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小上海陳河鄉,為通江銀耳正名

巴中市通江縣盛產銀耳, 以極高品質出名。 而馳名中外的通江銀耳, 其發祥地和主產區, 就位於今天我們要走入的陳河鄉。

陳河鄉山青水秀, 地勢鐘靈, 北面米倉山麓, 東臨諾水河西源, 西面光霧山色, 是通江縣西的門戶, 也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李先念主席曾在此留下了很多詩詞。

作為革命老區的“紅色走廊”, 陳河鄉的銀耳更是聲名大作。 陳河鄉的九灣十八包乃是通江銀耳的發祥地和主產區。

其具體位置約在當今的陳河鄉陳家壩一帶。 而關於小上海陳家壩的傳說, 那可是一段悠長的歷史。

石板悠悠千年道, 古街不再紅軍來

陳河鄉東臨國家AAAA級自然景區諾水河風景區, 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其獨特的卡斯特地貌外,

南部的“九灣十八包”也是令人大為讚歎的美景。 西邊的光霧山借給陳河鄉綿長的霧, 東邊的諾水河借給陳河鄉連延的山。 在這樣的土地上, 誕生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巴蜀相接地, 秦漢古人來

早在春秋時期, 陳河鄉就已經有史記錄為巴國領土,

秦朝統一後隸屬巴郡。 從北魏時期開始, 中央政府在離陳河鄉約5公里的涪陽鎮設縣, 稱“符陽縣”。 唐末黃巢農民軍起義的時候, 義軍部將張將軍率軍和守將甘沛霖, 在陳河鄉現在的二村五組太平橋展開激戰。 取得勝利後, 便稱此橋為太平橋。 而當地訛傳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甘甯的甘將軍墓, 經考證, 應是此次戰役的甘沛霖將軍之墓。

直到宋代, 陳河鄉所在的符陽縣才被併入通江縣。 宋末通江又被劃分為上通江縣和下通江縣, 陳河屬上通江縣。 元朝時期兩個通江才又被合併。

明末清初時期, 這裡也是張獻忠的活動區域。 到了清朝, 白蓮教也在陳河地區有活動。 陳河民謠說, 雷大人死于雞公咀, 楊將軍葬身罐子坪, 余大將命喪藥池子。

其中“楊將軍葬身罐子坪”, 說的就是清軍驍將楊將軍, 在陳河鄉罐子坪追繳白蓮教義軍, 反被白蓮教謀士遊說中計, 最終兵敗罐子坪, 吞金而亡的故事。 民國時期陳河又轄設了陳家壩團練區, 一直到1932年底, 紅軍入川後, 才被廢除。

1932年冬, 紅四方面軍進駐通江縣, 建立了穿山革命根據地, 成立了各級蘇維埃政權。 紅軍在陳河地區設立了兩個鄉, 並分別成立了相應的蘇維埃政府。 一個是河壩場鄉, 一個是陳家壩鄉, 俗稱一鄉和二鄉。

1935年,紅軍撤出川陝蘇區,陳河鄉又轄于涪陽。一直到解放後土改時期,陳家壩和河壩場才合併為一個鄉,就是現在的陳河鄉。

自古通南要道處,獨成一壩是陳家

陳家壩早年是一個田壩,因系陳氏祖業而得名。從明代時期,這裡就已經有20多家住戶了,房屋全系木架結構,並建有飲食店、旅店、煙館、酒家。當地也有農副土特產交易市場,諸如藥材、香菇、獸皮等等。明末時期這裡趕集的人口劇增,市鎮逐漸擴大,總共占地12507.1平方米,都是樓房。外側傍河一律蓋著曬樓,可觀賞魚躍,可聆聽溪流。內側半邊全是四合院,並建有天井。街道兩邊建築高大,放在今天那可比黃龍溪高大上多了。

有史記載,當年的陳家壩,街道兩端和三條水巷都有木柵門,日開夜閉,十分緊要。街道都用寬1.5尺、長4尺的石板填鋪,排水系統一應俱全,古木林蔭,花草掩映。中街修有高大的禹王宮,其中的神像就高達1丈。下場口建有關帝廟,劉關張三尊坐像高7尺。兩座廟前都建有戲樓,飛簷翹角,氣勢雄偉。這樣規模的場鎮,於乾隆44年建成並正式開場。

多年後,時過境遷。隨著通江銀耳的名聲越來越大,更多的人卻慢慢遺忘了陳河鄉。當今天我們走入陳河鄉,當年的輝煌的老街已經不知所去,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式的鄉村小樓,還有普通的鄉壩頭。然而我卻在另一個地方找到了當年陳河老街輝煌的一角。

在通江縣城以西兩公里左右的周子坪,2014年10月17日落成了一處現代化的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在三樓的展廳裡,我們直觀的見到了當年陳河商貿老街的一隅。

從各種各樣的蠟像、門枋、店鋪以及壁畫上,雖然我們看不到陳河當年飛簷翹角的禹王宮戲臺,看不到內側高大整齊的四合院和天井,但是唯獨商貿老街一隅,也足以讓今人為當年的陳家壩歎為觀止。

小上海,為通江銀耳正名

說起通江銀耳,那是聲名遠播,美譽在外,絲毫不遜于茅臺酒、陽澄湖大閘蟹的。然而通江銀耳的發祥地,正是從陳河至涪陽間,現轄陳河鄉的“九灣十八包”地區。走在通江縣大街上,有很多的土特產店,隨便進去哪一家,問老闆要最好的銀耳,他都會告訴你是產于陳河。

九灣十八包,霧露溪邊不為人知的銀耳往事

陳河鄉一年四季多霧,早年間這裡主產木耳。據民國續修的《通江縣誌稿》記載:“光緒庚辰(1880)辛己間,小通江河的霧露溪畔,“突產白耳”,以其色白似銀故稱銀耳。”這裡所謂的小通江河的霧露溪,正是陳家壩地區九灣十八包的唯一的那條河流。

據當地人講,早先這裡溪水比較深。2011年7月24日,安靜了數百年的霧露溪,突然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泥石流。留下了一片狼藉的陳家壩,還有霧露溪滿河床的石頭。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同治元年(1862)年,《本草再折》稱:“白耳潤肺滋陰,功能顯赫。”可見當時銀耳的價值已經被人們發現並重視。然而陳河的銀耳初產的時間,民間眾說紛紜,難以確認。唯一可考的就是史料中記錄的鄢家溝張姓族人銀耳山禁碑的內容:“戊戍夏五月既望……顯出會薄一冊,覽畢,知霧露溪橡樹產耳,前色黑,丙申俱白,丁酉尤甚。……”

就是說,之前所產的都是黑耳,在丙申年(道光14年,1836)就變成白色。算起來,銀耳的產生,大約也就是迄今180多年前。但是無論是母家梁的會碑,還是王通儒的《銀耳史》稿,都已碑毀稿失。銀耳初產的時間,沒有準確的史料考證。耳農們只能將這一切,歸屬於上天對全人類的恩賜。

的確,即便是在科技發達,銀耳量產化的今天,陳河鄉的銀耳,大多數還延仿了古法銀耳種植方式。一棵七八年才成材的青杠樹,才能作為銀耳的耳棒。在長達數月的培養期內,還要控制濕度、溫度、光照等等因素。在收穫的過程裡,乾燥、打角也是影響產品品質的數大環節。

在全國銀耳量產化的今天,真正的古法陳河貢耳,在市面上依然是稀有珍品,價值和價格,不遜于當年進貢給慈禧太后的品質。至於小上海,那更是一段今人難以想像的商貿輝煌。

貢耳源鄉產笑話,朝廷大員都低頭

在中國有很多號稱“小上海”的地方,但均集中于蘇杭地區。唯獨巴蜀地區,在當今卻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小上海”,那就是銀耳發祥地,迄今為止也是通江銀耳主產區的陳河鄉陳家壩。

民間流傳,道光年間,銀耳初產之際,當地人都是把木耳賣到外地,把銀耳留給自己吃。後來銀耳越長越盛,生長範圍越來越大,木耳倒不怎麼長了。太平天國曾有一小支軍隊流亡到此,饑餓不已,奄奄一息,採食了野生銀耳後,竟然精神抖擻,奮起作戰。消息傳出,銀耳被謠傳為神賜靈藥。後來才知道,銀耳有滋補功效,祛病健身,等同于人參靈芝。

如此美物,哪能瞞得過中央政界?一時間陳河銀耳身價暴漲,很多古籍上都有記載銀耳的價格等等故事。我在當地採訪的時候,倒是聽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朝廷大員送貢品的笑話。

說是慈禧執政期間,有個中央大臣想進貢給太后一批陳河銀耳。然而當年的陳河銀耳已經斷貨,有錢都買不到。無奈間大臣只好找到陳河當地的縣官,委託其無論如何都要幫自己找到銀耳。這個縣官卻看上了大臣家裡的幾個聰明伶俐的丫頭。大臣沒有辦法,只好用自己家裡最得心應手的丫頭,換取了一匣陳河銀耳。一時轟動當地民間,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笑話。太后品嘗後讚不絕口,陳河銀耳遂成為“貢耳”,成為清末中央政權最高執政者的獨家貢品,享譽海內外。

在商貿方面,陳河鄉本身就商貿繁華,其椴木銀耳遠銷海內外。早在清宣統年間,陳河陳家壩的陳氏族人陳利生就在上海、重慶等地開設“金利成”商號,將陳河銀耳銷往全國乃至全世界,陳河銀耳名聲大震,帶動一大批優秀的商人,如陳利生、母毓恩、母碧田等等從事本土銀耳的大宗貿易。陳家壩佔據天時地利,因此享有“小上海”之美譽,陳利生本人也獲得了“銀耳大王”的稱號。

一座大水都沖不走的博物館

通江縣城西兩公里的周子坪的新型現代化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從區域上由“主館”、“天地之靈”、“霧露之間”、“青杠林裡”、“銀耳人家”、“形象廣場”六個部分組成,內容包括“天賜”、“地孕”、“人文”、“和合”、“神效”、“樂享”、“品鑒”七大部分,另有3D數字影院。裡面陳設了大量的有關陳河鄉的銀耳文化。從種植銀耳的青杠木,到銀耳種植的工具,還有銀耳品質,營養構成,歷史文化,典籍記載,場景再現,一應俱全。

不得不提的另一處更早,更接地氣的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就位於陳河鄉陳家壩四川中茂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旁邊。相比較周子坪的那座氣勢宏大,充滿現代科技感的博物館,這裡的博物館更顯得土鄉土色,充滿了典型的本土鄉土氣息。

這座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是為了迎接2004年首屆中國通江銀耳文化節而辦的。場館主體就是一座整齊普通的四合院,青瓦白牆,掛著紅燈籠,倒很有川西民居的那麼幾分味道。

博物館只有兩層,分為歷史沿革、生產流程、名特產品、銀耳文化,以及銀耳科技館、書畫展廳等組成部分。據說展館建成後,有一次霧露溪發大水,一直淹沒到展館大廳地面1米高處,所以現在的陳河鄉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的文物,大多都遷去了縣城周子坪的那個新館中。

寶山多物產,陳河顯豐饒

其實不僅僅是在陳河,整個通江人都知道,論土產特產,陳河鄉都是數一數二的大佬。只要是通江縣的土特產,沒有幾樣不是陳河沒有的。常見的五倍子,桑蠶、黑木耳、香菇、油桐、核桃、板栗、棕片、花椒、油漆、茶,稀罕的松茸、天麻、杜仲、烏桕子、黃柏、連召、棗皮等等等等。在八九十年代期間,青杠、五倍子和桑樹,可是陳河本地的三棵“搖錢樹”呢!

據統計,90年代,陳河鄉的桑園就有1223畝,1989年產蠶繭974.95公斤,1990年產蠶繭1950.8公斤。到1992年的時候,產繭量已經可以高達18600公斤,被通江縣確定為蠶桑基地鄉。當時的六村已經被縣級主管部門定位桑蠶出口基地,產品品質已經達到了出口標準。說起陳河鄉的桑蠶產業,不得不提及始建於1959年,場部坐落于陳家壩的縣柞(zuò)蠶種場。

坐落于陳河鄉的縣柞蠶種場,先隸屬于農業局領導,原生產柞蠶原種供縣內放養。1968年後,就以繁育柞蠶母種為主,向省內其他種場提供母種、原種,並負擔部分品種選育以及引進馴化實驗,先後整理、選育出多個品種在全省推廣。1984年,該種場移交給縣絲綢公司主管。

除了本土土產和桑蠶產業,陳河鄉還有大量的資源,如風力、水力、林業,礦產資源如母家梁石油,以及煤礦等等。如果這些資源都能夠被開發出來,陳河鄉可就富成五星級了!而目前,僅僅是陳河鄉的天然氣,就供給著全巴中地區使用,而且參與到了“西氣東輸”的國家級戰略項目中。

踏尋革命先輩的腳步,尋找當年的老英雄

1932年陰曆臘月初一,紅四方面軍解放了陳河。翌年2月,在陳家壩街道陳祿安的住房裡建立了川陝省紅江縣陳家壩區蘇維埃政府,下轄河壩場、陳家壩、白院寺等3鄉15村。由此拉開了陳河鄉紅色革命的序幕。在川陝老區的根據地裡,陳河鄉湧現出一大批擁護中國革命,力圖建設新中國的烈士和英雄們。

新中國成立後,據統計,陳河鄉有革命烈士132人,老紅軍22人,其中在外工作的20人,西路軍老戰士2人,紅軍流落人員39人,蘇區時其他參戰人員105人,抗日將士54人,志願軍29人,起義官兵25人,革命功臣5人,殘廢軍人5人。

如此眾多的英雄前輩,讓我不知道一時從何說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張榮森

張榮森出生于1917年陳河鄉園壩子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學習成績優異,但是由於家庭貧困,最終未能進入已經考取的通江縣第八高等小學堂。1935年12月,年僅15歲的張榮森參加了紅軍,經歷了反“六路圍攻”等重大戰役。1935年春,他擔任排長隨軍北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並加入中國共青團。在抗戰期間,他一面擔任旅、師司令部機關參謀等職務,一面加入紅軍大學和抗日軍政大學的學習中,刻苦鑽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946年,在熱河地區的土匪惡霸相勾結,多民族雜居,日本人暗地唆使背景下,數千名匪徒對我邊區實施騷擾。翌年,軍分區組織剿匪指揮部,由參謀長張榮森指揮。張榮森不顧天寒地凍,經過周密偵查佈置,順利殲剿土匪,完成任務。

1948年,熱北軍分區組建了第八路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六師,張榮森任師參謀長。在遼沈戰役中,他機智的殲滅了敵五十二師包括師長在內的精銳突圍部隊。平津戰役後,他又率部順利的完成了渡江戰役作戰任務,受到軍首長的嘉獎表揚。

解放後,張榮森仍然不放棄各種進修,學習的機會。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出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貴州省委書記,南京高級陸軍學校校長,並被選為黨的十大、十一大、和四屆人大代表。

1983年張榮森離職休養,翌年1月13日4時55分,在蘭州軍區臨潼療養院去世,享年67歲。

故事最多的無姓烈士——李正芳

李正芳小名毛牛,原姓不詳,剛出生還在哺乳期內,父親去世,母親迫于生計,改嫁李家。所以李正芳隨母改姓李。七歲時李父又死,迫於生活被送到陳家壩龔家做童養媳。龔家也窮,紅軍到來後才分得土地,得以溫飽。

後來村裡的童養媳都參加了革命,任鄉蘇維埃主席的大姐夫權公婆讓李正芳參軍,公婆心煩的時候,便借小事打罵李正芳。然而李正芳的“小女婿”龔永和卻拉住爹媽的竹板說:“你們打吧,罵吧,過兩天連種地的人都沒有了,別說煮飯喂豬呢!”原來龔永和已經拿定了注意要參軍。

正芳和永和後來都參了軍,正芳在通江縣婦女獨立營。後來婦女獨立營要選拔一批幹部戰士派往各單位、部隊之時,正芳卻拉著排長的手不走。排長對營首長說:“不去算了,讓她跟我一路吧!”

長征到丹巴,正芳擔任醫院的擔架隊隊長。一天她帶隊進山打奴隸主的糧食,剛捆好糧食,就遇到追兵。敵人見都是女兵,就要“捉活的”。正芳在隊伍末尾壓陣,眼看就要被一把抓住之際,她抱住一捆糧包翻身滾下幾十米的山崖,躲在灌木叢中。直到敵人走遠才發現自己還在懸崖中間,上下不得。她乾脆抱著糧包直接滾下穀底的平壩上,再繞道回到部隊。

李正芳在抗戰期間結婚並生有兩個孩子。後來與丈夫在戰爭中失散,其後再婚。80年代末後夫病逝,她登報尋覓前夫,並于1982年與前夫重逢。而正芳作童養媳時的“小女婿”龔永和,到延安後被編入八路軍青年縱隊8連,1939年2月在河頭村戰鬥中犧牲,1952年2月9日被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批准為革命烈士。此一情況,李正芳直至1985年12月13日逝世時都不得而知。

五十年戰功顯赫,百餘歲餘熱更濃——秦華禮

1912年,在陳河秦家灣的一戶貧苦人家,秦華禮就在這裡誕生了。不到1歲,父親去世,母親含著淚把他三個姐姐都賣作童養媳,來換取飽腹。1932年12月,紅軍到達通江的第三天,他就自告奮勇的參加了紅四方面軍。1933年1月在通江平溪擔任紅軍獨立營第一連副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參加了空山壩戰役、萬源保衛戰、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中壩和千佛山等戰役後,開始長征。

長征開始後,秦華禮的專業方向主攻無線電。一九三五年九月,調到通信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一九三六年六月畢業,分配在紅四軍軍部,任無線電臺台長。一九四五年五月,任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司令部通信科長。

解放後,秦老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無線電建設,在各省級郵電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任北京郵電學院黨委第二書記。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秦華禮接了周總理親自簽發的任命書,離任北京郵電學院黨委第二書記,任南京郵電學院首任書記、院長,一干就是54年,直到一九八三年離休。

離休後,秦老的老革命家餘熱不減,經常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經常給大學新生、中小學生作演講,講革命傳統、講革命歷史、講為人處事,以親身經歷給下一代進行思想教育。親自給家鄉人民教育捐書捐款。

生活方面,秦老熱愛生活,喜歡下象棋,還專門花了5000多塊錢去買了台電腦研究網上下象棋。百歲高齡,仍然喜歡在學校的門球場上練會兒門球,吃飯最多8成飽,經常用冷水洗頭洗澡,經常全國到處轉悠,還曾親自抵達汶川災區為遇難者獻花。

2016年下半年,104歲的秦華禮作為特邀嘉賓,參與了央視一套《榜樣》專題欄目的採訪,還與其他嘉賓一起合唱《國際歌》,精神矍鑠,目光炯炯有神,身體依舊健朗。

青山高高綠水長,石刻標語閃紅光

在陳河鄉政府那裡,我找到了一份表格。這份表格記錄了陳河鄉132位革命烈士,38位老紅軍,以及連篇累牘的蘇區參戰人員,肅反錯殺、平反昭雪的人員,以及抗日將士、志願軍戰士、起義官兵、革命功臣、殘廢軍人等等一大批在那個年代裡,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憧憬過,奮鬥過的革命先輩。

每個名字的背後,雖然只有寥寥數筆,記載在何單位擔任何等職務,以及陣亡或是現狀情況。但是我知道,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肅然起立的身影。

陳河鄉最熱鬧的節日是哪個?

在陳河鄉,有眾多民間活動傳統的獅舞、龍燈都已不在話下。然而最為本地人津津樂道的,卻是本地獨一無二的陳河鄉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僻壤也趕潮流,陳河春晚轟動巴中

2017年1月29日,也就是大年初二的晚上七點鐘,很多人都在等著準備明天的客人接待,而陳河鄉的人們卻熱熱鬧鬧的齊聚一堂,因為這裡舉辦了整個巴中地區唯二的首屆鄉鎮春晚。這場春晚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將這個偏僻的小鄉鎮推到了通江縣的“頭牌”位置。

鄉鎮春晚不僅在通江是首例,在全國也不多見。既然罕見,就會引起各方矚目,那對通江縣陳河鄉來說,無疑不是一次難得的宣傳機會。各路巴蜀笑星,“王寶器”“鐵公雞”“南充姐姐”“潘長江”,群英薈萃,給這裡的當地人民帶來了一次難得的風貌展示。

被遺失的獅舞,原來是名震四方的拿手絕活

在陳河鄉,我原本只知道獅舞是當地的一大特色,卻不曾想到,本地原來的一支獅舞隊,曾是名震整個通江地區的拿手特色,當年代表陳河鄉,行走于通江縣各鄉鎮之間,為當地表演陳河鄉的獅舞風貌。只是時間已久,獅舞隊當年的照片已經散失殆盡,不能展示,有點小遺憾。

總 結

陳河鄉歷史悠久,卻因銀耳聞名。所有的商貿、文化、民俗,諸多都因銀耳而起。在外來市場的衝擊下,這種上天的饋贈還能沿著自己的路走多遠?

我覺得,只要堅持走自己獨有的路,陳河的價值,總會被人想起,總會被鐫刻在歷史的某一個光榮柱上,被人們永遠紀念。

成都跟我耍鄉村休閒自駕周邊游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1935年,紅軍撤出川陝蘇區,陳河鄉又轄于涪陽。一直到解放後土改時期,陳家壩和河壩場才合併為一個鄉,就是現在的陳河鄉。

自古通南要道處,獨成一壩是陳家

陳家壩早年是一個田壩,因系陳氏祖業而得名。從明代時期,這裡就已經有20多家住戶了,房屋全系木架結構,並建有飲食店、旅店、煙館、酒家。當地也有農副土特產交易市場,諸如藥材、香菇、獸皮等等。明末時期這裡趕集的人口劇增,市鎮逐漸擴大,總共占地12507.1平方米,都是樓房。外側傍河一律蓋著曬樓,可觀賞魚躍,可聆聽溪流。內側半邊全是四合院,並建有天井。街道兩邊建築高大,放在今天那可比黃龍溪高大上多了。

有史記載,當年的陳家壩,街道兩端和三條水巷都有木柵門,日開夜閉,十分緊要。街道都用寬1.5尺、長4尺的石板填鋪,排水系統一應俱全,古木林蔭,花草掩映。中街修有高大的禹王宮,其中的神像就高達1丈。下場口建有關帝廟,劉關張三尊坐像高7尺。兩座廟前都建有戲樓,飛簷翹角,氣勢雄偉。這樣規模的場鎮,於乾隆44年建成並正式開場。

多年後,時過境遷。隨著通江銀耳的名聲越來越大,更多的人卻慢慢遺忘了陳河鄉。當今天我們走入陳河鄉,當年的輝煌的老街已經不知所去,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式的鄉村小樓,還有普通的鄉壩頭。然而我卻在另一個地方找到了當年陳河老街輝煌的一角。

在通江縣城以西兩公里左右的周子坪,2014年10月17日落成了一處現代化的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在三樓的展廳裡,我們直觀的見到了當年陳河商貿老街的一隅。

從各種各樣的蠟像、門枋、店鋪以及壁畫上,雖然我們看不到陳河當年飛簷翹角的禹王宮戲臺,看不到內側高大整齊的四合院和天井,但是唯獨商貿老街一隅,也足以讓今人為當年的陳家壩歎為觀止。

小上海,為通江銀耳正名

說起通江銀耳,那是聲名遠播,美譽在外,絲毫不遜于茅臺酒、陽澄湖大閘蟹的。然而通江銀耳的發祥地,正是從陳河至涪陽間,現轄陳河鄉的“九灣十八包”地區。走在通江縣大街上,有很多的土特產店,隨便進去哪一家,問老闆要最好的銀耳,他都會告訴你是產于陳河。

九灣十八包,霧露溪邊不為人知的銀耳往事

陳河鄉一年四季多霧,早年間這裡主產木耳。據民國續修的《通江縣誌稿》記載:“光緒庚辰(1880)辛己間,小通江河的霧露溪畔,“突產白耳”,以其色白似銀故稱銀耳。”這裡所謂的小通江河的霧露溪,正是陳家壩地區九灣十八包的唯一的那條河流。

據當地人講,早先這裡溪水比較深。2011年7月24日,安靜了數百年的霧露溪,突然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泥石流。留下了一片狼藉的陳家壩,還有霧露溪滿河床的石頭。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同治元年(1862)年,《本草再折》稱:“白耳潤肺滋陰,功能顯赫。”可見當時銀耳的價值已經被人們發現並重視。然而陳河的銀耳初產的時間,民間眾說紛紜,難以確認。唯一可考的就是史料中記錄的鄢家溝張姓族人銀耳山禁碑的內容:“戊戍夏五月既望……顯出會薄一冊,覽畢,知霧露溪橡樹產耳,前色黑,丙申俱白,丁酉尤甚。……”

就是說,之前所產的都是黑耳,在丙申年(道光14年,1836)就變成白色。算起來,銀耳的產生,大約也就是迄今180多年前。但是無論是母家梁的會碑,還是王通儒的《銀耳史》稿,都已碑毀稿失。銀耳初產的時間,沒有準確的史料考證。耳農們只能將這一切,歸屬於上天對全人類的恩賜。

的確,即便是在科技發達,銀耳量產化的今天,陳河鄉的銀耳,大多數還延仿了古法銀耳種植方式。一棵七八年才成材的青杠樹,才能作為銀耳的耳棒。在長達數月的培養期內,還要控制濕度、溫度、光照等等因素。在收穫的過程裡,乾燥、打角也是影響產品品質的數大環節。

在全國銀耳量產化的今天,真正的古法陳河貢耳,在市面上依然是稀有珍品,價值和價格,不遜于當年進貢給慈禧太后的品質。至於小上海,那更是一段今人難以想像的商貿輝煌。

貢耳源鄉產笑話,朝廷大員都低頭

在中國有很多號稱“小上海”的地方,但均集中于蘇杭地區。唯獨巴蜀地區,在當今卻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小上海”,那就是銀耳發祥地,迄今為止也是通江銀耳主產區的陳河鄉陳家壩。

民間流傳,道光年間,銀耳初產之際,當地人都是把木耳賣到外地,把銀耳留給自己吃。後來銀耳越長越盛,生長範圍越來越大,木耳倒不怎麼長了。太平天國曾有一小支軍隊流亡到此,饑餓不已,奄奄一息,採食了野生銀耳後,竟然精神抖擻,奮起作戰。消息傳出,銀耳被謠傳為神賜靈藥。後來才知道,銀耳有滋補功效,祛病健身,等同于人參靈芝。

如此美物,哪能瞞得過中央政界?一時間陳河銀耳身價暴漲,很多古籍上都有記載銀耳的價格等等故事。我在當地採訪的時候,倒是聽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朝廷大員送貢品的笑話。

說是慈禧執政期間,有個中央大臣想進貢給太后一批陳河銀耳。然而當年的陳河銀耳已經斷貨,有錢都買不到。無奈間大臣只好找到陳河當地的縣官,委託其無論如何都要幫自己找到銀耳。這個縣官卻看上了大臣家裡的幾個聰明伶俐的丫頭。大臣沒有辦法,只好用自己家裡最得心應手的丫頭,換取了一匣陳河銀耳。一時轟動當地民間,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笑話。太后品嘗後讚不絕口,陳河銀耳遂成為“貢耳”,成為清末中央政權最高執政者的獨家貢品,享譽海內外。

在商貿方面,陳河鄉本身就商貿繁華,其椴木銀耳遠銷海內外。早在清宣統年間,陳河陳家壩的陳氏族人陳利生就在上海、重慶等地開設“金利成”商號,將陳河銀耳銷往全國乃至全世界,陳河銀耳名聲大震,帶動一大批優秀的商人,如陳利生、母毓恩、母碧田等等從事本土銀耳的大宗貿易。陳家壩佔據天時地利,因此享有“小上海”之美譽,陳利生本人也獲得了“銀耳大王”的稱號。

一座大水都沖不走的博物館

通江縣城西兩公里的周子坪的新型現代化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從區域上由“主館”、“天地之靈”、“霧露之間”、“青杠林裡”、“銀耳人家”、“形象廣場”六個部分組成,內容包括“天賜”、“地孕”、“人文”、“和合”、“神效”、“樂享”、“品鑒”七大部分,另有3D數字影院。裡面陳設了大量的有關陳河鄉的銀耳文化。從種植銀耳的青杠木,到銀耳種植的工具,還有銀耳品質,營養構成,歷史文化,典籍記載,場景再現,一應俱全。

不得不提的另一處更早,更接地氣的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就位於陳河鄉陳家壩四川中茂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旁邊。相比較周子坪的那座氣勢宏大,充滿現代科技感的博物館,這裡的博物館更顯得土鄉土色,充滿了典型的本土鄉土氣息。

這座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是為了迎接2004年首屆中國通江銀耳文化節而辦的。場館主體就是一座整齊普通的四合院,青瓦白牆,掛著紅燈籠,倒很有川西民居的那麼幾分味道。

博物館只有兩層,分為歷史沿革、生產流程、名特產品、銀耳文化,以及銀耳科技館、書畫展廳等組成部分。據說展館建成後,有一次霧露溪發大水,一直淹沒到展館大廳地面1米高處,所以現在的陳河鄉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的文物,大多都遷去了縣城周子坪的那個新館中。

寶山多物產,陳河顯豐饒

其實不僅僅是在陳河,整個通江人都知道,論土產特產,陳河鄉都是數一數二的大佬。只要是通江縣的土特產,沒有幾樣不是陳河沒有的。常見的五倍子,桑蠶、黑木耳、香菇、油桐、核桃、板栗、棕片、花椒、油漆、茶,稀罕的松茸、天麻、杜仲、烏桕子、黃柏、連召、棗皮等等等等。在八九十年代期間,青杠、五倍子和桑樹,可是陳河本地的三棵“搖錢樹”呢!

據統計,90年代,陳河鄉的桑園就有1223畝,1989年產蠶繭974.95公斤,1990年產蠶繭1950.8公斤。到1992年的時候,產繭量已經可以高達18600公斤,被通江縣確定為蠶桑基地鄉。當時的六村已經被縣級主管部門定位桑蠶出口基地,產品品質已經達到了出口標準。說起陳河鄉的桑蠶產業,不得不提及始建於1959年,場部坐落于陳家壩的縣柞(zuò)蠶種場。

坐落于陳河鄉的縣柞蠶種場,先隸屬于農業局領導,原生產柞蠶原種供縣內放養。1968年後,就以繁育柞蠶母種為主,向省內其他種場提供母種、原種,並負擔部分品種選育以及引進馴化實驗,先後整理、選育出多個品種在全省推廣。1984年,該種場移交給縣絲綢公司主管。

除了本土土產和桑蠶產業,陳河鄉還有大量的資源,如風力、水力、林業,礦產資源如母家梁石油,以及煤礦等等。如果這些資源都能夠被開發出來,陳河鄉可就富成五星級了!而目前,僅僅是陳河鄉的天然氣,就供給著全巴中地區使用,而且參與到了“西氣東輸”的國家級戰略項目中。

踏尋革命先輩的腳步,尋找當年的老英雄

1932年陰曆臘月初一,紅四方面軍解放了陳河。翌年2月,在陳家壩街道陳祿安的住房裡建立了川陝省紅江縣陳家壩區蘇維埃政府,下轄河壩場、陳家壩、白院寺等3鄉15村。由此拉開了陳河鄉紅色革命的序幕。在川陝老區的根據地裡,陳河鄉湧現出一大批擁護中國革命,力圖建設新中國的烈士和英雄們。

新中國成立後,據統計,陳河鄉有革命烈士132人,老紅軍22人,其中在外工作的20人,西路軍老戰士2人,紅軍流落人員39人,蘇區時其他參戰人員105人,抗日將士54人,志願軍29人,起義官兵25人,革命功臣5人,殘廢軍人5人。

如此眾多的英雄前輩,讓我不知道一時從何說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張榮森

張榮森出生于1917年陳河鄉園壩子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學習成績優異,但是由於家庭貧困,最終未能進入已經考取的通江縣第八高等小學堂。1935年12月,年僅15歲的張榮森參加了紅軍,經歷了反“六路圍攻”等重大戰役。1935年春,他擔任排長隨軍北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並加入中國共青團。在抗戰期間,他一面擔任旅、師司令部機關參謀等職務,一面加入紅軍大學和抗日軍政大學的學習中,刻苦鑽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946年,在熱河地區的土匪惡霸相勾結,多民族雜居,日本人暗地唆使背景下,數千名匪徒對我邊區實施騷擾。翌年,軍分區組織剿匪指揮部,由參謀長張榮森指揮。張榮森不顧天寒地凍,經過周密偵查佈置,順利殲剿土匪,完成任務。

1948年,熱北軍分區組建了第八路軍冀察熱遼軍區獨立第六師,張榮森任師參謀長。在遼沈戰役中,他機智的殲滅了敵五十二師包括師長在內的精銳突圍部隊。平津戰役後,他又率部順利的完成了渡江戰役作戰任務,受到軍首長的嘉獎表揚。

解放後,張榮森仍然不放棄各種進修,學習的機會。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出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貴州省委書記,南京高級陸軍學校校長,並被選為黨的十大、十一大、和四屆人大代表。

1983年張榮森離職休養,翌年1月13日4時55分,在蘭州軍區臨潼療養院去世,享年67歲。

故事最多的無姓烈士——李正芳

李正芳小名毛牛,原姓不詳,剛出生還在哺乳期內,父親去世,母親迫于生計,改嫁李家。所以李正芳隨母改姓李。七歲時李父又死,迫於生活被送到陳家壩龔家做童養媳。龔家也窮,紅軍到來後才分得土地,得以溫飽。

後來村裡的童養媳都參加了革命,任鄉蘇維埃主席的大姐夫權公婆讓李正芳參軍,公婆心煩的時候,便借小事打罵李正芳。然而李正芳的“小女婿”龔永和卻拉住爹媽的竹板說:“你們打吧,罵吧,過兩天連種地的人都沒有了,別說煮飯喂豬呢!”原來龔永和已經拿定了注意要參軍。

正芳和永和後來都參了軍,正芳在通江縣婦女獨立營。後來婦女獨立營要選拔一批幹部戰士派往各單位、部隊之時,正芳卻拉著排長的手不走。排長對營首長說:“不去算了,讓她跟我一路吧!”

長征到丹巴,正芳擔任醫院的擔架隊隊長。一天她帶隊進山打奴隸主的糧食,剛捆好糧食,就遇到追兵。敵人見都是女兵,就要“捉活的”。正芳在隊伍末尾壓陣,眼看就要被一把抓住之際,她抱住一捆糧包翻身滾下幾十米的山崖,躲在灌木叢中。直到敵人走遠才發現自己還在懸崖中間,上下不得。她乾脆抱著糧包直接滾下穀底的平壩上,再繞道回到部隊。

李正芳在抗戰期間結婚並生有兩個孩子。後來與丈夫在戰爭中失散,其後再婚。80年代末後夫病逝,她登報尋覓前夫,並于1982年與前夫重逢。而正芳作童養媳時的“小女婿”龔永和,到延安後被編入八路軍青年縱隊8連,1939年2月在河頭村戰鬥中犧牲,1952年2月9日被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批准為革命烈士。此一情況,李正芳直至1985年12月13日逝世時都不得而知。

五十年戰功顯赫,百餘歲餘熱更濃——秦華禮

1912年,在陳河秦家灣的一戶貧苦人家,秦華禮就在這裡誕生了。不到1歲,父親去世,母親含著淚把他三個姐姐都賣作童養媳,來換取飽腹。1932年12月,紅軍到達通江的第三天,他就自告奮勇的參加了紅四方面軍。1933年1月在通江平溪擔任紅軍獨立營第一連副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參加了空山壩戰役、萬源保衛戰、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中壩和千佛山等戰役後,開始長征。

長征開始後,秦華禮的專業方向主攻無線電。一九三五年九月,調到通信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一九三六年六月畢業,分配在紅四軍軍部,任無線電臺台長。一九四五年五月,任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司令部通信科長。

解放後,秦老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無線電建設,在各省級郵電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任北京郵電學院黨委第二書記。一九五八年十二月,秦華禮接了周總理親自簽發的任命書,離任北京郵電學院黨委第二書記,任南京郵電學院首任書記、院長,一干就是54年,直到一九八三年離休。

離休後,秦老的老革命家餘熱不減,經常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經常給大學新生、中小學生作演講,講革命傳統、講革命歷史、講為人處事,以親身經歷給下一代進行思想教育。親自給家鄉人民教育捐書捐款。

生活方面,秦老熱愛生活,喜歡下象棋,還專門花了5000多塊錢去買了台電腦研究網上下象棋。百歲高齡,仍然喜歡在學校的門球場上練會兒門球,吃飯最多8成飽,經常用冷水洗頭洗澡,經常全國到處轉悠,還曾親自抵達汶川災區為遇難者獻花。

2016年下半年,104歲的秦華禮作為特邀嘉賓,參與了央視一套《榜樣》專題欄目的採訪,還與其他嘉賓一起合唱《國際歌》,精神矍鑠,目光炯炯有神,身體依舊健朗。

青山高高綠水長,石刻標語閃紅光

在陳河鄉政府那裡,我找到了一份表格。這份表格記錄了陳河鄉132位革命烈士,38位老紅軍,以及連篇累牘的蘇區參戰人員,肅反錯殺、平反昭雪的人員,以及抗日將士、志願軍戰士、起義官兵、革命功臣、殘廢軍人等等一大批在那個年代裡,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憧憬過,奮鬥過的革命先輩。

每個名字的背後,雖然只有寥寥數筆,記載在何單位擔任何等職務,以及陣亡或是現狀情況。但是我知道,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肅然起立的身影。

陳河鄉最熱鬧的節日是哪個?

在陳河鄉,有眾多民間活動傳統的獅舞、龍燈都已不在話下。然而最為本地人津津樂道的,卻是本地獨一無二的陳河鄉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僻壤也趕潮流,陳河春晚轟動巴中

2017年1月29日,也就是大年初二的晚上七點鐘,很多人都在等著準備明天的客人接待,而陳河鄉的人們卻熱熱鬧鬧的齊聚一堂,因為這裡舉辦了整個巴中地區唯二的首屆鄉鎮春晚。這場春晚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將這個偏僻的小鄉鎮推到了通江縣的“頭牌”位置。

鄉鎮春晚不僅在通江是首例,在全國也不多見。既然罕見,就會引起各方矚目,那對通江縣陳河鄉來說,無疑不是一次難得的宣傳機會。各路巴蜀笑星,“王寶器”“鐵公雞”“南充姐姐”“潘長江”,群英薈萃,給這裡的當地人民帶來了一次難得的風貌展示。

被遺失的獅舞,原來是名震四方的拿手絕活

在陳河鄉,我原本只知道獅舞是當地的一大特色,卻不曾想到,本地原來的一支獅舞隊,曾是名震整個通江地區的拿手特色,當年代表陳河鄉,行走于通江縣各鄉鎮之間,為當地表演陳河鄉的獅舞風貌。只是時間已久,獅舞隊當年的照片已經散失殆盡,不能展示,有點小遺憾。

總 結

陳河鄉歷史悠久,卻因銀耳聞名。所有的商貿、文化、民俗,諸多都因銀耳而起。在外來市場的衝擊下,這種上天的饋贈還能沿著自己的路走多遠?

我覺得,只要堅持走自己獨有的路,陳河的價值,總會被人想起,總會被鐫刻在歷史的某一個光榮柱上,被人們永遠紀念。

成都跟我耍鄉村休閒自駕周邊游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