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激昂而又悲壯:劉備之孫與孔明之子的故事

蜀漢後期, 重臣蔣琬、董允、費禕先後謝世, 昏庸的劉禪重 用諂媚奸侫的黃皓、陳祗等權臣, 朝政混亂, 人心日下。 西元 263年初, 統兵在外的大將姜維上表朝廷報告魏軍將大舉進攻蜀 國, 但劉禪卻遲遲不派援兵。 這年冬天, 魏將鄧艾從陰平偷襲入 蜀, 繞到蜀軍主力的背後, 避實就虛, 日夜兼程, 長驅直入蜀漢 腹地。 鄧艾在綿竹擊敗諸葛瞻所率的蜀軍後, 直逼雒城, 嚴重威 脅著成都的安全。 此時的劉禪已嚇得六神無主, 滿朝眾說紛紜。

有的主張劉禪退入南中, 憑藉險阻抵抗魏軍;有的建議劉禪東 下, 投奔東吳;有的乾脆勸說劉禪降魏。

靈魂已經出竅的劉禪選 擇了投降的道路。 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北地王劉諶得知後, 義正詞嚴地勸諫父皇說:蜀漢王朝即使已到窮途末路, 敗局已成定勢, 我們父子群臣也應該背城一戰, 與社稷共存亡。 戰死了, 才有臉 面到地下去見創業艱辛的先帝。 然而劉禪拒諫, 派人帶著玉璽與 降表到鄧艾軍中求降。

在國將不國之際, 忠心耿耿、熱血沸騰的 劉諶不願眼睜睜看著國破朝亡, 又痛感自己對不起祖先, 便逕自 到昭烈廟中跪拜慟哭。 接著, 他先殺死自己的妻子兒女, 然後揮 劍 自 刎, 以鮮血踐行與社稷共存亡的諾言, 壯烈之舉, 可歌可 泣, 留下了千古悲歌一曲, 與其父劉禪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鄧艾進軍到成都城北,

劉禪趕緊帶著棺木, 捆綁自己, 昏慘 慘到鄧艾軍營投降, 魏軍立即將他遷徒到洛陽。 魏國權臣司馬昭 設宴招待劉禪, 讓蜀漢樂妓在席間表演, 引得蜀漢舊臣思念故 國, 哀淚垂流, 而亡國之君劉禪卻嬉笑自若, 司馬昭故意問他是 否思念蜀漢, 劉禪竟厚顏無恥地說:“ 此間樂, 不思蜀。 ” 劉諶忠烈悲壯, 而諸葛瞻則忠勇死義。

西元227年, 已經47歲的諸葛亮, 正欲揮師北伐曹魏之時, 喜得愛子諸葛瞻。 諸葛瞻從小聰明伶俐, 擅長書法繪畫, 他的思 維能力和記憶力都很驚人。 諸葛亮在繁忙的政務和軍務之餘, 著 力培育瞻兒。 他曾致書哥哥諸葛瑾說:瞻兒聰明可愛, 但嫌成熟 過早, 將來難成大器。 為了兒子的成才, 他寫下了著名的《 誡子 書》, 以“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格言教導兒子。

諸葛亮病逝 後, 諸葛瞻牢記父親的教誨, 刻苦攻讀, 博覽群書, 茁壯成長。 他17歲時, 劉禪將公主許配給他。 不久又授予他騎都尉之職。 後來又提升為軍師將軍。 儘管官職不小, 但他從不仗勢驕橫, 而 是謙虛行事, 盡忠盡職, 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繼承父志, 護國愛 民, 受到人們的推崇與愛戴。 當鄧艾偷襲蜀國時, 諸葛瞻和兒子諸葛尚等率部堅守涪城, 抵擋鄧艾的進攻。

鄧艾寫信誘降諸葛瞻, 說:“ 你如果率師投降我一定保奏皇上封你為琅邪王。 ”諸葛瞻大怒, 將信撕得粉碎, 並斬殺送信使臣, 誓死和鄧艾血戰到底。 他和兒子諸葛尚一道, 與魏軍在綿竹惡戰一場。 他將雙足埋於土裡, 表示捍衛國土, 決 不後退半步,

以此激勵將士。 可惜他不善用兵, 失去據險扼守之 機而大敗。 諸葛瞻陣亡, 年僅37歲。 同時戰死的還有張飛的孫 子張遵。 諸葛尚在戰場上也頑強搏殺, 終壯烈捐軀, 死時還不足 20歲。 後人在綿竹城郊建諸葛瞻父子衣冠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