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築長城,原來是因為這句話!

匈奴是遊牧於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 于戰國末年開始強大起來。 那時, 匈奴人時常騷擾與其接壤的秦, 趙, 燕三國, 使中原百姓不得安寧。

為阻擋匈奴入侵秦, 趙, 燕三國分別在與匈奴交界的北方邊境修築長城。

秦朝建立初年, 匈奴已佔領了黃河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 秦始皇偶得讖語“亡秦者胡也”以為滅秦朝的是胡人(匈奴人又被稱為胡人, )便於西元前215年, 派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擊匈奴。 次年, 秦軍奪取河套以南地區, 將匈奴趕出七百多裡。 秦始皇在那裡設置九原郡, 又遷內地民眾三萬多人到那裡墾地屯田。

為了鞏固河套地區, 防止匈奴再次侵擾, 秦始皇下令在原秦, 趙, 燕北邊長城的基礎上修築新的長城。 修築長城是一項異常浩大的工程, 30萬民夫及服刑犯人, 在北方風雪彌漫的邊塞, 肩挑手抬, 積土壘石, 死傷無數。 為儘快修好長城, 拉夫抓丁是各地最常見的事, 傳說書生范喜良在新婚之夜被抓去修長城, 他的妻子孟姜女在苦等數年後來到長城腳下, 得知丈夫已死, 便哭倒在長城腳下, 將長城哭倒一片, 發現丈夫屍首, 遂投海自殺。

在埋下無數白骨後, 長城歷時十餘年方修好。 它沿地形而建, 將舊長城連接起來, 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中間經隴西、寧夏、呼和浩特等地,東至遼東郡,綿延萬里, 史稱"萬里長城"

長城由城牆, 關塞和燧台組成。 數座燧臺上日夜有士兵把守, 若發現敵情, 可即刻點煙擊鼓, 傳送情報。 另外, 長城迫使匈奴兵必須下馬攻堅, 喪失了主動權。 所以它對於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 保障內地人民的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 長城已成為世界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 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