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補鈣過量患“鬼臉綜合症”!你真的懂給寶寶補鈣嗎?

說起補鈣, 不少媽媽會抱著這樣一個觀點:即使不缺, 那我家既然條件允許, 多補補也沒關係的吧?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曾經聽朋友說過一件事, 她的一個同事發現自己的寶寶越長越醜, 嘴巴變大了, 鼻孔朝天長, 鼻樑越來越塌, 偶爾還會露出怪異表情!而且一周才拉一次大便, 大多數時候還會哭著拉出便血……求醫後被醫生診斷為“鬼臉綜合症”和便秘, 這和家長給孩子過量補鈣有一定的關係!

慎防!鬼臉綜合症什麼是鬼臉綜合症?!

少數孩子長期嚴重補鈣過量, 可能患上"鬼臉綜合症":長著一張大嘴, 上唇突出, 鼻樑平坦, 鼻孔朝天, 兩眼距離甚遠, 表情也怪異。 這類孩子往往還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臟雜音等疾病。

是什麼導致鬼臉綜合症?!

鬼臉綜合症多由長期過多補鈣所致。 長期過多補鈣還導致軟骨過早鈣化, 前囟門過早閉合, 形成小頭畸形, 制約了寶寶的大腦發育;骨骼過早鈣化,

骨骺提早閉合, 長骨的發育受到影響, 終末身高受到限制;骨中鈣的成分過多, 骨質變脆, 易發生骨折;影響寶寶的食欲, 從而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腸道中過多的鈣會抑制鐵、鋅等二價離子的吸收, 造成繼發性的缺鋅和缺鐵, 並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厭食、生長緩慢、貧血、疲乏等相應的症狀。

過量補鈣危害多多!

導致軟骨過早鈣化, 前囟門過早閉合, 形成小頭畸形, 制約了寶寶的大腦發育;

造成長期的高鈣尿症, 增加了泌尿系統形成結石的機會;

骨骼過早鈣化, 骨骺提早閉合, 長骨的發育受到影響, 終末身高受到限制;

骨中鈣的成分過多, 骨質變脆, 易發生骨折;

影響寶寶的食欲, 從而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腸道中過多的鈣會抑制鐵、鋅等二價離子的吸收, 造成繼發性的缺鋅和缺鐵, 並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厭食、生長緩慢、貧血、疲乏等相應的症狀;

血鈣濃度過高, 使鈣沉積在內臟或組織, 若在眼角膜周邊沉積將會影響視力, 在心臟瓣膜上沉積將會影響心臟功能, 在血管壁沉積將加重血管硬化等。

怎樣判斷是否鈣過量?

判斷寶寶補鈣是否過量,目前主要根據餵養史中是否有肓目補鈣、重複補鈣和過量使用維生素D製劑的情況, 這是診斷鈣過量的前提條件。 其次是結合體格檢查寶寶是否有前囟過早閉合, 骨骼X線檢查是否有骨齡提前, 組織異常鈣化及尿鈣量檢測是否過高等。

如何適量補鈣?

很多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寶寶這不足那不足的, 其中星星媽被諮詢最多的就是:“我寶寶是不是缺鈣啊?”“寶寶7個月了還未長牙是缺鈣嗎?”“我們需要吃點鈣片嗎?”……

這邊回答一下:3個月前的非早產寶寶無必要補鈣, 3個月後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適當加入維生素AD滴劑(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一般也不需要了), 堅持多曬太陽, 一般不用專門去補鈣。

一般來說6個月以前的嬰兒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鈣, 6個月以後的嬰兒每日需要400毫克的鈣。

母乳餵養的話, 哺乳期的媽媽每日通過乳汁向寶寶提供250mg的鈣, 所以母乳餵養的媽媽自己一定要注意補鈣, 哺乳期的媽媽攝入量是1500mg/日;而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在配方奶粉裡, 每800毫克的奶粉已經有600毫克的鈣含量, 這已經足夠滿足一個正常嬰兒每日的鈣需求量。

一般真正缺鈣的孩子多數為早產兒或巨大兒, 這樣的孩子才需要補充鈣製劑。 普通的孩子其實不需要專門補充鈣。

建議食療補鈣

如果想知道寶寶是否缺鈣, 可以到正規醫院進行微量元素檢查, 待確診缺鈣才在醫生的監督下服用鈣劑。如果並沒有確診盲目地買一堆價格昂貴的補鈣營養品,星星媽建議倒不如多做點鈣元素豐富的食療給寶寶,這樣反而又安心,又不用擔心寶寶鈣過量。

其中鈣元素豐富的食物有:牛奶、乳酪、紫菜、海帶、黑豆、蝦皮、魚類、活蝦、燕麥、莧菜、豆腐、泥鰍、動物骨頭等。

海帶豆腐湯

(1歲以上)

準備食材:嫩豆腐200克、海帶80克、薑絲15克、清水500毫升、鹽1/2茶匙

步驟1:海帶洗乾淨後,切成海帶條。

步驟2:將嫩豆腐切成小塊。

步驟3:湯鍋中加入水和薑絲。

步驟4:煮開後放入海帶條,換成中火,煮約10分鐘。

步驟5:放入豆腐塊一起煮3分鐘。

步驟6:調入鹽再滾煮一次即可。

玉米燕麥奶露

(使用配方奶8個月以上)

準備食材:玉米半根、燕麥30克、牛奶200毫升、糖適量(1歲以下寶寶食用可把牛奶換成配方奶、去掉糖量、食材攪打細膩一點)

步驟1:將玉米燜熟,取出放涼。

步驟2:剝下半個玉米量的玉米顆粒。

步驟3:將玉米粒和燕麥倒入攪拌機中。

步驟4:再倒入牛奶,將食材攪打成細膩的漿汁狀。

步驟5:將攪打好的奶露倒入小鍋中,小火煮,調入白糖。

步驟6:等到奶露燒開,開始冒小泡時,即可倒出飲用。

黑豆饅頭

(1歲以上)

準備食材:黑豆粉150克、麵粉300克、酵母粉3克、水250克

步驟1:在盆中用溫開水化開酵母粉。

步驟2:然後將黑豆粉、麵粉一起放入盆中,先用筷子攪拌至絮狀,然後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

步驟3:在麵團上蓋上保鮮膜或者濕布,放到溫暖的地方(以28℃為宜),使麵團發酵至2倍大。

步驟4:在案板上撒上一層麵粉,將麵團取出,反復搓揉,直到麵團揉到表面光滑、有彈性。

步驟5:將麵團滾成一個長條,捏出一個個小麵團,將小麵團依次捏成饅頭的形狀。

步驟6:捏好形狀之後,蓋上布,再醒發約30分鐘。

步驟7:蒸鍋放水,放蒸布,將醒發好的饅頭放入,要預留足夠的空間。

蝦泥香菇粥

(10個月以上)

準備食材:蝦2只、香菇2個、白米粥1碗

步驟1:將蝦去掉蝦殼、蝦頭,剔除蝦腸。

步驟2:洗乾淨之後,剁成蝦蓉。

步驟3:將香菇放入清水中泡軟。

步驟4:泡軟的香菇剪掉蒂頭,將香菇朵剁碎。

步驟5:取一口小鍋,倒入白米粥稍微煮開一下,然後倒入香菇末和蝦蓉。

步驟6:用小火將食材煮到軟爛的狀態。

步驟7:最後將蝦泥香菇粥盛入碗中即可。

請不要再抱著盲目補鈣的觀念,“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也給你身邊的親友科普一下吧!

待確診缺鈣才在醫生的監督下服用鈣劑。如果並沒有確診盲目地買一堆價格昂貴的補鈣營養品,星星媽建議倒不如多做點鈣元素豐富的食療給寶寶,這樣反而又安心,又不用擔心寶寶鈣過量。

其中鈣元素豐富的食物有:牛奶、乳酪、紫菜、海帶、黑豆、蝦皮、魚類、活蝦、燕麥、莧菜、豆腐、泥鰍、動物骨頭等。

海帶豆腐湯

(1歲以上)

準備食材:嫩豆腐200克、海帶80克、薑絲15克、清水500毫升、鹽1/2茶匙

步驟1:海帶洗乾淨後,切成海帶條。

步驟2:將嫩豆腐切成小塊。

步驟3:湯鍋中加入水和薑絲。

步驟4:煮開後放入海帶條,換成中火,煮約10分鐘。

步驟5:放入豆腐塊一起煮3分鐘。

步驟6:調入鹽再滾煮一次即可。

玉米燕麥奶露

(使用配方奶8個月以上)

準備食材:玉米半根、燕麥30克、牛奶200毫升、糖適量(1歲以下寶寶食用可把牛奶換成配方奶、去掉糖量、食材攪打細膩一點)

步驟1:將玉米燜熟,取出放涼。

步驟2:剝下半個玉米量的玉米顆粒。

步驟3:將玉米粒和燕麥倒入攪拌機中。

步驟4:再倒入牛奶,將食材攪打成細膩的漿汁狀。

步驟5:將攪打好的奶露倒入小鍋中,小火煮,調入白糖。

步驟6:等到奶露燒開,開始冒小泡時,即可倒出飲用。

黑豆饅頭

(1歲以上)

準備食材:黑豆粉150克、麵粉300克、酵母粉3克、水250克

步驟1:在盆中用溫開水化開酵母粉。

步驟2:然後將黑豆粉、麵粉一起放入盆中,先用筷子攪拌至絮狀,然後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

步驟3:在麵團上蓋上保鮮膜或者濕布,放到溫暖的地方(以28℃為宜),使麵團發酵至2倍大。

步驟4:在案板上撒上一層麵粉,將麵團取出,反復搓揉,直到麵團揉到表面光滑、有彈性。

步驟5:將麵團滾成一個長條,捏出一個個小麵團,將小麵團依次捏成饅頭的形狀。

步驟6:捏好形狀之後,蓋上布,再醒發約30分鐘。

步驟7:蒸鍋放水,放蒸布,將醒發好的饅頭放入,要預留足夠的空間。

蝦泥香菇粥

(10個月以上)

準備食材:蝦2只、香菇2個、白米粥1碗

步驟1:將蝦去掉蝦殼、蝦頭,剔除蝦腸。

步驟2:洗乾淨之後,剁成蝦蓉。

步驟3:將香菇放入清水中泡軟。

步驟4:泡軟的香菇剪掉蒂頭,將香菇朵剁碎。

步驟5:取一口小鍋,倒入白米粥稍微煮開一下,然後倒入香菇末和蝦蓉。

步驟6:用小火將食材煮到軟爛的狀態。

步驟7:最後將蝦泥香菇粥盛入碗中即可。

請不要再抱著盲目補鈣的觀念,“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也給你身邊的親友科普一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