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肩周炎三步推拿治療法

肩周炎又稱 “五十肩” , 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 目前, 國內外對本病的治療方法甚多, 如針灸、中藥、藥物封閉、小針刀、中藥棒療、麻醉下手法松解、推拿等。

專家表示, 在諸多治療方法中, 推拿療效較佳, 而且安全穩妥。

第一步 放鬆手法 患者取坐位, 操作者站在患者側方, 用前臂及身體側方夾住患肢, 另一手在肩前、肩上、肩後做 法, 以達到疏通經絡的目的, 可配合患側肩關節的前屈、外展、後伸運動。 也可在肩部做揉法、拿法等放鬆手法。

操作方法:用手背接近小指側(側 法)或小指、無名指、中指背側及掌指關節(立法)著力於治療部位, 以小指掌指關節背側為支點, 靠前臂的旋轉及腕關節的屈伸, 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在治療部位上。 注意著力點的吸定和 法的幅度, 勤加練習方可協調有力。

第二步 治療手法 首先, 操作者用食指、中指或拇指點揉、彈撥喙突、 肩峰、大小結節、結節間溝、三角肌止點、秉風穴(在肩胛部,

岡上窩中央, 天宗直上, 舉臂有凹陷處)、天宗穴(在肩胛部, 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 與第 4 胸椎相平)、肩貞穴(在肩關節後下方, 臂內收時, 腋後紋頭上1寸處)等, 注意力量要由小到大, 然後點按合穀穴(手背第1、2 掌骨間, 當第 2 掌骨橈側中點處)、後溪穴 (微握拳, 當小指第5 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中渚穴(手背部, 當無名指掌指關節的後方, 第 4、5掌骨間凹陷處), 以達到分解粘連、活血祛瘀、止痛的目的。 一般以 5分鐘為宜。

撥法的操作方法:以拇指的指腹垂直按于施治部位 (肌腱、 肌腹、 條索), 以上肢帶動拇指, 往返用力推動。 注意應避免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的屈伸, 防止有摳的感覺。 接著,

操作者站在患者後方, 做肩關節搖法, 以恢復肩關節的

正常功能。 操作者一手扶著患側肩膀, 一手握住患側腕關節或手, 兩手相對用力牽拉患臂, 保持在前下 15 度左右, 在持續牽引力的前提下, 以肩關節為中心, 握腕的手開始搖動患臂, 逐漸加大搖動範圍, 使其逐漸接近正常角度。 反

複做 2~3 次後, 在搖動到最大範圍時, 讓患臂搖至上舉位, 保持 3秒鐘後, 接著握腕的手改托患側肘部, 讓患側肩關節做上舉位的搖動, 如梳頭樣, 做 10 次後, 再接著做肩關節內收, 保持 3 秒鐘左右。 之後操作者轉至患者前方頂

住患側肩關節, 迫使患側前臂做後伸運動。

最後, 操作者站在患側, 雙手握住患者的手指或手腕, 先使患側上肢外展, 在牽引的情況下做連續、小幅度、均勻、快速的上下抖動,

即所謂的“肩關節抖法” 。 在抖動的過程中, 可瞬間加大抖動幅度 1 次至數次, 但不要加大牽引力, 此步驟有助於恢復肩關節的外展功能。 抖動後有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腕關節疼痛, 這是由於韌帶或關節囊被卡在腕骨間所致, 操作者可兩手分別握住患者前臂下段和手, 相對用力牽拉腕關節, 然後緩慢鬆開即可緩解。 對於老年體弱者, 可囑其仰臥位進行本手法。

第三步 結束手法 操作者兩手分別置於患肩前後做環旋揉動, 以緩解疼痛, 並結束治療。 當然, 也可做搓法, 以兩手夾住肢體, 相對用力, 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動, 同時上下往返移動, 主要用於上肢部。 操作時用力要對稱、 沉穩, 搓動速度要快,

移動速度要慢。 楊超 / 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