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蘇州河北的第一家標準劇場,如何在6年迎來50萬觀眾?

本月29日至5月3日, 中國東方歌舞團三台大戲《蘭花花》《經典歌舞晚會》和《國色》將相繼在大寧劇院上演。 這三台劇碼組成的“東方藝術周”是大寧劇院首次嘗試讓觀眾“點單”選節目的成果。 開幕6年的大寧劇院也將在藝術周期間迎來劇院的第50萬名觀眾。

作為蘇州河北第一個標準劇場, 年輕的大寧劇院曾面臨在“浜北”曲高和寡的尷尬。 如何把過去沒有觀演習慣的社區觀眾一個個“拉”進劇院?劇院負責人說, 要打破劇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既有印象, 希望觀眾到劇院來一次, 除了看戲之外得到更多附加價值,

而傾聽觀眾需要什麼節目的呼聲, 則是劇院親近市民的新探索。

穩紮穩打 重塑劇院姿態親近市民

近十年間, 各種形態各異的劇院劇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上海。 市中心區多數場地主攻專精類型化演出, 方便文藝愛好者“對號入座”, 大大提升了城市文化氛圍。 藝術資源集中灌溉中心城區, 各區域文化發展並不平衡。 六年前, 大寧劇院作為蘇州河北首個標準劇場開門迎客, 背負起灌溉市北文化土地的重任。 劇院擁有可容納千人的現代化標準劇場, 配有先進、齊全的燈光音響系統、舞臺佈景設施, 但周邊區域幾十年沉澱下的“硬邦邦”的廠區線條及生活特質, 讓在地居民繞劇院而不入, 即便偶爾看一場演出, 仍舊專程趕往市中心,

如“朝聖”般選擇那幾家名字最熟悉的老牌劇院。

怎麼讓社區居民願意逛入劇院?大寧劇院簡單鮮明地亮出“您身邊的劇院”的旗號。 劇院負責人說, 因地制宜、量土裁地, 年輕的劇場沒有“包袱”, 因此願意花時間培養最契合自身條件的運轉模式。 2011年, 公益性演出品牌“大寧藝術·源”率先誕生, 至今已舉辦最高票價不超過80元的公益性演出超過百場, 演出平均上座率超過80%。 2016年, 藝教活動品牌“尚藝雅集”全新登場, 通過文化沙龍、講座、藝術體驗工作坊、文藝宣講交流會等多種形式, 全免費、純公益、零門檻地面向市民。

注重體驗 邀請觀眾點單選節目

一場演出一般在兩個小時左右, 除了看戲, 觀眾還能在劇院得到什麼?在大寧劇院,

如果說公益項目把觀眾拉進門, 富有特色的體驗型活動讓觀眾留下來。 劇院負責人說:“我們希望觀眾到劇院來一次, 除了看戲之外得到更多附加價值, 所以在培養觀眾‘體驗’上下了點功夫。 ”逢年過節或遇社會熱點話題, 劇院都會結合節目內容策劃實惠又有趣味的行銷活動。 今年元宵節, 劇院舉辦愛爾蘭踢踏舞專場, 來到現場的觀眾還能猜燈謎、換獎品、吃湯圓。 阿卡貝拉音樂會是大寧劇院一大特色, 音樂會開始前, 劇院大堂裡、觀眾席中, 不少觀眾都對出現在身邊的藝術家“快閃”活動印象深刻。

打破成見 為好節目走向觀眾搭平臺

此次“東方藝術周”包含中國東方歌舞團近年來打造的三台各具特色的大戲——舞劇《蘭花花》、舞蹈詩畫《國色》和“經典歌舞晚會”。 4月30日上演的《蘭花花》是東方歌舞團藝術史上第一部中國舞劇;5月1日的“經典歌舞晚會”是本年度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展演劇碼, 東方歌舞團近年來眾多經典音樂、舞蹈作品將集中亮相;5月3日上演的舞蹈詩畫《國色》由國家一級編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編導工作室主任沈晨執導,

作品利用青花瓷器、茶道竹韻、雨傘、旗袍、書畫、昆曲等傳統文化元素, 通過巧妙的舞蹈編排和匠心獨具的舞臺設計, 打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意象。

值得一提的是,《國色》是東方歌舞團近年具有代表性的新創劇碼,因其華麗唯美的東方美感,去年受邀在美國、加拿大的15座城市巡演,受到當地觀眾歡迎好評,但在國內,《國色》卻從未在北京以外的城市演出過。大寧劇院節目負責人介紹:“東方歌舞團的歌舞晚會一向一票難求,票房操作最為保險,因此成為地方演出商的最愛。但實際上,他們這些年推出的民族特色舞劇品質也非常高。我們希望借藝術周機會,打破觀眾對東方歌舞團的固有印象,也為好節目搭建走向觀眾的平臺。”

(圖片由大寧劇院提供。編輯郵箱:scljf@163.com)

文/施晨露

值得一提的是,《國色》是東方歌舞團近年具有代表性的新創劇碼,因其華麗唯美的東方美感,去年受邀在美國、加拿大的15座城市巡演,受到當地觀眾歡迎好評,但在國內,《國色》卻從未在北京以外的城市演出過。大寧劇院節目負責人介紹:“東方歌舞團的歌舞晚會一向一票難求,票房操作最為保險,因此成為地方演出商的最愛。但實際上,他們這些年推出的民族特色舞劇品質也非常高。我們希望借藝術周機會,打破觀眾對東方歌舞團的固有印象,也為好節目搭建走向觀眾的平臺。”

(圖片由大寧劇院提供。編輯郵箱:scljf@163.com)

文/施晨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