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服藥飲水多少有講究!吃了這6種藥應少喝水

生病吃藥, 外加一句 “多喝水”是日常生活中, 大多數人對待生病感冒的一貫認知, 但是是不是吃所有藥都要多喝水呢?藥片唰一聲吞下去就了事?其實服藥飲水的可講究了, 它直接影響藥物的療效, 下面就來看看吃哪些藥應該少喝水吧!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藥學部陳楚雄副主任藥師說, 其實藥物對水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論, 大多數常用藥我們吃藥前要喝一口水潤潤喉嚨、食道, 以防藥片粘在側壁, 服藥時再喝適量的水, 但不同藥物的性質不同、起效的機制不同, 服藥飲水量也不同, 有的藥物宜多飲水, 有的藥物宜少飲水。

抗菌素服藥後宜多飲水

1、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主要經腎排泄, 大劑量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或尿pH值在7以上時可發生結晶尿, 為避免結晶尿的發生, 宜多飲水, 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2、磺胺類藥:如複方磺胺甲惡唑等,

因磺胺類藥主要經腎排泄, 易形成結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 宜大量飲水可以沖走尿結晶, 也可加服碳酸氫鈉以鹼化尿液, 促使結晶溶解提高, 以減少結晶對尿道的損害。

3、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腎的毒性大, 濃度越高對腎小管的損害越大, 故宜多喝水以稀釋並加速藥物排泄。

4、抗病毒藥: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由於可以導致藥物結晶性腎衰, 因此服藥期間宜多飲水。

5、抗腫瘤藥物:甲氨喋呤、環磷醯胺等在人體內代謝主要以原型經腎臟排泄, 如攝水量不足, 藥物在尿中過度濃縮可致結晶形成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與急性腎損害。

6、平喘藥:如氨茶鹼、多索茶鹼等, 有利尿作用,

易脫水;同時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較低。 因此宜適量補充體液, 多喝白開水。

7、利膽藥:如膽舒膠囊和熊去氧膽酸等, 有些利膽藥可引起膽汁的過度分泌和腹瀉, 因此應儘量多喝水, 以免腹瀉和脫水。

8、某些中成藥:如具有健骨作用的金天格膠囊,

應多喝水。

9、抗尿結石藥:如中成藥排石湯、五淋化石丸等, 服用後, 宜多喝水可沖洗尿道, 稀釋尿液, 並降低尿中鹽類的濃度, 減少尿鹽沉澱的機會。

10、雙磷酸鹽:如阿侖瞵酸鈉、氯膦酸二鈉等, 雙磷酸鹽在治療高鈣血症時, 可致電解質紊亂和水丟失, 故應注意補充體液, 使每日尿量達2000ml以上。 同時雙磷酸鹽對食管有刺激性, 須用200ml水送服, 同時在服藥後不宜立即平臥, 並保持上身直立30min。

11、抗痛風藥:如別嘌醇、苯溴馬隆等, 應用排尿酸藥治療痛風時應大量飲水, 保證飲水量不少於2L, 同時應鹼化尿液, 以防止尿酸在排出過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結石。

12、電解質:如口服補液鹽(ORS)等, 多喝水, 每袋加500-1000ml水溶解。 口服補液鹽Ⅱ由於滲透壓有點高, 給兒童服用稀釋水量應為說明書上的1.5倍。

13、解熱鎮痛藥:感冒病人服用解熱鎮痛藥時, 飲水量大一些, 一方面有助於機體大量排尿以代謝體內的毒素, 同時退熱藥會使患者大量出汗, 飲水可調節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

14、容易口幹的藥物:如阿托品、山莨菪堿等。

止咳藥服藥後要少飲水

1、胃粘膜保護藥:如思密達,施林顆粒、硫糖鋁等,僅需少量水送服,且服藥後半小時不宜喝水,以便藥物在受損的胃粘膜上形成保護膜。

2、止咳藥:如各種止咳糖漿、複方甘草合劑等主要通過覆蓋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神經末梢的刺激,而達到止咳作用。服藥後不宜立刻喝水,以利於保護膜的形成,如果覺得口幹,應在服藥半小時後再喝水。

3、苦味健胃劑:如複方龍膽酊是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欲,故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

4、潤喉片:因為飲水過多,可減弱其潤喉作用和對咽喉部黏膜的保護作用。

5、心血管藥物:如硝酸甘油片、藿香保心丸等舌下含服,由舌下靜脈吸收以達速效,不需用水送服。

6、抗利尿藥:如加壓素、去氨加壓素,服藥期間應限制飲水,否則可能會引起水瀦留或低鈉血症狀及其併發症。

1、胃粘膜保護藥:如思密達,施林顆粒、硫糖鋁等,僅需少量水送服,且服藥後半小時不宜喝水,以便藥物在受損的胃粘膜上形成保護膜。

2、止咳藥:如各種止咳糖漿、複方甘草合劑等主要通過覆蓋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神經末梢的刺激,而達到止咳作用。服藥後不宜立刻喝水,以利於保護膜的形成,如果覺得口幹,應在服藥半小時後再喝水。

3、苦味健胃劑:如複方龍膽酊是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欲,故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

4、潤喉片:因為飲水過多,可減弱其潤喉作用和對咽喉部黏膜的保護作用。

5、心血管藥物:如硝酸甘油片、藿香保心丸等舌下含服,由舌下靜脈吸收以達速效,不需用水送服。

6、抗利尿藥:如加壓素、去氨加壓素,服藥期間應限制飲水,否則可能會引起水瀦留或低鈉血症狀及其併發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