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威武雄劇:關公下凡,大戰日本陸軍第十師團

1937年8月, 沿著津浦路南下的日軍, 突然遇到一群紅臉的中國人。

在天津南面的津浦鐵路線上, 有一個小站名叫靜海。 小站邊有一條減河。 天津被日軍佔領後, 北方的大雨仍舊斷斷續續, 減河水因此漲起來, 河面足有二十米寬。 在長滿茂密蘆葦和雜草的兩岸堤壩之間, 橫著一座木制拱橋。

日軍陸軍中將磯谷廉介指揮的第十師團在天津大沽口登陸後, 沿著津浦鐵路向南推進。 當其前鋒第三十三旅團第十聯隊在泥濘之中推進到減河邊那座木橋時, 突然愣住了。

一群中國軍人, 不但臉紅得耀眼, 而且每人舉著一把刀柄很長的大刀——日本人大多熟知中國古代人物關羽, 在他們的記憶裡畫像中的關羽便是這般模樣。

這群中國軍人, 就是從天津撤退下來的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獨立第二十六旅的官兵。 天津失守後, 部隊向南撤退, 退到了靜海車站,

官兵們停下來準備死守。 旅長李致遠認為, 兵力和武器都不如日軍, 要吸取在天津城區與日軍拼陣地戰的教訓, 除留一個營守車站、一個營守縣城外, 專門用一個營在津浦路兩側打遊擊——鬼子來的人少就往死裡打, 人多就與他們轉圈子, 不能讓日軍直接攻擊我們的主陣地。 日軍的裝甲火車曾試圖沖進靜海車站, 但官兵們在鐵軌上鋪上麥秸並埋設了地雷, 日軍的裝甲火車沒敢再往前開。 車上的日軍下車後想攻擊車站, 被打遊擊的那個營抄了後路, 日軍丟下十幾具屍體跑回去了。

這次, 師部下達的命令是:一個大隊的日軍正沿著津浦路急速南下, 他們要通過那座木橋搶渡減河, 擔任津浦路沿減河至海岸邊防禦任務的獨立第二十六旅要阻止日軍南下。 他們在減河邊苦守了二十多天。

李致遠旅長召集團長和營長們訓話:如果不把日軍頂回去, 讓他們順利過了河, 師的防線就會垮。 所以, 這一次, 獨立第二十六旅要在減河邊與鬼子玩命。 “我們要死守這條河, 每團選出敢死隊,

每人帶著長把大刀和四顆手榴彈, 用洋紅抹成大紅臉, 沖過橋去, 用大刀砍!”我問誰願領敢死隊?當時朱團長把胸脯一拍激昂地說:“我帶著去!”說著把上衣一脫, 跑到他選出來的敢死隊前說:“脫了光背, 將紅抹上, 跟我來!”這一百多人全跟去了, 馬團選出來的一百多人也去了。 我看人數太多, 想攔住, 他們還是都跑過去了。 用長柄大刀, 是根據過去的戰鬥經驗, 因為我們的刺槍術不敵日軍, 將大刀把接長三尺, 在白刃戰時有利。 每人一包洋紅抹臉, 據說日本人怕紅臉, 也是表示我們流血死拼的決心。

敢死隊呼喊著沖過橋去。 日軍面對突然出現的一片紅光和長柄大刀沒有任何準備, 愣了片刻後掉頭就往回跑。 軍靴上沾滿了泥, 跑起來很笨拙, 二百多把長柄大刀不由分說地亂劈下來, 瞬間就砍倒了不少鬼子。 後面趕來的日軍被嚇得魂飛魄散的敗兵沖亂了, 也跟著往回跑。 一個日軍軍官被劈下馬來, 混亂中沒有人能顧及他。 中國官兵殺紅了眼, 連旅長調他們回來的號音都沒聽見。 李致遠之所以命令他們回來,是敢死隊隊員都沒帶槍,怕他們殺出去遠了吃虧。號聲不管用就派副官騎馬去追,快馬終於追上了朱團長,敢死隊這才罷手返回。

但是,仍有一些弟兄沒能活著回到減河邊。

李致遠之所以命令他們回來,是敢死隊隊員都沒帶槍,怕他們殺出去遠了吃虧。號聲不管用就派副官騎馬去追,快馬終於追上了朱團長,敢死隊這才罷手返回。

但是,仍有一些弟兄沒能活著回到減河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