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談話、函詢、提醒《人民的名義》中出現的這些概念你都懂嗎?

談話、函詢、提醒......《人民的名義》中出現的這些概念你都懂嗎?

隨著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 一些類似談話、函詢、提醒等紀檢部門的專用名詞也成為廣大黨員幹部耳熟能詳的熱詞。 它們都是什麼意思呢?

2017年3月22日,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送的一篇題為《紀委的“談話函詢”是什麼?》的文章這樣解釋:“通俗地說, ‘談話’就是紀檢機關針對收到的問題線索, 同被反映人談話, 讓被反映人講清自己的問題;‘函詢’則是被反映人對被反映的問題給出書面解釋。 ”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日前刊載的一篇文章強調, “談話函詢”中的“談話”並不同于約談、日常談話、任前談話、廉政談話等一般意義上的談話, 而是線索處置的五類方式之一, 是執紀機關收到群眾反映的帶有苗頭性的問題後, 給予黨員幹部向組織說明情況的一次機會。

《永遠在路上》是前段時間熱播的一部大型電視專題片。

中央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副主任韓晉萍在該片第五集《把紀律挺在前面》中說:“‘談話函詢’是針對線索反映的問題比較一般, 即使查實了, 也只做出一些輕處分或者是批評教育的處置方式。 面對反映的問題比較籠統, 大多是道聼塗説, 或者是主觀臆測的線索, 我們就做‘談話函詢’處理。 ”

此外, “談話函詢”與“誡勉談話”也有所不同。 研讀相關黨紀黨規可以發現, “談話函詢”是針對一般性違紀問題的線索, 要求被詢問物件如實做出說明, 被“談話函詢”的物件可能“有事兒”, 也可能“沒事兒”;“誡勉談話”則是對具有輕微違紀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的一種組織處理手段。

什麼樣的情形適合採用“談話函詢”方式呢?目前, 中央紀委尚未做出具體說明,

而各地在執紀實踐中通常各有裁量。

2016年年底, 黑龍江省委出臺的《關於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辦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