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解密陳後主陳叔寶為何會被稱為“井底皇帝”呢

陳後主, 即陳叔寶, 陳宣帝陳頊的長子, 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國的最後一位皇帝, 一生共在位7年, 他在位期間大興土木, 疏于朝政, 整天縱情聲色、花天酒地, 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 陳國的國力也逐漸走向衰落。 據《南史·卷十·陳本紀下·第十》記載:後主愈驕, 不虞外難, 荒於酒色, 不恤政事。

此外, 陳後主還喜好文學, 經常與才色兼備、精通詩詞的妃嬪們、宮女們以及朝中文臣們混在一起, 對酒暢飲, 吟詩賦詞, 往往都是通宵達旦。 陳後主在詩詞方面有著頗高的造詣, 最具代表作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 (其中《玉樹後庭花》成為著名的亡國之音)。

禎明三年(西元589年), 隋文帝楊堅派兒子楊廣南下攻陳, 而此時的陳後主還深居高閣之內, 盡情享樂, 朝廷上下也沒有人在意。 隨著隋朝大軍的不斷深入, 陳國的州郡相續失守, 陳後主依然帶著朝臣奏樂飲酒。 等到隋軍兵臨城下,

攻打陳國首都建康(今南京)之時, 很多大臣和士兵們都紛紛逃亡, 陳後主這時才慌張起來, 急忙帶著妃嬪躲到了景陽殿后院的一口枯井中避難。

不久, 有隋軍士兵們兵發現了景陽殿后院有一口枯井, 於是向井裡窺視, 井裡一片漆黑, 什麼也看不到,

士兵們便大聲喊叫, 陳後主沒有應答。 士兵們打算向井裡扔石頭, 井中之人嚇得叫出聲來。 緊接著, 士兵們拋下繩索往上拉人, 覺得非常沉重, 等到把人拉上來時, 才吃驚地發現, 原來一根繩索上“串”著陳後主、張麗華以及孔貴嬪三人。 隋文帝得知後十分驚訝。 據《南史·卷十· 陳本紀下·第十》記載:既而軍人窺井而呼之, 後主不應。 欲下石, 乃聞叫聲。 以繩引之, 驚其太重, 及出, 乃與張貴妃、孔貴人三人同乘而上。 隋文帝聞之大驚。

後來, 陳後主投降隋朝後, 隋朝的官員們還經常拿他藏匿于井的這個事情嘲笑他, 稱他為“井底皇帝”。 (隨著世代流傳, 後人也習慣地稱陳後主為“井底皇帝”。 )

陳後主降隋的16年後(也就是仁壽四年)在洛陽城病逝, 享年52歲, 隋朝追贈他為大將軍、長城縣公, 諡號為煬, 葬於洛陽北邙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