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奶水不夠怎麼辦?嚴媽教你打造發奶體質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研究表明, 母乳中含有熱能、蛋白質、脂肪、鈣和鐵, 即維生素等, 是嬰兒生長發育的最佳選擇。 嚴媽是提倡母乳餵養、自然離乳的, 自己也是積極實行, 一直餵養到小米二周歲, 母乳餵養期間小米幾乎沒生病, 確實也是值得的。 當然母乳餵養, 對於媽媽來說, 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像嚴媽這樣奶量並不富裕的媽媽來說, 更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母乳餵養的好處多多, 所以很多媽媽們一直堅持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 但是, 奶水不夠怎麼辦?最近, 很多寶媽向嚴媽諮詢, 產後奶少的問題,

所以今天嚴媽特別寫一篇內容, 聊聊關於產奶的話題。

嚴 媽 秘 籍

勤排空, 姿勢正確, 綜合調理

妙招一:勤排空

如果把乳腺看作一個乳汁加工廠, 我們吃下喝下的各種飯、菜、湯、下奶茶等都是原材料, 廠長有兩個, 一個叫泌乳素, 一個叫催產素。

是不是我們給加工廠提供了越多原材料,

工廠產量就越大呢?答案:不是!

兩位廠長指揮生產不是看原材料有多少, 而是看銷路好不好, 典型的“以銷定產”。

看到這裡, 媽媽們應該豁然開朗了——只有頻繁排空乳汁(至少3小時一次), 才能調動“乳汁加工廠”的生產積極性。 知道了這個原理, 媽媽們在母乳道路上的努力就有大方向了, 別再老是盯著吃啥喝啥, 這即便有點效果, 想要奶多, 最應該做的事情還是“勤排空”。

——跟著嚴媽一起做:

1、讓嬰兒頻繁地吸吮, 24小時內至少吸吮10次或每2小時喂哺一次, 只要嬰兒有興趣就應讓她(他)吸吮。

2、乳汁不足的情況下, 可以讓嬰兒吸吮後再用吸奶器繼續吸10分鐘, 也可在哺乳後1小時或在兩次喂哺之間增加一次擠奶;

3、夜間乳汁分泌較白天多, 因此, 夜間應讓嬰兒與母親在一起。 鼓勵母親根據嬰兒的需求頻繁喂哺, 這樣有利於乳汁分泌量的增加。

妙招二:姿勢正確

寶寶的嘴巴要張得夠大, 緊貼著媽媽的乳房、含住媽媽的乳頭及乳暈, 才能吸到已在乳房中的奶水,

新的奶水才能繼續製造;若只含住乳頭, 寶寶喝不到奶, 可是會餓到哇哇哭的, 也會造成刺激不足而使奶水分泌減少。

如果寶寶不在身邊, 媽媽就得適時擠奶, 這樣奶水才能持續分泌。

——跟著嚴媽照圖做:

妙招三:綜合調理

打造發奶體質, 需要綜合調理,

無論是飲食上, 還是睡眠以及心情都需要保證。 並且調理需要週期過程, 千萬不能著急哦!

——跟著嚴媽一起做:

1、飲食均衡, 蛋白質保證攝入量(需每天比原來增加15克), 適當增加奶類和湯水, 不過量。

2、忌煙酒, 避免喝濃茶、咖啡。

3、科學運動和鍛煉, 保持健康體重。

4、放鬆心情, 不焦慮, 保持良好狀態。

5、保證媽媽的睡眠時間和品質, 多休息。

6、催乳的穴位刺激和中醫調理, 對中醫感興趣的寶媽可以嘗試。

嚴媽微課堂

★乳房調控乳汁分泌的原理

(1)乳汁中有一種乳清蛋白質FIL(泌乳回饋抑制物)。當乳房充盈時,FIL增加,乳汁生成開始減慢。這就是漲奶能把奶漲回去的道理。反過來,如果乳房沒有多餘乳汁,FIL就少,乳汁生成就快。

(2)泌乳素的調控作用。乳腺泡(alveolus)是由一層會分泌乳汁的乳腺細胞(lactocyte)所包圍起來的中空泡狀體。許多乳腺泡聚集形成乳小葉,數個乳小葉組成較大的乳葉,一側的乳房約由15-25個乳葉構成,乳葉旁有脂肪組織與結締組織圍繞。在乳腺細胞的細胞壁上,有泌乳素受體。如果乳房裡乳汁很少,血液裡的泌乳素進入乳腺細胞,增加泌乳素受體,刺激乳腺細胞分泌乳汁。(很多媽媽說哺乳期間乳房很軟,其實是證明你的母乳供需平衡了,並不是沒奶!)如果乳房裡充滿了乳汁,細胞壁擴張,泌乳素無法進入乳腺細胞,從而導致乳汁的減少。因此,產後幾周,媽媽們應該經常排出乳汁,以增加泌乳素受體,使產乳能力增加。

1、乳房不漲說明奶少?乳房漲就是奶多?

先說“不漲”,沒有漲奶感不等於奶少,也不會造成母乳不足。判斷母乳不足的硬指標只有兩點:

一是寶寶尿少且濃,每天少於6次;

二是每個月的體重增長不良,6個月內寶寶每月增長不足500克。

2、6個月後乳汁營養大大降低?12個月後就幾乎沒什麼營養了?月經來了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

一歲前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隨著嬰兒月齡增長,對食物和營養的需求逐步增加,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因此必須及時添加輔食。但這與母乳餵養至2歲並不矛盾。我們應盡可能多喂一段時間母乳,因為母乳含有利於寶寶生長的重要營養成分。

來月經了奶就沒營養,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 事實上,來月經後母乳品質是沒有變化的。

3、比較稀的母乳不如比較稠的母乳有營養嗎?

母乳的稀稠是由其含脂肪的多少決定的,其他營養物質並無明顯區別。稀的母乳和稠的母乳,除了脂肪含量,兩者其他營養物質並無明顯區別。

如果想讓乳汁變得濃稠些可以多吃豬蹄黃豆湯、鯽魚湯等,但特別要強調一點:分娩後千萬不要過早進食這些湯,尤其是第一周不要,因為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

4、不同體質的媽媽,母乳品質會不同嗎?

相對來說媽媽的體質越好,母乳的品質也就越高。所以哺乳期的媽媽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充分的營養攝入。

奶少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不用自卑更不用自責。努力但不強求,保持心情愉快,才是對自己和寶寶最好的。

如果奶量少,寶媽也不要過於自責,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使一位婦女從未哺乳過,甚至未懷孕過,如果她讓孩子頻繁地吸吮乳房,也會泌乳,這叫“誘導泌乳”。所以,當媽媽的心情放鬆、對自己的奶水有信心時,奶水就很容易流出來;甚至只要想到寶寶、聽到寶寶的哭聲,就會反射性地流出來。

反之,如果媽媽壓力大、身體疼痛、對自己沒信心,甚至其實媽媽本身就不想餵奶,就會反射性地抑制奶水流出來。

各位哺乳期的媽媽們,要加油堅持哦!

嚴媽微課堂

★乳房調控乳汁分泌的原理

(1)乳汁中有一種乳清蛋白質FIL(泌乳回饋抑制物)。當乳房充盈時,FIL增加,乳汁生成開始減慢。這就是漲奶能把奶漲回去的道理。反過來,如果乳房沒有多餘乳汁,FIL就少,乳汁生成就快。

(2)泌乳素的調控作用。乳腺泡(alveolus)是由一層會分泌乳汁的乳腺細胞(lactocyte)所包圍起來的中空泡狀體。許多乳腺泡聚集形成乳小葉,數個乳小葉組成較大的乳葉,一側的乳房約由15-25個乳葉構成,乳葉旁有脂肪組織與結締組織圍繞。在乳腺細胞的細胞壁上,有泌乳素受體。如果乳房裡乳汁很少,血液裡的泌乳素進入乳腺細胞,增加泌乳素受體,刺激乳腺細胞分泌乳汁。(很多媽媽說哺乳期間乳房很軟,其實是證明你的母乳供需平衡了,並不是沒奶!)如果乳房裡充滿了乳汁,細胞壁擴張,泌乳素無法進入乳腺細胞,從而導致乳汁的減少。因此,產後幾周,媽媽們應該經常排出乳汁,以增加泌乳素受體,使產乳能力增加。

1、乳房不漲說明奶少?乳房漲就是奶多?

先說“不漲”,沒有漲奶感不等於奶少,也不會造成母乳不足。判斷母乳不足的硬指標只有兩點:

一是寶寶尿少且濃,每天少於6次;

二是每個月的體重增長不良,6個月內寶寶每月增長不足500克。

2、6個月後乳汁營養大大降低?12個月後就幾乎沒什麼營養了?月經來了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

一歲前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隨著嬰兒月齡增長,對食物和營養的需求逐步增加,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因此必須及時添加輔食。但這與母乳餵養至2歲並不矛盾。我們應盡可能多喂一段時間母乳,因為母乳含有利於寶寶生長的重要營養成分。

來月經了奶就沒營養,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 事實上,來月經後母乳品質是沒有變化的。

3、比較稀的母乳不如比較稠的母乳有營養嗎?

母乳的稀稠是由其含脂肪的多少決定的,其他營養物質並無明顯區別。稀的母乳和稠的母乳,除了脂肪含量,兩者其他營養物質並無明顯區別。

如果想讓乳汁變得濃稠些可以多吃豬蹄黃豆湯、鯽魚湯等,但特別要強調一點:分娩後千萬不要過早進食這些湯,尤其是第一周不要,因為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

4、不同體質的媽媽,母乳品質會不同嗎?

相對來說媽媽的體質越好,母乳的品質也就越高。所以哺乳期的媽媽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充分的營養攝入。

奶少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不用自卑更不用自責。努力但不強求,保持心情愉快,才是對自己和寶寶最好的。

如果奶量少,寶媽也不要過於自責,要對自己有信心。即使一位婦女從未哺乳過,甚至未懷孕過,如果她讓孩子頻繁地吸吮乳房,也會泌乳,這叫“誘導泌乳”。所以,當媽媽的心情放鬆、對自己的奶水有信心時,奶水就很容易流出來;甚至只要想到寶寶、聽到寶寶的哭聲,就會反射性地流出來。

反之,如果媽媽壓力大、身體疼痛、對自己沒信心,甚至其實媽媽本身就不想餵奶,就會反射性地抑制奶水流出來。

各位哺乳期的媽媽們,要加油堅持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