多會出現出生後不會吸吮(包括無力或拒乳)吸吮後疲乏無力, 經常出現嗆咳、吐奶等。 ”

孩子多種反常表現都可能是腦癱!

生活中, 多數人對於腦癱的認識並不正確。 比如, 曾經做的一份抽樣調查中顯示:超過50%的人認為腦癱是極少見的一種疾病!但其實, 有研究指出我國目前有腦癱患者 600 萬人以上, 且以4~6萬人/年的速度遞增。

同樣, 很多人由於對腦癱的不瞭解使得孩子出現異常之後難以正確解讀其異常所代表的含義, 但是孩子病情不斷發展, 難以接受正確診療。

神經外科臨床認為:腦癱的孩子可以出現多種異常提示家長, 只是需要家長學會鑒別!

出上述兩種異常以外, 腦癱的孩子在早期還可能表現為:

1、頭圍異常;

2、孩子由於肌張力異常使得孩子表現為出生後十分安靜, 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

3、2-3個月時, 孩子還不會笑、抬頭, 持續哭鬧, 手指緊握, 不會張開;

4、智力發育也落後于同齡正常兒。

5、流口水、顫抖;

6、肢體運動不協調, 不對稱, 頭不能保持正中位置。

腦癱應該接受正確治療!

如上所述, 很多的人對於腦癱的認識有著明顯的不足, 導致很多孩子在出現早期症狀之後難以被發現。 同樣的道理, 由於認識的不足, 使得很多的腦癱孩子沒有接受正確治療。

趙海康主任表示:“目前, 臨床上對於腦癱孩子的治療主張‘康復訓練+手術治療+康復訓練’的模式, 其中手術治療是緩解患者異常, 為寶寶康復提供可能的必不可少的方式,

比如痙攣型腦癱只有在手術改善患者異常的肌張力, 緩解患者痙攣之後, 患者才有康復的可能!”

痙攣型腦癱是腦癱的一種類型, 是指因未成熟大腦在各種原因作用下發育不全而致的非進行性損傷所引起的運動和姿勢紊亂, 約占腦癱患者總數的60%—70%。目前,臨床上對於痙攣型腦癱的治療主張通過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離斷術)對脊髓神經後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儘量接近正常狀態,長期、穩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前提條件。

約占腦癱患者總數的60%—70%。目前,臨床上對於痙攣型腦癱的治療主張通過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離斷術)對脊髓神經後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儘量接近正常狀態,長期、穩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前提條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