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尋路記用做社群的方式去做旅行社,把旅行社做成俱樂部

國家旅遊局資料顯示, 2015 年, 中國旅遊人數達到40億人次, 較2014年增長10.77%;旅遊總收入達4萬億元, 較2014年增長 7.24%。 其中2015年, 中國出境游達1.2億人次, 同比增長12.2%;定制旅遊更是出現了高達500%的增長。 從人均旅遊業總收入來和境外遊的滲透率看, 中國與國外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市場仍有增長潛力。 加之, 中國中產階級崛起、消費主力群年輕化似乎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對於新一代的中產階級而言, 從前的他們, 可能不少人是旅遊或者窮游的愛好者, 看重對當地的深度體驗。 這群人成家立業, 成長為消費主力時, 也就同樣看重旅行的品質。

可是這時候的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規劃行程, 而且不想和陌生人跟團旅遊, 但不少傳統旅行社提供的標準化產品走馬觀花, 沒辦法滿足他們的要求, 於是定制和主題遊的市場由此起來。

今天介紹的尋路記瞄準的也是這麼一個群體, 創始人陳旭表示, 他們是一個內容型旅行和生活方式服務商, 可以理解為一個新型旅行俱樂部。

尋路記旗下有兩個子品牌, 一個是定位於周邊輕奢自駕和長線公路旅行俱樂部的尋路記, 一個是海外定制旅遊顧問的出國自助遊教室。 兩個品牌原來是獨立的公司, 從去年開始逐漸合併。

兩個子品牌:周邊游與出境遊的互補

近幾年, 陳旭發現隨著私家車的普及和白領階層收入增加,

旅行逐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周邊自駕遊變得越來越高頻。 於是他便在2015年上線了定位於“公路旅行俱樂部”的“尋路記”, 提供城市周邊篩選過的特色住宿, 地道路線和新鮮玩法。

在2016年, 陳旭開始將專案商業化, 將搜集起來的獨特玩法和特色民宿等資源整合起來, 打包成產品, 直接銷售。 現在覆蓋的主要是珠三角地區, 也有國內新疆、西藏等地區的長線自駕游定制顧問服務。

出國自助游教室的創始人是鄭凱鋒, 成立於2007年, 是一個自助遊教學社群。 專案最早是一個豆瓣小組, 也隨著媒介的反覆運算遷移過傳播形態, 之前一直都是“公益化運營”, 做線上出國自助遊教學, 也會到一些大學或公共空間沙龍, 比如教年輕人如何買到廉價航空、到國外義工旅行等,

曾經幫助數十萬人開始第一次出國自助游之路。

也是在2016年, 他開始將“出國自助遊教室”商業化, 提供出境遊教學、旅遊顧問和定制旅遊(包括目的地機票顧問、簽證顧問、酒店顧問、行程顧問等)、出境主題旅遊等產品和服務。 專案主要覆蓋日韓和東南亞, 目前已經在泰國清邁開設了辦公室。

合併之後他們更是發現, 國內自駕和海外定制業務是互補的, 而且用戶可以相互轉化, 海外定制遊比較低頻, 但可以通過顧問服務建立起權威和專業的形象, 其用戶本身也有周邊遊的需求。 周邊遊則較高頻, 彌補了海外遊的低頻。

用社群的方式運營旅行社, 解決使用者信任

“其實, 我們想做的,

還是一個旅行社。 ”陳旭說, 但不同在於, 他們更加注重內容運營, 跟使用者之間關係更緊密。 兩個項目的共性在於, 在初期都是媒體化、社群化運營, 以傳播資訊為主, 在積累了大量具有粘性的用戶之後, 才逐漸開始商業化。 在這一點上, 他們跟內容電商很相似。

兩位創始人都認為, 旅遊市場存在的痛點是用戶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缺乏信任感, 然而對於旅遊這種非標產品而言, 信任感又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的俱樂部運營和社群都在解決類似的問題, 他們都在跟用戶溝通的過程中, 建立了信任。

在自媒體矩陣方面, 他們除了有尋路記和出國自助遊之外, 還有好幾個推薦地區特價遊的公號, 幾個推薦特價機票的個人IP ,

還有收費的會員群。 尋路記還有自己的小程式。

尋路記小程式

“線上上跟用戶互動一百遍不如跟用戶見一面。 ”在他們看來, 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溝通, 始終是營造信任的重要方式, 所以他們並不打算放棄從線下觸達使用者的方式, 如上所說, 出國自助遊

目前他們已經在東莞開了一家線下門店。只是這家門店更像一家書店而不是傳統的旅行社,擺放旅行有關的書,開相關的沙龍。

陳旭和鄭凱鋒認為,強大的用戶資源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因為社群的運營,跟用戶形成了緊密聯繫,提升轉化率和複購率。目前,他們擁有百萬的粉絲,同時各自有會員體系,出國自助游教室的會員是付費的,而尋路記是消費即會員,兩者正在考慮打通會員體系。迄今為止,周邊遊的累計購買人數超過一萬,兩個品牌加起來月流水50多萬,周邊遊穩定在20萬,其他主要是出國自助遊。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出境游以收取顧問費為主,按行程計費,每天150元;周邊遊主要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傭金,客單價在150,毛利15%左右。

珠三角的用戶既有周邊遊的需求,有海外有的購買力,深耕珠三角的用戶是現在公司的重點,逐漸形成品牌。未來,公司可能會從成都等二三線城市入手,控股當地做得比較好但未形成品牌的俱樂部,收錄到尋路記的品牌之下。

跟市場上一些定制遊類似,如何快速地規模化可能是尋路記未來面臨的一個問題,跟用戶之間的緊密程度和規模化化運作之間似乎存在著需要不斷平衡的矛盾。陳旭表示,正在考慮加入機器的技術,不過依然認為人是必不可少。同時,出國自助遊也開始切入境外遊產品,這意味著對目的地產品的控制和服務,也將是一個難點。

融資情況方面,公司2015年底獲得深圳前海種子期和個人投資者百萬級天使輪投資。公司希望再融一輪500萬的大天使,釋放15%的股權,資金將用於進一步鞏固珠三角地區的優勢、擴大團隊,或者考慮開海外的辦公室。

團隊方面,CEO陳旭有9年的財經媒體經歷。先後供職於《精品購物指南》《北京青年報》《第一財經週刊》《財經天下週刊》等媒體,歷任記者、編輯,主編等崗位。COO鄭凱鋒曾擔任LonelyPlanet中國前社交媒體總監,遊學平臺HIVE副總裁、華南區總經理。

目前他們已經在東莞開了一家線下門店。只是這家門店更像一家書店而不是傳統的旅行社,擺放旅行有關的書,開相關的沙龍。

陳旭和鄭凱鋒認為,強大的用戶資源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因為社群的運營,跟用戶形成了緊密聯繫,提升轉化率和複購率。目前,他們擁有百萬的粉絲,同時各自有會員體系,出國自助游教室的會員是付費的,而尋路記是消費即會員,兩者正在考慮打通會員體系。迄今為止,周邊遊的累計購買人數超過一萬,兩個品牌加起來月流水50多萬,周邊遊穩定在20萬,其他主要是出國自助遊。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出境游以收取顧問費為主,按行程計費,每天150元;周邊遊主要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傭金,客單價在150,毛利15%左右。

珠三角的用戶既有周邊遊的需求,有海外有的購買力,深耕珠三角的用戶是現在公司的重點,逐漸形成品牌。未來,公司可能會從成都等二三線城市入手,控股當地做得比較好但未形成品牌的俱樂部,收錄到尋路記的品牌之下。

跟市場上一些定制遊類似,如何快速地規模化可能是尋路記未來面臨的一個問題,跟用戶之間的緊密程度和規模化化運作之間似乎存在著需要不斷平衡的矛盾。陳旭表示,正在考慮加入機器的技術,不過依然認為人是必不可少。同時,出國自助遊也開始切入境外遊產品,這意味著對目的地產品的控制和服務,也將是一個難點。

融資情況方面,公司2015年底獲得深圳前海種子期和個人投資者百萬級天使輪投資。公司希望再融一輪500萬的大天使,釋放15%的股權,資金將用於進一步鞏固珠三角地區的優勢、擴大團隊,或者考慮開海外的辦公室。

團隊方面,CEO陳旭有9年的財經媒體經歷。先後供職於《精品購物指南》《北京青年報》《第一財經週刊》《財經天下週刊》等媒體,歷任記者、編輯,主編等崗位。COO鄭凱鋒曾擔任LonelyPlanet中國前社交媒體總監,遊學平臺HIVE副總裁、華南區總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